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听说读写的基础,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灰雀》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不仅仅是完成理解课文的任务,其实也蕴含着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这一重任。
张玲玲和徐同涛两位老师深谙这一语文要素的内涵及育人价值,在教学设计时,铺设多维路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去思考,去品读,去交流,在深度阅读中拓展思路,提升思维品质。
一、可取之处:多维设计,关注思维张冬玲资料
(一)在想象中提升思维品质
《灰雀》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对话简洁,但“言外之意”丰富。本文最大特是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也在对话中得以塑造,而人物内心的活动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张玲玲老师设计的《灰雀》一课紧扣文后的第2题“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展开教学,可见张老师是深知教材编者意图的。张老师用这一主导问题,借助表格填空和多次对话,驱动教学的开展,让学生边读边悟边想象,走进列宁和男孩的内心世界,从而认识列宁的
智慧和他对男孩的教育、尊重与呵护,也看到了男孩内心的纠结、自省,知错就改的转变过程。
依据对话,推测人物内心活动,由表及里,逐步认识人物。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标点符号、想象故事情节等方法来揣测人物内心的想法,学生的想象力与推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提升。
(二)在推测中提升思维品质
文本是有其个性的,每一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解读文本,把握了文本的独特性,才能更准确地到文本的价值。方智范教授曾经说过:“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灰雀》这篇课文其实暗藏着一条线索——灰雀去哪儿了。这个悬案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原来真的是被男孩捉走了。
徐同涛老师对这课的文本解读很通透,敏锐地发现了这条线索,因而他的设计独辟蹊径,拎出了一个可以统领全文的问题:灰雀去哪儿了?学生解答这一问题似乎在寻证据,侦破案件。
课堂上如果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阅读,去学习,那么他的思维会更积极。徐老师引导学生聚焦人物的语言和内心活动,去寻线索,说出自己的推测,这一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含英咀华,品析玩味,理解课文“言外之意”。学生能够在文中出多条有用的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最终
指向男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思维品质也得到锤炼。因为学生要联系全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才能完成阅读任务,
铺设多维路径,提升思维品质
——评张玲玲、徐同涛两位老师《灰雀》教学设计
金立义
55
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智行打擂台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想象、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三)在比较中提升思维品质
比较有利于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也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张玲玲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环节:1.列宁和男孩都喜欢灰雀,但是他们喜欢的方式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2.你更喜欢哪种方式呢?为什么?
这样的比较能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丰富对人物的认识。列宁和男孩都很喜欢灰雀,但是男孩把灰雀捉回去了,让灰雀失去了自由,这其实是对灰雀的一种伤害。而列宁是希望灰雀生活在大自然中,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爱灰雀。由物及人,列宁发现灰雀被男孩捉去后,就对男孩进行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既让男孩逐步认识并主动改正了错误,又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表现出一个领袖的人格魅力。
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比较与讨论,学生明白了如何善待动物,如何对待错误,这实际上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比较让学生辨别了是非、善恶,提高了思辨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广、更深,也更灵活、敏捷。
(四)在评价中提升思维品质
评价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对某个事物进行判断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体现。徐同涛老师在课的结尾处,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文章围绕灰雀写了列宁和男孩。这两个人物你
喜欢谁?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这和张玲玲老师的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过头来总体观照列宁和小男孩的所作所为,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从而做出选择,进行评价。评价式阅读,是深层次性阅读,可以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
二、改进建议:减少问题,以教助学
(一)减少问题,拓展思维空间
一堂课教师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往往因重点不突出而效果不佳。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教学目标要精简、集中,做到少而精,小而实,抓住一两个主导问题驱动教学开展和学生思维发展,力求“一课一得”。
纵观两位老师的设计,除了核心主导问题之外,还衍生出不少枝枝蔓蔓的小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带来两个减少:第一,学生对主导问题探究的时间减少,影响语文要素的落实;第二,学生的思考、交流时间减少,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张玲玲老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人物内心活动时,设计了不少辅助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发言之中,融入教师的理答之中呢?这值得思考。徐同
涛老师组织学生交流“灰雀去哪儿了”,教学时也容易出现教师随意设问的现象。因此,课堂上主导问题要突出,解决主要问题的支架要搭好,追求简约,轻盈行走。
(二)以教助学,促进自主思考
我们的课堂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文化,许多教师习惯于课堂独白。儿童在课堂上被一种无形的力控制着,儿童的声音往往被屏蔽,地位被忽视,思维不活跃。没有儿童学的课堂,肯定不是好的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徐同涛和张玲玲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有“由教转学”的强烈意识,教学设计中都有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的环节,都有指导学的过程,力求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组织交流环节,两位老师还是不大相信学生,脑中控制学生的惯性依然存在,领着学生往前走的痕迹较重些,这样学生就不能完全放开来思考、交流,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这个环节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教学如何由教转学,以教助学,更好地关注儿童的成长,促进儿童思维品质的提升,我们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金立义,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邮编:210028)
56智慧教学 2020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