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概念中“统”与“战”的辩证关系研究
作者:周鹏 徐锋
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05期
        摘 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在统一战线概念中,“统”与“战”是两个核心构成要素,存在着辩证的关系。“统”是基于共同利益目标、有领导者领导的“统”,“战”是为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使命,并一直存在;“统”是“战”的基础,“战”促成进一步的“统”。“统”与“战”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并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提升统战工作效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优势作用。
        关键词:统一战线;统;战;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0)04-00013-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现实导向下,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法宝作用的
发挥愈加重要。因此,对统一战线的探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梳理当前的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地位及意义指向,围绕统一战线概念开展的讨论却较少。概念可以用来指代任何概念本身的事务,是社会科学进行思考、批判、辩论、解释和分析的工具,对概念本身的分析和解读往往有提纲挈领之用。本文立基于统一战线概念中“统”与“战”两个核心构成要素,对“统”与“战”进行规范分析,揭示“统”与“战”的辩证关系,并在这一视域下探讨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统一战线一词是由联合、合作、联盟、同盟等词演化而来的,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统一战线泛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目标之下,为着某些共同利益,而实行的联合、合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统一战线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社会现象。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政治斗争态势,组建了不同的政治联盟,采取了形态各异的联合行动,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
        狭义的统一战线,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统一战线,是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它是指共产党在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目标,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或结成的联盟,或可以简要
概括为共产党与其他一切社会政治力量的联盟就叫作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一个重要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作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使命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通过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形式,分化敌人、团结同盟者,凝聚共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障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一、正确认识“统”与“战”
        (一)“统”是基于共同利益目标的“统”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也就是说,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是真实的人。社会关系的交错
性,决定了人及由人组成的团体存在共同的利益目标。而“人們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共同的利益目标决定了联合的可能,使分散的各种社会力量聚集在一起,联结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从而催生出统一战线。
        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而言,共同利益目标是不断变化的,从而促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新的团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无产阶级的战略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一目标反映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共同利益,因而,实现新民主主义就成为无产阶级同其他阶级、阶层、党派、集团结成联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利益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快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并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成为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愿望。于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便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统一战线赖以建立的共同利益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利益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统”是有领导者领导的“统”
        领导权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决定着统一战线的方向、命运和前途。在总结中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时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3]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成为帝国主义势力压迫中国人民的帮凶。面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势力的勾结和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的一面;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非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都无法领导中国革命。中国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革命彻底性,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切革命力量才能聚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深化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核心领导力量。这决定了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带领海内外志同道合者,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汇集成共谋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三)“战”是为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使命
        战即斗争。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推动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无产阶
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但是,资产阶级是不会自行灭亡的,而且是异常强大的。因此,无产阶级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4]并“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5],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即组建统一战线,其任务就是与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从而实现自身的解放。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认清国情、分清敌友,作为革命的首要问题,在科学判断我国资产阶级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基础上,联合前者,通过武装斗争,战胜了后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后,除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一定形式的阶级斗争外,我国社会矛盾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由阶级斗争转变为克服一切困难险阻、搞经济建设,由“把自己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转变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一战线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广泛同盟者克服一切障碍,帮助中国共产党完成伟大使命。
        (四)“战”一直存在
        统一战线中的斗争一直存在,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一是就统一战线的外向维度而言,
只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使命未完成,伟大斗争就一直存在,这是无须多言的;二是就统一战线的内向维度而言,也存在着领导者与同盟者、同盟者之间的利益分化,摩擦在所难免,统一战线内部也一直存在着斗争。
        在统一战线内部,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会有不同的利益和要求,这就是“异”。从根本上说,正因为有异,才有结成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也正因为异的客观存在,才决定了斗争一直存在。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懂得,统一战线里一定有摩擦的。这个统一战线的名词里已经包含着摩擦的意思,因为讲统一,起码是两个才有可能,如果只有一个,‘孤掌难鸣’,就不会有摩擦,但一有两个,两个手掌就拍得响了,摩擦也就难免的。统一战线有一万年,摩擦也有一万年,有统一战线就有摩擦存在。因为有不同,所以有摩擦,不过我们是尽一切力量使摩擦减少。”[6]统一战线的发展就是不断地以同率异、扩同缩异的斗争过程。当然,斗争是有一定策略原则的,讲求一定的艺术。不讲求策略的斗争,只能激化矛盾或造成假象,对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是有害无利的。
        二、“统”与“战”的辩证关系
        (一)“统”是“战”的基础
        “统”是“战”的基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论证了这一关系。北伐战争时期,为了打倒帝国主义豢养的北洋军阀,实现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结成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取得了初步胜利。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主义为重,捐弃前嫌,同国民党第二次合作,结成了不仅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而且包括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垮独裁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族、各党派、各界别、各团体结成更为空前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经过艰苦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取得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了从根本上变革我国的经济结构,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继续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通过公私合营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取得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统一战线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成为团结一切拥护社会
中统和军统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大联合,帮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当然,从反面亦可印证这一关系。不注重统、团结,只追求一味的纯,则会导致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受到了挫折,带来极大危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王明推行“左”倾机会主义,不注意团结大多数,实行孤家寡人的“关门主义”政策,结果丧失了推进革命的大好时机,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损失。
        (二)“战”促成进一步的“统”
        统一战线是包含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社会有机系统。正是不断的斗争,才能保证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才能保证阶段性共同利益目标的达成,并促成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同志所指出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7]在不同历史阶段,在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做法充分印证了这一定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但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决定了要与之进行适当的斗争,保证其革命性一面的发挥。在抗日战争阶段,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但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仍
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戒心,对投降日本怀有幻想,反共行动一刻都没有停止。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手段,孤立顽固势力,才使顽固派不敢轻易分裂,避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针对一些私营工商业者的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情报等不法行为,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规模的“五反”运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以巩固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不复存在,社会矛盾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中国共产党采用“团结—批评—团结”这种民主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教育,从而形成新的团结局面。
        相反,一味地妥協、退让,不但不会带来团结,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陈独秀采取右倾投降主义策略,放弃革命斗争,对国民党右派实行全面退让,结果,既没有保住民主联合统一战线,反而加剧了革命危机,使反动派加快了反革命叛变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