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的简称,前身是国民党党团组织“复兴社”下属的“特务处”。是1938年-1946年成立之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戴笠死后由毛人凤继任。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恐怖活动。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降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头子不少来自军统。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共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严厉镇压,到1950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肃清。
军统局前身乃为1927年成立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与1932年成立的复兴社特务处,同年9月则又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辖二处,第一处负责党务,第二处则负责情报,并直接向委员长蒋中正负责。
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恐怖活动。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降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头子不少来自军统。
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共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严厉镇压,到1950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肃清。
军统局前身乃为1927年成立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与1932年成立的复兴社特务处,同年9月则又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辖二处,第一处负责党务,第二处则负责情报,并直接向委员长蒋中正负责。
抗战开始的1938年8月,该局重组,第一处另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军统局仍交由戴笠负责。除负责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军统局亦以刺杀等手段执行情报任务,反对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军统局曾多次刺杀投日的军政人员,如暗杀张啸林、唐绍仪,暗杀未成的有殷汝耕、汪精卫、周佛海。而隶属BIS的各个“游击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队”则深入日本占领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对打击日军和与日协作者,起了不小的作用。
1940 年4月,蒋中正为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下令BIS“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6处)加强对日情报工作。在6处中,有一人名叫池步洲(1908 年生)担任了军政部军用无线电总台第43台主任. 1941年5月开始,池步洲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他已感到日本要对美国“采取断然行动”了,并判断:日本对美进攻的地点可能是在珍珠港,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选择在星期天。军统局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后,通知美国海军,但孤立主义情绪泛滥的美国当局怀疑是中国挑拨日美关系,未引起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抗战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18000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为4万5千余。其他附属人员牺牲者更众。
同时军统对共产党进行收集情报和暗杀,如1940年8月13日,中共少将陈昭礼(全国战地动员委员会委员)在崇安吴公岭被事先埋伏的军统特务杀害。
也有一些军统人员投降日本,日本占领区的重要特务部分来自军统、中统,如李士、丁默村等。
国共内战期间
1946年8月军事委员会改组成国防部,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
军统主要对付共产党,如1949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江竹筠在重庆渣滓洞监狱被军统特务杀害,年仅29岁。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后,一部分军统留在大陆进行暗杀,破坏,情报等活动。克什米尔公主号就是军统所为。中共政府对军统严厉镇压,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军统在大陆人员,除了少数变节者以外,一律决或重刑。到1950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肃清。
以后的政治运动中,如肃清反革命运动、四清运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一段插曲),一次又一次追查残余军统人员以及和怀疑曾和军统有关的人物,“活人要落实到人头,死人要落实到坟头”。到1976年后,不再提及军统。
迁台后的军统局
1949 年国府迁台。1950年,保密局恢复正式编组,于台北士林芝山岩设立局本部,持续执行情报搜集,并主导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案及台北市工作委员会案等。1955年,情报机构改制。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保防侦查等业务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接管。一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后,一部分军统留在大陆进行暗杀,破坏,情报等活动。克什米尔公主号就是军统所为。中共政府对军统严厉镇压,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军统在大陆人员,除了少数变节者以外,一律决或重刑。到1950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肃清。
以后的政治运动中,如肃清反革命运动、四清运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一段插曲),一次又一次追查残余军统人员以及和怀疑曾和军统有关的人物,“活人要落实到人头,死人要落实到坟头”。到1976年后,不再提及军统。
迁台后的军统局
1949 年国府迁台。1950年,保密局恢复正式编组,于台北士林芝山岩设立局本部,持续执行情报搜集,并主导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案及台北市工作委员会案等。1955年,情报机构改制。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保防侦查等业务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接管。一
般说来,该阶段先后实际执行者为毛人凤与蒋经国。
1984年发生江南案,当时之情报局长汪希苓亦被捕入狱,情报局再次大改组。1985年7月1日,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并编成立军事情报局,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为中国国民党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为今日法务部调查局的前身。
沿革
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时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1935年升格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其骨干以CC系成员为主。
1984年发生江南案,当时之情报局长汪希苓亦被捕入狱,情报局再次大改组。1985年7月1日,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并编成立军事情报局,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为中国国民党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为今日法务部调查局的前身。
沿革
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时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1935年升格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其骨干以CC系成员为主。
变迁与更名
1947年,中统更名为党员通讯局;1949年4月改为直接隶属于中华民国行政院内政部,更名为内政部调查局,1956年6月又改隶司法行政部(法务部的前身),直到1980年8月才改名为法务部调查局。
1947年,中统更名为党员通讯局;1949年4月改为直接隶属于中华民国行政院内政部,更名为内政部调查局,1956年6月又改隶司法行政部(法务部的前身),直到1980年8月才改名为法务部调查局。
评价答案
∙ 您已经评价过!
好:0
∙ 您已经评价过!
一般:0
∙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0
∙ 您已经评价过!
原创:0
∙ 您已经评价过!
非原创:0
问问团队囧囧共1人编辑答案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国民党的军统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后期发展成为军委会统计调查局、国防部保密局,因其属于军队序列,所以一般称其为军统。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
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军统局为终身特务。抗战期间军统局大为发展,在敌后进行了大量的破坏、暗杀活动。
[ 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 ]
而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中央党部调查委员会,国民政府统计调查局。因其始终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掌控,故称其为中统。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军统局也不允许他干涉越权。
中统局的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
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
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叔侄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
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
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
[ 中统和军统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 ]
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国安局逐渐取代军事情报局,成为岛内最大的情报机关,并开始掌握对大陆的特务与情报活动的主导权。而军情局反而变成了单纯的军事情报机构了,主要负责对大陆军事系统的情报工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