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角浅析《师父》中蒋雯丽角的中性扮相
作者:李超 郝晨颖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4
        摘要:蒋雯丽在《师父》中扮演江湖女老大邹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热议。邹榕之所以能成功,表面上是因为其缜密的心思和高明的计策,而深层原因则是她顺应了权力对肉体的需求,对自己的性别进行了重新塑造,其中性装扮便是这种深层意识的外化。本文试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中性装扮;性别重塑;反抗;融入
        蒋雯丽在《师父》中扮演江湖女老大邹榕,以其独特的气质、缜密的心思,成为了片中的灵魂人物,其一身精干的中性打扮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从尝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邹榕这一角中性装扮背后的意蕴。
        一、社会性别理论
        我们除了具有先天的生理性别(sex)以外,还具有社会性别(gender)。社会性别是社
会发展的产物,它建构出了不同的性别气质。波伏娃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①
        蒋雯丽扮演的邹容却打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在片中流露出的气质却完全是属于那个社会男性本应具有的。这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要取得社会地位和上层权力,借助男权的典型例子;这也是对现有社会秩序和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但却并非自觉的权力追求,不是女性意识的觉醒,邹榕只是把自己作为丈夫生前权力的继承者。
        二、性别重塑——夺取权力的必然要求
        在片中,邹容是前任武行领袖的遗孀,有资历,但是因为是女性,故而屈居郑山傲下,是天津武行的二把手。民国时期的武行是男权社会,而邹榕要融入男权社会,并要达到男权社会的权力高点,就必须使自己变成男人,要重新塑造自己性别,以适应权力对性别的要求,其中性装扮更是这种意识和转化的外在表现。
        可以说,邹榕的性别并不是她自己所能掌握的,而是被武行的权力所掌握着,武行头牌的产生标准便是性别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李银河在解读福柯的《性史》时,这样写道:根据
福柯的观点,个人及主体与权力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制造者与被制造者的关系、生产者与被生产者的关系。个人的主体、身份及特性全都是被权力塑造、制造和生产出来的。”②邹榕的性别是武行权力和制度生产出来,她的身份以及呈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包括穿着、言行、性格等,都是这样被生产出来的。
        三、重塑的本质——融入男权社会
        表面上看,邹榕是要达到掌控天津武行的目的,而深层次上则是女性争取社会地位,争取话语权的表现,是对社会秩序和男权的一种反抗。但这种反抗却并非自觉的权力追求,不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其实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要取得社会地位和上层权力,需要借助男权的典型例子。
        邹榕的丈夫是她和武行的中介,邹榕所拥有的一切是她通过武行而得到的,她不可能去推翻自己所寄生的胚床。但是她又不满于男权制度对权力的分配结果,便利用这权力产生的标准,将自己送上武行的顶峰,这是对男权的一种反抗,对武行现有权力分配的反击。但是在这些反抗和反击都是建立在她融入男权社会之上的,她也只有融入男权社会才有资格和能力来进行规则的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这虽然是对现有社会秩序和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但邹榕只是把自己作为丈夫生前权力的继承者,一句男人打天下,女人要守住的台词说明了一切,即邹榕对权力的争夺是非自觉性的,并非是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在融入男权社会时对男权社会权力分配不满的一种反抗。这才是邹榕性别重塑的本质。
        四、结语
        福柯认为,人的性别是由社会建构起来的,在原则上是可以改变的;而权利的网络和流通渠道则是性别得以形成的胚床。邹榕便是在这种胚床之上,顺应了权力流通的原则对自己进行了性别重塑,其中性装扮只是她在进行这种重塑时的外化表現。她的这种性别重塑是对男权社会中权力分配不公的反抗,但并不是女性权力意识的觉醒,只是在借助这种反抗来融入男权社会。
        注释:
        ①(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251.
        ②李银河.福柯与性[M].山东: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法)米歇尔·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3]李银河.福柯与性[M].山东: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贾静雯近况2011.
        [5](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 超(1991.08-),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主修文化与传媒方向;郝晨颖(1993-)女,汉族,宁夏灵武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