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齐物思想的三个层次
公文函的格式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状况虽然可能给一般读者造成扑朔迷离的困惑,但也为历代解庄家提供考验或表现自己学识、才智的竞技场。不说解家各自依托的哲学信念的区别,单纯由于对内、外及杂篇作者判断的不同,在文献利用上就出现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把《庄子》全书当作思想统一的作品来解读,如郭象注庄;或者有所改进,即在意识到它是庄子及其后学文章合集的情况下,只归纳那些前后一致的说法来作为整个学派的思想。第二,以内篇为基本素材,兼取外、杂篇个别章节,作为研究庄子本人思想的依据。这种追随王夫之的作法,在现代学者中较普遍。第三,同第二种方法相反,不是从内篇,而是从外杂篇寻求庄周本人的思想真谛。这种主张虽然接受者不多,但也别有一格。
庄子齐物,当然是齐于道,但是,庄子论道与老子论道是有所不同的。
老子的道,既是宇宙黄河的源头,也是百川归海的分流,是宇宙的初始,也是万物共在的整体。我们读老子书,不由自主地会复命归根,去追溯那个玄之又玄的玄牝之门,它是一个宇宙生成论的逻辑表述。
庄子从不谈源头,他是四海逍遥,游遍了天地,什么大知与小知,鲲鹏与蝉雀,大年与小年,朝菌与大椿,都不是绝对的存在者,都不逍遥,那谁是永在呢?
我和我的家乡演员表全部庄子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
他只是告诉我们,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庄子.齐物论》)。这古之人是谁就不得而知了,老子也有这么一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人又是怎么看宇宙的源头呢?
潘虹图片庄子说有三种境界:“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庄子.齐物论》)
怎么理解这三种境界?
房子过户需要什么手续最高的境界是认为宇宙之初没有物,而老子却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古时候的人,他
们的智慧达到了最高境界;为什么说达到了最高境界呢?因为,那时就已经有人认为,宇宙之初不存在什么实体,这是最高的境界,到头了,无以复加;
庄子认知的第一重境界,是相信宇宙之初没有物,物是什么?从公孙龙的《指物论》中可以明白,物是人的感觉方式可以“指”的对象,是有形的存在。老子的“有物混成“不一样,不是公孙龙的物指,是一种无序的原始状态,称之为”惚恍“,也就是瞬息万变的存在;没有形,自然也没有指,没有指也就没有名,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也“。
而庄子总结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
其次的境界,是认为宇宙之初有实体的存在,但是没有分化。
庄子认知的第二重境界,是相信宇宙之初有物了,但是没有分化,那就是一,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的境界与无的境界其实是一个东西,是对道化生过程的一个逻辑分类。再古的人,也不可能趴到宇宙源头上去观察道如何从无,化为一,又化为二的。一也可以说是混沌,一种能量的汇聚。
再次的境界,是认为宇宙之初有分化,但是没有是与非的不同。所以,是与非的对立,是
道的亏缺;道的观念这样亏损了,偏私的观念也就这样形成了。
庄子认知的第三重境界,是相信宇宙之初天地已在,大自然分化了,可人还没从远古分化出来,人还没有是非。登记照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古人真的那么拙朴吗?从人类社会的形成说,似乎也通,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开天地,创生了人类,没有语言,也没有文字,那还真没什么是非。
非诚勿扰 骆琦既然最高的境界是无形之有,那么,认知了这个了不起的无形之有,又有什么用呢?庄子来了一个急转弯,它什么用也没有,正因为它什么用也没有,所以寓诸于百用之中而无所不用。
从《齐物论》看《庄子》,就是以《齐物论》为中心的《庄子》哲学的研究。上述分析表明,一部《庄子》所展示的哲学系统,基本上是《齐物论》中所包含的思想结构的放大。这一思想结构,若用三个关键词来表示,即“物——心——道”。它贯串在齐物论、齐万物及齐物我的思想程序中。其中,核心范畴是心,它有逐物与达道两个对立的倾向或层次。
庄子及其后学所致力的工夫,就是通过对情、知性质的剖析、阐明,促成心由逐物到达道的转向。而物与道同有与无的对位转化,就是在心的转向中完成的。所以,庄子哲学有强烈的心学彩。这自然是经分析而重建的思路,但它提供理解《庄子》的新的门径。庄子后学并非只是庄子的简单复述。如言、意关系的提出,道的形上学化的倾向,以及天人问题的强调,都有自己的贡献。只是由于不同的人兴趣不同,各自发挥的结果,可能导致相互冲突。这给那些把《庄子》当作个人作品的读者留下困惑。本文采取的视角,不仅有助于解析文本所呈现的思想线索的发展,同时,强化了对其哲学内涵的内在把握。《齐物论》当然不只是打开庄学宝库的一把钥匙,就《庄子》在中国哲学传统中的影响而言,它也是我们领会中国古典哲学特质的非凡经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