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期
信息与电脑
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
软件开发与应用
张应奇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高校已建设了自己的OA 系统,OA 系统帮助学校实现了协同工作、公文管理、知识管理、公共信息查询、会议管理、事务安排等办公的无纸化和网络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提高了高校办公和办事的效率。笔者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例,深入分析OA 系统在高校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OA 系统;高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7)03-106-0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OA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Yingqi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Sichuan 6183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uilt their own OA
system. OA system helps the school achieve collaborative work, document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public information inquiries, conference management, and paperless and network of the office arrangements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office and servi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OA system in China's civil aviation college.
Key words: OA syst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OA (Office Automation ,OA )系统即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公方式。高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信息时代的弄潮先锋,由于其本身存在办公地点分散化甚至多校区的特性,一直把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 OA系统的发展历史
OA 系统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文件型OA 。最初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际上就是单机版的办公软件,例如WPS 、MS OFFICE 等软件,主要是对办公文档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和操作,当时人们也把OA 称为“无纸化办公”。
(2)流程型OA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办公自动化从最开始的单机逐渐走向网络化,开始将办公的流程程序化,更加注重办公文件的流通和转变的过程。
(3)知识型OA 。随着OA 系统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广泛应用,用户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要登录OA 系统处理代办事项、查看最新公告、收发邮件等,OA 系统已成为一个信息交互平台,整合、汇总、完善组织内的信息,对高校或者企
业的整体知识进行管理。
(4)智能型OA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OA 在将来走向智能型的阶段。OA 将成为一个全面的信息化平台,分析大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为组织提供决策支持、知识挖掘、智能应用。
2 高校OA系统的现状研究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于2013年开始建设OA 系统,2015年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化办公,在2016年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移动办公。目前OA 系统已覆盖学校大部分教职员工,包含协同工作、公文管理、表单应用、知识管理、、会议管理、计划管理、日程管理、公共信息、个人事务、移动办公等功能,每月办理的普通事务由最初的3 082件增加到8 648件,公文事务由407件增加到1 467件,成为了学校日常行政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OA 系统的有序运行为学校带来了许多益处:提高了学校各部门的办事效率,降低了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公文的上传下达、审批、签发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能及时处理;实现了远程办公,由于学校本身在绵阳、新津、遂宁、洛阳
作者简介:张应奇(1988-),男,四川广汉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2017年第3期
信息与电脑
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
软件开发与应用
等地存在分院,通过分布式部署的0A系统加强了校本部和各分院之间的文件交流,节约了跨校区递送文件的人力和物力;实现了办事流程标准化,以标准化流程办事,促使各部门之间实现无缝、有序对接,使行政审批规范化、工作责任精细化,真正实现将责任落实到部门、细化到个人;实现了事务有据可依、有档可查,所有通过OA系统流转的文件和公文都在系统内部有记录和存档,并对其流程进行了记录。
同时在OA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不少问题:对其他系统的兼容性还不够,由于学校目前缺乏全面的数据标准,很难和其他业务系统做到对接,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对数据的智能分析,虽然存在知识管理模块对知识进行存储,但是缺乏自动化分析,不能为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安全性需要继续提高,学校的OA系统目前运行于内网之中,如果以后发展成为一个开放平台供全校师生使用,安全性就需要进一步提高。
3 高校OA系统的发展趋势
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OA的现状不难发现,高校OA系统大多仍处于知识型OA阶段,未来发展到智能型OA需要实现以下几方面。
(1)平台化。要建立高校自己的数据标准,并将OA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等技术相结合,与其他校内业务系统实现对接,提供完整的碎片化开发模块,将原来大型臃肿的软件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功能组件,每一个用户无需在各个系统之间来回切换,就可以完成绝大多数工作和实现沟通需求。
(2)智能化。对多年积累于OA系统的知识和文件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OA系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并形成可视化的图表帮助或者代替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进行决策。
(3)安全性。需要通过存储双活、异地自动备份、反向代理等技术手段以及增购WAF、防火墙等设备保障OA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同时还需要对全校师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避免用户泄露账号信息,以确保OA系统的安全。
4 结 语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OA系统带来各种可能性,让OA系统能更好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同时OA未来在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大数据
、云计算、网络安全这些热门技术将是OA系统发展的关键,OA系统也将更好地为高校带来创新和改变。
参考文献
[1]李家贵.浅析OA系统在大数据时代的功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4).
[2]王俊行.OA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2015(21).
[3]袁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6(9).
表1 样本源文件的相似度测试结果比较
源文件本文方法最长公共子序列差值
1.c和
2.c0.99230.87170.1206
1.c和3.c0.87630.74680.1295
1.c和4.c0.73210.81540.0833
1.c和5.c0.50280.41520.0876
由表1中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值可以看出,本文的方法对样本4的相似度计算略低于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对于程序其他的更改手段的度量效果明显,综合以上5个样本的统计结果,本文算法相似度度量值较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高10.6%。
6 结 语
广汉飞行学院招生在研究了几种相似度度量算法之后,提出了一种属性计数和结构度量技术相结合的程序相似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从程序的基本属性和常用结构属性入手,生成特征向量,最后计算特征向量的相似度,测试样本结果表明该方法比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的精度提高了10.6%,执行时间介于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和属性计数的执行时间之间,从计算相似度的精度和执行效率两个角度来看,本文提出的算法有较好的执行效果。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程序代码相似度加权因子的实验统计,使得算法的执行效率更优。
参考文献
[1]KJ Ottenstein.An Algorithmic Approach to th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plagiarism[M].ACM, 1976.
[2]Wise M J. YAP3: improved detection of similarities in computer program and other texts[C]// Twenty-
Seventh Sigcse Technic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ACM, 1996:130-134.
[3]Wise M J. Detection of similarities in student programs[J]. Acm Sigcse Bulletin, 1992, 24(1):268-271.
[4]Clough P. Plagiarism in natural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tools and technologies[J]. Research Memoranda Cs, 2000.
[5]郑凯,欧阳林艳,林强,等.LCS算法与编辑距离算法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5,31(5):22-23.
[6]古平,张锋,周海涛.一种程序源代码相似度度量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2,38(6):37-39.
[7]陈波,王延章.基于关联token自适应字段匹配算法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9):4238-4241.
[8]高灿,侯秀萍,孙士明.基于抽象语法树的修改影响分析方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4):387-390.
[9]于世英,袁雪梅,卢海涛,等.基于序列聚类的相似代码检测算法[J].智能系统学报,2013(2):52-57.
[10]钟美,张丽萍,刘东升.基于XML的C代码抄袭检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8):215-218,235.
(上接第101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