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拼音组词
    殷,拼音: yin。殷,形声字,从邑,央声,本义为乡长;从“央”、“邑”两字组合起来表示“向京城告急求援”,说明殷代也设县长官——县令,其职责相当于后世的县太爷或者说郡守之类的,主要掌管地方治安与征收赋税等事务。殷还通“颜”,古人以殷为中国南部的国名(国即诸侯国)。因此,“殷”意思就是指国家、政权、统治区域、王朝的意思。那么“殷墟遗址”就可理解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区洹河两岸一带。这里曾经是商代早期的都城所在地。而且我们考古工作者已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我想只要是对历史稍微感兴趣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吧!殷代还曾拥有过辉煌灿烂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商代的铜器造型简洁优美,浑厚庄重,在制作工艺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尤其是它的饮酒器具,充分体现出当时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值得称道的是陶器的制作同样非常精巧,品种繁多,装饰华丽典雅,富于变化。我觉得最奇特的是殷代青铜器物的足部处理。为什么?难道商代人认为用脚踩住食物能让他们更加珍惜吗?实际上根据对甲骨卜辞的研究,我们知道殷代占卜并不完全依赖龟壳和灼烧龟甲来判断吉凶,而是使用骨头的痕迹,或是木片、石片等,进行所谓“射”。所谓“射”就是把刀刺入动物或植物身体以取得某些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压入龟甲中,由筮卜者观察这些材料反映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占卜。“射”与“卜”合在一起是说用刀杀死动物、植物的活体,
根据它们在龟甲上留下的痕迹来判断吉凶。由此看来殷代占卜已有灼烧龟甲之外的其它途径。《诗经》中《商颂》里就记载了商汤的几位贤臣在伊尹、仲虺、太戊等人辅佐之下对殷王朝进行整顿改革的故事。我们从甲骨文上面的一句话“太戊三丸”也许可以到答案:太戊每次行猎获得了好多野兽,把野兽肢解成肉块放在鼎内烹煮食用,却总是拿出一小块动物骨头或肉块放在眼前细心查看,每次都一样。问题又来了,如果在那种恶劣环境中确实没有任何办法识别哪些是动物骨头,哪些是肉块呢?另外在灼烧动物时,往往容易引燃周围的树林,这样既伤害到自己,也危及动物,真是得不偿失啊!“殷”一词至今仍被沿用着。在传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条件下,人们靠什么维持生存呢?就是靠牺牲动物生命的手段,采集狩猎、捕捞,必须依赖各种动物生存,就需要保护、培育,人们常说“要吃鲜鱼鲜蛋就去捕捉”就是这个原因。
>稍组词和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