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试题汇编
1.初三学生复习整理三年所学古诗文,开展“诗话山水”活动。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走进深林幽涧,“两岸石壁,①_____。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看见雪拥盘山路,让人想起“②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道路崎岖,艰险难行,李白一句“③_____,④_____”(《行路难(其一)》李白)激励我们无所畏惧,一路前行。登临峰顶,俯瞰山,“⑤_____,⑥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的感慨油然而生。
2.默写。
青少年应当善养“志气”“骨气”“底气”,才能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
何为“志气”?是曹操的“老骥伏枥,______”(《龟虽寿》);是苏轼的“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何为“骨气”?是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 ”(《<孟子>三章》):是刘桢的“
岂不罹凝寒?_____”(《赠从弟(其二)》):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过零丁洋》)。
何为“底气”?是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登飞来峰》);是李白的“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3.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2)我国古代,有许多诗人面对衰老或逆境却不自弃。如陆游用“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虽年老却仍有报国的愿望;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写出了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有豪情之态。
(3)自古以来,羁旅他乡的游子,常常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念。如李白在听到伤离惜别的曲调时,无尽的乡思被勾了起来,他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马致远望着落日,乡愁倍增,不禁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别用李白的《春夜洛城
闻笛》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作答)
4.毕业前夕,班级召开了“面向未来”主题班会。请你引用所学的古代诗文,完成班主任老师的毕业寄语。
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但也不必太过伤感,因为“(1)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班级,“博学而笃志,(2)______”(《论语》),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共同收获过成长的欢乐。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3)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你们生逢一个顺风顺水的时代。将来,希望你们坚守“(4)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的正义人格;也希望你们心系百姓,拥有“(5)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博大胸襟,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无须气馁,要坚信“(6)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最后,让我们一起逐花而行,赴一场山花的盛会,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5.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鸿雁传书,尺牍有情。诸葛亮以书诫子:“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韩愈赋诗六侄:“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吴均以书述志:“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壮词寄怀:“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刘桢书赠从弟:“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李白遥寄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相思:“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苏东坡月夜怀子由:“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从这些书信往来、诗词酬和中,我们聆听到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家国情。
6.古诗默写。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7.古诗文默写。
(1)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2)说到奉献,人们常常借用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表达对奉献精神的赞美。
8.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内容。
(1)国家“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我市中小学校体育与艺术活动精彩纷呈,有如“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__。”从二十四节气开始,到迎客松,再到折柳送别……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中国文化元素大放异彩。(杜甫《月夜忆舍弟》)
(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航天员刘洋引用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______,______”异曲同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学习是很愉快的事,正如《论语》所说“______,______”。要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学习。(《论语·十二章》)
9.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美景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向往之情,曹操《观沧海》中描写草木“______,百草丰茂”,充满勃勃生机。
(2)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______”两句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3)因一字而境界全出,陶渊明《饮酒》(其五)“______,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
(4)《关雎》中,“关关雎鸠,______”描写水鸟和鸣的场景。
(5)诸葛亮《出师表》中,写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
(6)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高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______”,表现出巾帼英雄的英勇气概。
(7)中秋佳节,我们可以引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亲友的美好祝愿。
10.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人古诗文名句。
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
山林美景,用“野芳发而幽香,____”描绘;秋日情怀,借“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登山,抒发“会当凌绝顶,____”的豪情;临水,感受“潮平两岸阔,____”的意境。看见花落,领悟“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的精神;遇到雪飘,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的妙喻。离别时,以“海内存知己,_____”宽慰朋友;迷茫时,以“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激励自己……
11.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2)_____________。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3)_____________。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__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6)_____________。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是小文同学筹办此次展览后的感想,请你帮他填上恰当的诗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这是经典诗文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借助这种创作手段,我们还可以展现“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苍茫辽阔,展现“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的万紫千红,展现“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
亭记》)的四季之美,展现“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展现“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的浪漫神奇,展现“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的凌云壮志。
“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让鼓荡于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吧。
13.在“古诗苑漫步”的学习活动中,你的小组负责辑录古诗名句。请结合专题名称和提示,参与诗集的辑录,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古诗中的景:几处早莺争暖树,①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古文名句网
古诗中的情:②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古诗中的志:③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中的理:海日生残夜,④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娟同学打算摘录一句名言写在诗集扉页,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你打算向她推荐《论语》中的: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八百里瓯江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谓“奇山异水,(1)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2)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翘望景宁敕木山,能心生“(3)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4)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的绵邈。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
15.学校将举行诗歌朗诵会,诗补写开场白中的诗句。
古诗是一幅幅草木明净的“无声画”。芦苇摇曳,先民低唱“______,白露为霜”(《<诗经>二首》);登楼远眺,崔颢吟诵“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持节塞上,王维长叹“____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羁旅天涯,马致远感慨“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