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晓鹰版《雷雨》与原剧剧本的不同
有人说《雷雨》才是中国话剧的起始点,从1933年到如今各种版本的《雷雨》络绎不绝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雷雨》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其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导演与演员对《雷雨》都有不同的阐释,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个不同的繁漪。在《雷雨》诞生六十周年时,王晓鹰创造了新版《雷雨》,虽称不上是经典之作,但却是9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雷雨”。
这场90年代的《雷雨》开场便与众不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跳出剧情向观众们讲述三年前周家闹鬼的事情,就像一个旁观者讲述着亲眼看到的故事,他如同一根透明的线,牵引着观众进入剧情之中。而在原剧剧本中,开场是一个序,故事直接跳入十年之后,繁漪和鲁侍萍精神失常,周朴园在大年三十来医院看望她们。同时出现的还有护士和两个小孩,由小孩对当年故事的好奇心牵引着大家进入戏中。在这点上,王晓鹰的新版《雷雨》与原著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在戏的开场设了一个引子。王晓鹰的戏中也同原剧本一样设置了一个尾声,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雷雨》的戏剧性,同时也与开场戏相互呼应。当全场又变成黑漆漆一片时,老人再次走上台,并做出与人对话的样子说“什么?你问我是谁?”,观众目睹了一场激烈的雷雨过后,
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思考那位老人到底是谁!他是整个故事中的一位经历者?还是整个事情的旁观者?或许他是鲁贵,又或许他只是一个陌生人。这就是王晓鹰版《雷雨》与原剧的不同,他的开头与结尾看似完全与剧情无关,却又让人觉得不可缺少。在众多版本的《雷雨》中,导演们纷纷去掉了序和尾声的部分,为的是突出整个戏的戏剧性效果,直到2011年王延松导演的《雷雨》,加入了序和尾声。大家都说《雷雨》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像戏了,我却不认同,如果导演们都把序和尾声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或许《雷雨》就不那么像戏了,它有自己的诗意性,是我们观众或者是导演把《雷雨》变得如此的戏剧性,失去原有的一些味道。
王晓鹰的《雷雨》具有时代性,是一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这应该算是全剧最大的一个改动。可以说去掉鲁大海就等于去掉了“罢工”的那条线,同时鲁大海也代表着工人阶级,也就是完全删去了原剧剧本对于阶级性的表达,从另外的角度去体现剧本,用90年代人的思想去表达《雷雨》的主题。在原剧剧本中鲁大海的形象是无私英勇、嫉恶如仇,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他的身上有一种不可磨灭掉的热情,他仇恨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全剧只有他不贯穿在主线当中,然而也不能说他是作品中毫无用处的一个,毕竟曹禺创作这么一部奇作,不可能把一个“无用”之人放入剧情中,虽说鲁大海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很丰满,在戏中的动机也不是很充足,但我认为曹禺是对鲁大海寄托着一种希望,鲁大海身上的热情以及他对
资产阶级的反抗或许正是曹禺的希望。但是这部《雷雨》并不是想讲阶级斗争,王晓鹰删去鲁大海,对整个剧情毫无影响,反而使剧情脉络更加清晰,使王晓鹰想要表达的“人性”主题更加明确,挖掘出了剧中每个人的情感,更加表达出了导演对于周朴园这样一个人物的同情。
一场有些“温柔”的雷雨。用温柔这个词形容王晓鹰的《雷雨》或许有些不当,但是原因有三。首先,整场话剧看下来觉得戏中的矛盾冲突不是特别的激烈,并不像原作那样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在原作中,我感觉到鲁侍萍对于周朴园的恨、繁漪对于周萍的恨,而在新版《雷雨》中并没用着重体现人物之间的愤恨,展现给观众的是每个人物内心深处的痛苦,这就削弱了该剧的戏剧性。其次,在王晓鹰版《雷雨》结尾处,周冲从舞台前区走过来,跟处于舞台后区的周朴园处于同一个点上,两人无声地望着观众。那一刻,给我的联想是周朴园曾经也和周冲一样是单纯的翩翩少年,是如今却如此沧桑,不禁让人感叹。这种舞台的调度处理感觉非常的“诗意”,完全感受不到在雷雨摧残过后的悲惨。最后,原剧剧本的结尾是四凤和周冲被电死,周萍吞子弹自杀,繁漪和鲁侍萍疯掉。王晓鹰的《雷雨》中并没有把这一切直接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让人紧张的效果,而是通过一种很诗化的感觉展出这么一个凄惨的结局。曹禺也曾说过“我写的《雷雨》是一首叙事诗,绝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剧”,在这一点上王
汪雨个人资料及现状晓鹰做到了,他没有把《雷雨》演绎成一出爱恨情仇的戏,更不是一出阶级斗争的戏,而是一部带有诗意的人性剧。
90年代的《雷雨》早已落下帷幕,然而每个人心中的《雷雨》仍在上演,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唯一不同的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