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简介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
主要文学作品集:
《忧郁的田园》、《暮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大水》、《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
《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青铜葵花》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文章约150篇(略)
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主编的书
《50年儿童文学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
《国外文学导读本》(6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5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新潮儿童文学丛书》(8卷),21世纪出版社,1989年
《现代名篇导读》(4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荣誉与奖励
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文艺人才“百人工程”。
人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承担国家教委八五科研项目“小说的艺术”和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文学评论科研奖,1998年
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第三届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一九九四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蓝花》(短篇小说)、《草房子》获冰心文学大奖。
短篇小说集《红葫芦》获《中国时报》一九九四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
短篇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和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分获中国作协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儿童文学奖。
短篇小说集《红葫芦》、《三角地》和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分别获得1994.1997.1998年度由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一九九八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四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红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图书特等奖(1999)。并获2000年北京市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奖。
国外学术活动
1992年10月应日本NHK电视台邀请,接受采访,做关于文学创作的发言。
1993年10月至1995年4月应日本东京大学邀请任教。
1999年11月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出席“中国电影”研讨会并发言。
1999年12月应日本戏曲家协会邀请,出席“电影剧本创作”研讨会并发言。
曾开设的主要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
小说的艺术
小说十家
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
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热点分析
出版年表
出版日期 内 容 出版者
1983年2月
《没有角的牛》(中篇小说)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5月
《古老的围墙》(长篇小说)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年2月
《云雾中的古堡》(短篇小说)
重庆出版社
1986年12月
《哑牛》(短篇小说)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8年6月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专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9月
《埋在雪下的小屋》(中篇小说)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11月
《暮笼罩的祠堂》(中篇小说)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9年1月
《忧郁的田园》(中短篇小说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萧亚轩资料1991年5月
《思维论》(专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年12月
《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2年4月
《绿的栅栏》(短篇小说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3年11月
《红帆》(短篇小说集)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3月
《水下有座城》(与左珊丹合作)(短篇小说集)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4年7月
《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
台湾民生报社
1994年7月
《红葫芦》(短篇小说集)
台湾民生报社
1994年12月
《埋在雪下的小屋》(短篇小说集)
台湾国际少年村
1996年7月
《少年》(散文)
台湾民生报社
1996年8月
《蔷薇谷》(短篇小说集)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年
《曹文轩文学论集》
21世纪出版社
1997年
《红瓦》长篇小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7年
《三角地》(中短篇小说集)
台湾民生报社
1997年
《追随永恒》(散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草房子》(长篇小说)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
1999年
《面对微妙》
泰山出版社
1999年
《根鸟》(长篇小说)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
《红瓦房》(长篇小说)
台湾小鲁出版社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
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草房子》一书的结构也很独特。在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始终的前提下,每一章(或相同题目的两章)相对独立,着重于刻画一位少年的成长。其中,《红门(一)》和《红门(二)》两章,就是以男孩杜小康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如果说,桑桑的成长是以他生病为契机,纸月的成长与她的“无父”的遭遇密不可分,那么,杜小康的成长,则源自他们家“一落千丈”的衰败,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很难忍耐的孤独。
孤独的来临,如同杜小康的家庭变故一样,是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曾经是村中富户独子
的杜小康,曾经是“草房子”里的“领头羊”、让孩子们个个都钦羡不已的“大班长”杜小康,刚刚领受了“失学”的痛苦,又不得不跟随父亲踏上了“挽救家道”的征程。
小木船行驶在水上,“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时,当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在异乡”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在一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孤独,并非他这样一个初涉世事的孩子才有,连他那“饱经沧桑”的父亲,也不敢让小船和鸭子们停下来,“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当他们到达芦荡,“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的时候,孤独也如“万重大山”包围了杜小康,使他“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父亲与他之间的对话,也“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世界一方面被大量地省略和简化,另一方面,又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孤独”。他因此而胆怯,而恐慌。那恐慌无法驱除,即使紧紧地挨着父亲他也迟迟无法入睡。他“不堪”孤独的重负,开始“日甚一日”地想家,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但是,既然走入了那片芦荡,他们就已经再没有退路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流逝,“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杜小康所能做的,只有“承受”孤独,他已“别无选择”。在孤独无助的人生磨难中,温情脉脉的大自然,成为
少年杜小康惟一的“避难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