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红楼梦》中晴雯与金钏的对比研究王瑞  时曙晖伊犁师范大学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曹雪芹塑造了许多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本文试将晴雯与金钏就生前、死亡及原因做一比较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晴雯;金钏
晴雯与金钏是《红楼梦》众丫鬟中非常重要的两位人物,也是小说中着力刻画的女性形象,同时在读者心目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二人的异同点做浅显分析。
一、生前比较
(一)家庭背景比较
1.晴雯的家庭背景
晴雯是宝玉房里的丫鬟,她的姓氏、父母等都无从考证。只知道她长到十岁时,赖大家用银子将她买回来,由于她经常与赖嬷嬷进贾府,得到贾母的赏识,所以赖嬷嬷将她作为礼物送给贾母,这也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
2.金钏的家庭背景
金钏是王夫人房内的丫鬟,姓白,文中提到王夫人撵她走的时候,点名让她的母亲白老太太接她回去。她还有一个亲妹妹叫玉钏,也在王夫人房内当差。金钏比晴雯要幸运得多,她有家人的呵护且没有经历人身买卖,属家生丫鬟。
(二)外貌能力比较
1.晴雯的外貌能力
作者借他人之口来表现晴雯美丽的外表。王夫人说她是“水蛇腰”“削肩膀”。[1]王熙凤认为府里所有的丫鬟都比不上晴雯端庄大气。晴雯能干贤淑。贾母是非常看好晴雯的,并且认为晴雯的长相和针线活是无人能及的。当满城的织补匠人和裁缝绣匠都不认识雀金裘且无人敢揽这门生意时,晴雯辨别出金裘采用孔雀金线织成且将其织补好,这表明晴雯的技艺非常出众了。
2.金钏的外貌能力
关于金钏的外貌与能力,作者采用侧面烘托手法。文中提到“宝玉见了她,有些恋恋不舍”。可见金钏魅力十足。史湘云带来四个绛纹戒指,说道“袭人一个,鸳鸯一个,金钏一个,平儿一个。”从这段描写中可知,她是一个办事能力强、聪明且擅长为人处世之道的丫鬟。也正是由于诸多优点,
王夫人才会留她在房内伺候这么多年,并且赢得首席丫鬟的地位。
(三)与宝玉的关系比较
1.晴雯与宝玉的关系
晴雯并非想成为宝玉的妾。首先,从她的性格来看,她活得简单真实,在大观园诸多人物中,唯独她一人活出自我。如果说她想成为宝玉的妾,凭借她的聪明伶俐
及宝玉对她宠爱的程度,她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她没有,当宝玉提出共浴的性要求的时候,她果断拒绝,自己守身如玉体现出她自尊自爱。
2.金钏与宝玉的关系
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金钏对宝玉说:“我这嘴上才擦的香渍的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这句话是写金钏与宝玉打情骂俏。在哈斯宝看来:“金钏与宝玉的嬉笑调情,性属轻蔑,毫无少妇之态。”[2]金钏与宝玉都处于对爱情的懵懂时期,表明二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并非像哈斯宝所说的轻薄及风情浪态。
二、死亡比较
(一)死亡原因及情况比较分析
1.晴雯的死亡原因及情况
首先,晴雯自身原因。在涂瀛眼中:“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急,语言犀利,为稍薄耳。”[3]此评价客观公正。晴雯本无坏心眼,但她心直口快,最终惹祸上身,年纪轻轻便离开人世。
其次,王夫人的厌恶是导致其被逐的重要原因。“好个美人,真像病西施。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由此可见,王夫人讨厌晴雯的平日装束,再加上她敢怒敢言的性格,所以将其赶出大观园,最终致其身亡。
最后,她的死与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王夫人看来宝玉是被她勾引坏的。宝玉对从政毫无兴趣可言。但在当时“母以子为贵”的时代,宝玉是她权利及地位的依靠,但她又不敢直接阻止宝玉,所以才将怒火发泄在晴雯身上。晴雯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女孩。她对宝玉说:“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她将指甲送给宝玉,哭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她在临死之时,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富有个性的一面,富有反抗精神。
2.金钏的死亡原因及情况
宝玉的行为是导致金钏之死的直接原因,而王夫人则是幕后黑手。金钏在王夫人身边已经服侍了十来年,没有因为犯错而被王夫人处罚过,但就因为与宝玉嬉戏一番,便葬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金钏在王夫人面前是非常有分寸的,比如当宝玉主动挑逗他,她也是先“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从细节可看出,金钏的内心本是拒绝宝玉的。在王夫人面前她是绝对不会动手动脚的,但宝玉却不依不饶,主动拿出香雪润津丹让金钏闭着眼睛噙了,金钏也没有要搭理他的意思。金钏与宝玉嬉笑后,王夫人狠狠地给了金钏一个嘴巴子,
作者简介:王瑞(1995-),女,硕士研究生,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时曙晖(1970-),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47
48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早一溜烟去了。”由此可见,宝玉是一个毫无责任感的男人。本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逗金钏,他知道金钏是被冤枉的,也清楚这件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宝玉要是肯站出来替她说一句公道话,凭借着王夫人对他的宠溺程度,金钏也不会被撵走。她本就性情刚烈,不愿顶着勾引宝玉的坏名声,最终被迫投入冰凉的水井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死后对宝玉的影响比较分析
1.晴雯之死对宝玉的影响
晴雯在宝玉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袭人
说:“她纵好,也越不过我的次序去!”由此可见,袭人
担心晴雯在宝玉心目中的地位超过她。其次,宝玉非常
信任她,给黛玉私底下送定情手帕,就是叫晴雯代他去
的,晴雯也能帮他保守秘密。她死后,宝玉悲痛欲绝,为表达他的伤痛之情,他为晴雯创作了一篇祭文《芙蓉
女儿诔》,洋洋洒洒上千字,表达出贾宝玉对她的思念与
赞颂。“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
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花貌则花月不足喻
其。”在宝玉眼中晴雯是鸷鸟,赞美她不和流俗;晴雯
是兰花,颂赞她不屈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总之,晴雯的离去对宝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金钏之死对宝玉的影响
金钏在文章中着墨少之又少,但她在宝玉心中有着
很重要地位。首先,文中写金钏与宝玉的嬉笑调情,可
以反映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其次,“宝玉
听见金钏含羞自尽,心中早已五内摧伤”再加上被父亲
贾政训话之后,大脑中竟然冒出想追随金钏一道儿去的
想法。由此可见,宝玉对金钏的死是毫无防备的,事出之后也是极其悲痛的。最后,文中写到宝玉偷带书童,私自到郊外祭奠金钏且含泪向她行礼上香,金钏的离去
宝玉也是十分痛心的。
三、悲剧原因比较分析
(一)共同点1.社会原因造成她们二人悲剧的社会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封建社会末期,当时的清政府正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这部作品充分展示了社会现实,不仅揭露了当时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腐败与虚伪,而且反映了当时各个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首先,就大环境而言,统治者身上体现出较多的奴隶制陋习,在府里服侍的奴隶们毫无自由可言;其次,从小环境来说,大观园这个肮脏的深宅大院时刻要装出正人君子的模样来。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培育了中
国人特有的性格特征,比如王夫人自认为自己贵为夫人,高高在上,对于看不惯的晴雯与金钏便草菅人命。而弱
小的金钏无反抗意识,草草了结了自己的一生。可怜的
晴雯有心反抗,可结果依旧不如人愿。当时的社会被邪
恶势力掌握,而“违逆”的人唯有死路一条,这二位的贾静雯近况
遭遇令人痛惜。
2.奴隶地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晴雯的判词,可见晴雯并非自甘为奴。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像晴雯这样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是非常可贵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
要踢要打凭爷去。”由此可见她并未被完全奴化,她虽是伺候主子的丫鬟,但她不卑不亢,心中的不满会大胆的表达出来。在她的潜意识中,人人生而平等,丫鬟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这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之下是非常宝贵的。文中多处描写金钏与宝玉嬉闹玩耍的细节,说明她也未被完全奴化,这在当时社会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二)不同点1.晴雯的悲剧原因分析首先,晴雯自恃清高的性格导致她四处树敌。在偌大的大观园中,无论是丫鬟还是婆子,很多人都不喜欢她。比如说,与晴雯一起长大的平儿说她:
“那蹄子是块儿爆碳”,袭人认为她“说话夹带棒”;王熙凤对她的评价是“论举止言语,她原有些轻薄”。正是由于她脾气暴躁得罪了王善宝家,王善保家说:“那丫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当晴雯离开大观园后,那些丫头婆子们说:“今日天开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
些。”由此可见丫鬟婆子们非常憎恨晴雯。其次,王国维认为晴雯之死不是哪个恶人造成的。[4]确实如此,在晴雯的这场悲剧当中,很难确切地出哪个人是凶手,可以说这场悲剧是“共同犯罪”的结果。2.金钏的悲剧原因分析首先,是金钏刚烈的性格所致。在《红楼梦》前八十回当中,她是第一个自杀的丫鬟。她祈求王夫人:“我再也不敢了,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
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
”王夫人不念旧情将她赶出大观园,致其跳井身亡。其次,是家人的冷漠。在金钏死后,一个婆子向袭人讲述这件事时说到:“前日不知道为什么撵她出去,在家哭天抹泪的,也都不理会她。”由此可见,在她惨遭逼赶后,家人也不理她。
她本就含冤被逐,再加上家庭的冷落及外界的压力,这一系列原因逼她踏上不归路。四、结语在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贯彻始终,女性可以说是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她们一直以来遭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走向悲剧也是时代的必然,引发人们的同情之感及对封建制度的反思。参考文献:
[1]本文所有引文都出自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清)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M].亦邻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25-26.[3](清)徐瀛.红楼梦问答[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73-174.[4]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百年经典文学评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