0引言
在《蒙古秘史》中记载了“苍狼白鹿”的传说,据传说记载元朝人的祖先巴塔赤罕是天生的一个苍的狼和一个惨白的鹿相配而成的。这里的“苍”为浅蓝。苍狼白鹿的传说如此的荒诞,却出现在严肃的官修史书里,说明蒙古族确信蓝、白二代表了其祖先的某种特质。对于敬天尊祖的蒙古人来讲,带有蓝白二的青花瓷在元代盛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仅青花瓷在元代盛行,卵白釉、高温蓝釉以及孔雀蓝釉瓷器的盛烧,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蒙古人的彩偏好。蒙古族尚青、尚白,元代青花瓷如此盛行与他们的彩喜好有一定关系。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元代的陶瓷行业总体来讲发展势头不如宋代,主要原因在于连年征战,再加上蒙古人的落后统治方式,导致元代陶瓷业的发展势头渐缓。但,景德镇窑却异军突起,成为元代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最大成就莫过于青花瓷的成功烧制,青花也成为元代瓷器的最高艺术成就之一。在青花创烧的初期,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发很不纯正,往往呈灰或黑。元代中期以后,
苍狼白鹿·元代青花香炉的造物和文化
于 清 华
(景德镇陶瓷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景德镇 333403)
摘 要:青花香炉是元青花瓷器类别中的一种,目前传世的元青花香炉不多,但,从这为数不多的元青花香炉中,可以一窥元代青花香炉的面貌。元青花香炉即可以看作是蒙古族接受汉地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影响的结果,又可以看作是蒙古族彩好尚的体现。
关键词:苍狼白鹿;元代;青花香炉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642(2014)4-0067-3
The Blue Wolf &White Deer ·Creation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bout Blue-and-White Censer in the Yuan dynasty
YU Qinghua
(Jing Dezhen Ceramic College,jingdezhen  333403,China)
Abstract :Blue-and-White Censer is one of the categories of Blue-and-White(Yuan),a little Blue-and-White(Yuan)
Censer have been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however,we can catch a glimpse from those of the Blue-and-White(Yuan)censer。Blue-and-White(Yuan)Censer is can be seen as a result that the Mongolian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Han culture and other diversity culture and can be regarded as Mongolian embodiment of their color also.
Key Words :The Blue Wolf& &White Deer ;Yuan Dynasty ;Blue-and-White Censer
收稿日期:2013-6-14伴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青花的发逐渐纯正。及至元代末期,由于战乱等原因,让原本已经成熟的烧制技术逐渐衰退,出现了粗制滥造的现象,青花的呈又与初期相同。
1元代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是运用钴料进行绘画性装饰的釉下彩瓷器。在陶瓷工艺中对釉下彩绘和钴料的运用由来已久,早在唐代长沙窑就开始烧制釉下彩瓷器。北宋时期,河北磁州窑将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装饰技法延续下去,开创了白地黑花釉下彩瓷。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白地黑花釉下彩瓷的烧制得到普及,这种技术的成熟为元代青花瓷器的成功烧制奠定了基础。
元代的青花瓷则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纪元。成熟的元青花的出现应当在14世纪二三十年代,此前烧制的元青花还处于青花的初级阶段,其钴料的发多灰暗,这与其使用的是青白釉而非透明釉有关。
成熟期的元青花瓷画风豪迈,装饰富丽,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由于元代景德镇窑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器,也使得景德镇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瓷传世品极少,因此倍显
中 国 陶 瓷2014年 第 4 期
68│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2014(50)第 4 期
“至正型” 为最佳。元代青花的器形有罐、梅瓶、长颈瓶、
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碗、执壶、盘、盒、高足杯、洗、、
盏托、炉等类别,多为大件器物。但也有小型的器物,比如:
小壶、小罐、高足杯、香炉、蒜头瓶等。这些小型的器
物灵巧雅致,造型精巧。这些器物以外销为主,兼供国
内蒙元贵族使用,也有普通百姓作为供器或冥器使用的。
2青花香炉的类别
元青花香炉的造型大都仿青铜礼器的形制,造型多
为鼎式、鬲式、筒式和连座式等。鼎式炉最为常见,连
座炉则是元代新出现的品种,比较流行。元代香炉的造
型多硕大、端庄、凝重,明清时期青花香炉多受此形制
的影响。
2.1连座炉
传世的元青花香炉数量比较少,我们可以从如下几
款青花香炉中一窥元青花的装饰魅力。图1的青花菊纹
鼎式连座炉1985年出土于江西省萍乡市福田乡元代窖
藏(现藏于萍乡市博物馆)。此炉通高 9.8 cm,炉身高
6.8 cm,口径 6.5 cm。六边形的炉座高 3 cm,上径 3
cm,下径 3.5 cm。 造型为鼎式,炉为平唇,直沿,束
颈,圆鼓腹,下承三足,足下有基座,三足粘于基座之上,
口沿内侧贴饰有对称两只绳纹炉耳。在装饰方面,炉颈
部绘有螺旋云纹一周,炉腹部绘折枝菊花两组,底座绘
有变形回纹一周。从绘画技法上分析,青花菊纹鼎式带
座炉用笔疏朗,线条洒脱奔放,充分体现了绘画技师娴
熟的工艺笔法。在钴料的呈方面,青花的调艳丽青
翠,在调浓艳处还有铁锈斑。在釉方面,外罩白釉,
釉洁白亮泽,釉不及底。底座上有墨书“宗位”二字,
由此推断此炉应为祭祀用器。这种带座器在元代较为流
行,这种造型不仅在香炉中使用,还有带座玉壶春瓶和
梅瓶等。
图1 青花菊纹鼎式连座炉
元代还流行一种“一炉两瓶”组合式的香具,这种
组合式香具的特点是底部有基座。图2的花开窗菊纹双
鱼化龙耳六角形供器中的香炉高13.8cm(现藏于復归
堂),口径5.8cm,足径6.8cm。炉为六角形口,短颈,
颈部两侧有对称飘带状炉耳两只,圆鼓腹,下承三兽足,
足下为六角形基座,镂空有六个花形高足。炉腹上绘有
两面菱花形开窗,窗内绘有网格纹间隔的折枝菊纹,炉
颈部绘有变体的回纹一周,口沿、炉颈和腹底绘有弦纹
五周。此炉构图饱满,青花调鲜艳,造型也精巧别致,
青花纹饰属于典型的元代绘画风格,为元代景德镇窑烧
制的青花瓷器精品。
图2 花开窗菊纹双鱼化龙耳六角形供器
2.2鼎式炉
汪庆正在《元明清时期陶瓷》一文中认为成熟的元
青花主要要素有三点:“①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②运用钴料产生蓝的图案花纹。③熟练掌握釉下彩绘
的工艺技术。”依据上述论据判断,图3的青花双耳鼎式
炉应为成熟的元青花瓷器(葛氏天民楼基金会藏)。此炉
高10cm,口径8.6cm,在元代香炉中属于器形较小巧
的类别。炉为盘口,束颈,圆鼓腹,下承三足,口沿处
有对称双弓形耳。炉体内外均施釉。炉颈部绘有缠枝纹
和弦纹五圈,炉腹上绘有梅花纹,其下为弦纹一周,炉
足和腹底绘有卷草纹。青花双耳鼎式炉的纹饰绘制技法
较为娴熟,青花发纯正,应为元代青花香炉中的精品。
上述三款香炉为元代青花香炉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品种,在造型方面,连坐炉是元代新出现的品种,“一炉
图3 青花双耳鼎式炉
2014年 第 4 期中 国 陶 瓷
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14(50)第 4 期│69
两瓶”的组合香具也是从元代开始流行的。这几件香炉从绘画技法和青花发等方面都可视为元青花类别中较为成熟的产品。
3元青花香炉的多元文化特
蒙古族与汉族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对抗和妥协中,文化上的交锋碰撞也衍生出新的时代特。在蒙古人统治的初期,他们认为瓷器是廉价、无用的器皿。宋代定窑烧造的细腻的白瓷、耀州窑的青瓷都未得到元代统治者的青睐,反而是制作粗糙、多彩的磁州窑和钧窑瓷器比较受欢迎。这种现象一直到景德镇浮梁瓷局的设置才得到改观,蒙古统治者逐渐认识到瓷器在日用、祭祀以及赏赐中的作用,开始逐步接受汉民族的生活以及文化。汉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士阶层的生活习俗以及艺术格调逐渐渗入到蒙古贵族的生活和意识形态中。比如:焚香抚琴这种文雅的风尚逐渐受到蒙古与目读书人的喜爱。“元代传世器及出土物中,陶瓷香炉所占比例甚高,此或与祭典的习俗有关,查元代祭祀的祝案上,陈设香鼎、香盒……
因此元代各窑所造大小瓷炉甚多……南方龙泉窑、官窑系列的香炉众多,而市舶商贩带入的香料丰沛,焚香已成书斋、厅堂的风尚。” 由这段分析文字可知,伴随着祭典和焚香习俗的流行,香炉在元代文士阶层以及上层生活中仍在继续流行,且烧造数量很大。
白鹿八卦蒙元时期,蒙古族文化、汉地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以及高丽文化等多元文化形式共存,这些多元的文化形式对青花瓷的制作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元代青花瓷在题材和构图等方面都具有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比如:青花香炉中的装饰带就具有伊斯兰文化特,不过这种关联并无确切的佐证,目前仍属推测。
从元青花的纹饰方面也可看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元青花装饰题材多样,有植物、动物、历史题材故事、元代戏曲故事以及各种卷草、回纹、波涛、蕉叶、莲瓣、云肩、锦地、缠枝花卉等等。这些装饰题材多取自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比如各种医术、药书或绘有插图的类书等,也有的纹饰受到伊斯兰或西藏喇嘛教的影响。但从目前了解的十
几款元青花香炉来看,装饰题材相对单一,多为菊纹、梅花纹、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八卦纹等。因此,对元青花香炉的研究还有待考古发掘的进一步出土。
元代景德镇窑成功烧制出青花瓷之后,青花瓷很快风靡全国、乃至世界,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品种的主流,这改变了几百年来瓷器的潮流格局。唐以前,青瓷盛行,宋代则是百花齐放,各种瓷器品种争奇斗
艳。元代青花瓷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中国瓷器的流行趋势,在短短的几十年间,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其他种类的瓷器很难与其比肩。在香炉品类方面,元代之后,青花香炉也成为明清两代香炉的主流品种,在明代不同时期的青花香炉都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和工艺特点,清代亦如此。
4小结
通过对各种文献典籍、史料和实物的查证,现得出如下三点结论:
(1)元代香炉的制作总体上来讲是落后于宋代的。从笔者所了解到的十几款元青花香炉中可以一窥元青花香炉的面貌。元青花香炉在造型上创新程度不足,仅连坐炉是元代新出现的品种,这与宋代的香炉设计和制作是不能比肩的。在纹饰方面也比较单一化,多为菊纹、梅花纹、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八卦纹等。
(2)元代青花香炉的制作和使用,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汉地文化、伊斯兰文化对于元代制瓷业的影响。
(3)元代青花瓷器的成功烧制,极大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瓷器的流行趋势。在短短几十年间,青花瓷风靡中国乃至世界。青花香炉也成为元代之后,明清两朝香炉的主流品种。
参考文献:
尚刚著.古物新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于清华著.香炉造物艺术研究·战国至宋代的香炉[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2。
欧阳世彬.釉上青花技术与青花的定义-兼论青花的起源[J].中国陶瓷:1984年01:59-62。
[1]
[2]
[ 3 ]
吴秀梅.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美[J].中国陶瓷, 2009,45(2):65-66.
张中闻,李萍.日用陶瓷的艺术化[J].中国陶瓷, 2008,44(9):64-65.
祝正茂.论社会时尚与生活陶艺的关系[J]. 中国陶瓷, 2009,45(4):72-73.
王爱红,苏娜娜,罗一鸣.陶瓷装饰的时代性[J]. 中国陶瓷,
2008,44(7):62.
沈建兴,翟纪伟,李传山,等.龙山黑陶显微结构分析和渗碳工艺研究[J]. 中国陶瓷, 2008,44(3):45.
郭强.黑陶呈原理与烧制工艺[J].山东陶瓷,1996,19(3):35-37.
邱平,王昌燧,李凡庆,等.大汶口、龙山文化黑陶内碳纤维的初步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20(1):79-83.
[7]
[8]
[9]
[10]
[11]
[12][13]********************************************************************************************************(上接第66页·Continued from page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