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张冬玲资料
——于景玲教学自传于景玲,斗虎屯镇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从教18年,执着于语文教学,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望来时路,脚印歪歪斜斜,却也自成风景。
96年聊大毕业的我,不甘心分配,档案滞留了一年,在这一年里打过工,代过课。彷徨了一年,最终还是代课的经历让自己体会到了陪学生成长的快乐。也许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幸福的选择。我毅然坚定地选择了去乡镇中学任教。因为是往届生跨县就业,我被分到离家40多里路的堠堌中学任教。
因为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因为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因为内心对教育的执念,因为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从此我与语文结缘,开始了漫漫语文教学教研之旅。
年轻的我,有的是热情,有的是精力,有的是锐气。课堂上唾沫飞扬,慷慨激昂,执着投入。可孩子们的反应木讷,人在课堂,心已跑到九霄云外。若干年后,一位同事调侃:“小于,知道当年你刚来时我们听你的课的情景吗?”我愕然,“你根本就不懂组织教学,你语速太快,你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你全然不知。”——那时的我,稚嫩如虫,蠕动在课堂教学的路上,费力很大,收效甚微。
我苦恼,我百思不得其解,业务校长陈校长看出我的心思,与我谈话。我懂了,不能闭门造车,要学别的老师的经验,多听课,多交流。我边听边学边琢磨,不放弃任何一个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修正完善自己,慢慢地尝到了收获的甜头。
5年的时间,我慢慢成长起来。开始参加优质课的评选。为了《看云识天气》这一课,不擅长画画的我,居然尝试画出了各种云的形态。自己感觉很有创意。尽管获奖了,但评课老师的一句话至今回荡在耳边:别只追求表面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那时的我,如作茧自缚的蛹,被一些肤浅的奢华所蒙蔽,沾沾自喜,忽略了教学的真谛。表面光鲜,课堂没有灵魂和深度。
后来我不仅认真听课,在教研室举办的西北几个乡镇的巡回教研活动中,我开始积极参与评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总结反思,并在自己课堂上大胆实践。俗话说,十年磨一剑。10后,我站在区教学能手的评选台上。
慢慢地,我有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五式教学法。教师教学“导演式”,教师的角是导演,任务是制定流程,驾驭课堂;学生学习“养成式”,用固定的符号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小组
互动“捆绑式”,在组长带动下,积极讨论,取长补短,亦兵亦师;自主展示“分餐式”,几块展板分任务同开场;上台表演“随机式”,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时的我,开始咬破茧子,突破自己,尽管吃力,却看到了光亮。
这几年,我继续边教边琢磨,如何让语文教学变得轻松有趣。我在寻每篇文章最佳切入点,让文章的解读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如《醉翁亭记》,我抓住了“美”、“醉”、“乐”这三个字让学生层层解读,由表面的景逐渐过渡到人物的精神追求。整节课孩子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现在的我,如刚破茧的蝴
蝶,虽获得了新生,但羽翼尚未丰满,在尝试着飞翔,累并快乐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满怀对语文教学的挚爱,且行且思考。期待着自己执着的语文教育梦插上薄如蝉翼的蝴蝶的翅膀,徜徉在和风暖阳的绿教育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