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精选6篇)
【篇一】家风故事
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每逢过年辞旧迎新,一大家子人团聚在老家,伴着阵阵爆竹声、孩子们的玩闹声,透过饺子散发的热腾腾的雾气,我驻足静静地看着老房子黑漆斑驳的木门,大红的“福”字和对联承载着大家对于新一年里家庭幸福繁盛的美好期待,对联亦旧亦新,新的是红底黑字的纸张,而内容却经年不变,凝练成了我们代代传承的家训——“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忠厚”二字的含义更是意味深长。与人为善,宽宏大量,忠于家人、朋友、责任,不欺瞒蒙骗,不做违背道德底线的事,帮助别人而不计回报。这些做人的最基本的品德,一言以蔽之曰“忠厚”,我们这代人从父母身上看到的优秀品质,不知不觉也成为了我们做人处事的标准,同时我们也这样教育着孩子。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也许与天赋或岗位相关,但是首先至少德行不能有失,要先成为一个好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生于孔孟之乡,我们山东人格外注重“孝”与“礼”,看着上一辈人的孝道,我们也孝顺老人,兄友弟恭,家庭温暖和睦。
所谓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性格”,是对每个成员提出的处世要求和代代传承的风尚,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滋养,更多的是身教胜于言传,从每个小家做起,树立起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品质,弘扬民族文化,家庭兴则国家旺,尽管世界纷繁复杂,坚守内心方得宁静致远。
【篇二】家风故事
勤勤恳恳发家节节俭俭致富
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吴林萍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如春风吹进孩子的心田,陶冶着孩子的性情,激励着孩子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70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亲是生产队队长,共产党员。母亲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我有一个哥哥,一个。父亲又是家里三个妹妹,两个弟弟的哥哥。因为爷爷是出了名的“少爷”,在嫁了大姑和二姑,帮大叔娶了媳妇后就宣称在家养老了。身为“长兄”的父亲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帮小叔娶媳妇,把小姑嫁出门的重任:造房子、彩礼、嫁妆……那时,物
资匮乏,生活困苦,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大家子的生活是那样的热闹而又幸福。当长大后回想小时候的生活:七十年代能让我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幸福的生活,应该归结于父母的勤勤恳恳,节节俭俭。现在想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吧!虽然没有文字记录,但父母言谈举止中的点点滴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熏陶着我,影响着我。
印象中,父亲在村里很有威望。作为生产队队长,他带领全村人薅草养猪,耕田种地,产量翻番。有一年因气候原因,生产队里的小麦欠收,村民们便有了情绪。我亲眼看见父亲组织全村人开大会,亲耳听到父亲用真情鼓励村民们勤勤恳恳劳作,节节俭俭度日,挽起手来共闯难关。在父亲的感召下,全村人同舟共济,把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降到了最低。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亲做起了连队队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动员村民们在种好自家的责任田的基础上开垦种植蔬菜水果,挖塘养殖鱼虾蟹鳗……就这样,他带领着全村人走在联产承包的大道上,用自己有担当的双肩,为全村人撑起了一片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家。印象中,母亲是村上出了名的“巧媳妇”:纳鞋底,做新鞋,纺毛线,编毛衣……母亲无一不精通。家里常有村上的婆婆、婶婶忙里抽闲来挑个鞋样,拔点瓜秧,学个编织花样……逢年过节,妈妈不去街上,不请裁缝,也会像变戏法似的让我们全家人穿上新做的鞋子,新编的毛衣。父亲和母亲就这样带领着全村人勤勤恳恳发了家,节节俭俭致了富。
93年,辛苦劳作的父亲不幸患上了重病。弥留之际,他把我叫到床前:“孩子,现在苦点没什么,只要一家人同心协力,勤勤恳恳也可发家,节节俭俭就能致富……”“勤勤恳恳也可发家,节节俭俭就能致富!”就是父亲的这句话激励着我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梦想。
如今,女儿也已于去年八月踏上了幼师工作岗位。从此,我每个月又多了一份工资:每个月10号,女儿的工资到账,就会不错时地转我2000元或2500元。每次她转给我钱,我都会拒绝:“孩子,你每个月就三千出头一点工资,留着买点新衣服,购点化妆品吧!现在很少有孩子上交工资给父母了。”“像我妈妈学习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怎么可以比我妈妈逊呢?”女儿诙谐的话语常感动得我眼眶湿润。“孩子,时代不同了,以后就自己留着用吧!”“妈妈,你和爸爸不是常说‘勤勤恳恳发家节节俭俭致富’嘛……”原来,‘勤勤恳恳发家节节俭俭致富’,不仅烙在了我心里,还刻在了女儿的心里。去年年初,老公建议在北桥买房,女儿不声不响转给他两万。今年年初,我决定在女儿工作单位附近买房,女儿又悄悄地地转来两万多。我知道,这是她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零花钱。
林萍老公我的家风与许许多多的家庭一样,没有文字记录,情节简洁明了,内容朴实无华,但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人生路;如一位益友,伴随着我从无知走向成熟;似一把火炬,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正能量……
【篇三】家风故事
家风讲故事我的家风
让孝敬之风温暖春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故事的题目是---让孝敬之风温暖春天
春天来了,大家有没有闻到春风里弥漫着什么味道,
你看,那翠绿的柳树下推着轮椅的大叔的笑脸,你听,那金油菜花田里为奶奶拍照的姑娘的笑声,你闻,餐桌上给爷爷夹的荠菜炒鸡蛋的清香、、、温暖的春天,处处都是孝敬之风~
《孝经》开篇就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孝,是家风的源头。
古有二十四孝中包拯辞官侍母,黄香扇枕温衾,董永卖身救父、、、、今有感动中国的陈斌强背母前行,赡养继母,田世元为母捐肾、、、、不胜枚举。我,出生在卧冰求鲤的王祥的故乡,我们家没有什么写进家谱、挂在墙上的家风,我的父母都是勤恳普通人,他们不会讲深奥的大道理,从小,父母就对我们谆谆教导-----百善孝为先。
每当从学校回家,妈妈总是说,“爷爷奶奶照顾你们长大,要记得感恩,送些点心和水果到奶奶家,陪老人们吃个饭。”奶奶儿女众多,家长里短难免出现矛盾,妈妈从来不去计较,她总是说,爷爷奶奶是长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对长辈恭恭敬敬的。我参加工作不久,爷爷奶奶相继生病,爸爸姑姑叔叔他们把一切暂且放下,不离床前,不分昼夜,专心照料,亲身侍奉。周末我回家探望,大姑在灶前熬稀—————————————————————————————————————————————————————
饭,二姑在切菜,爸爸叔伯在给老人翻身、、、、一家七口同吃同住,几日几夜不曾分离。悲伤的气氛里,充满温馨的味道。爸爸说,这是在重温曾经的生活,给老人最圆满的陪伴~当时正值农忙,地里的庄稼等待收割,爸爸说,庄稼烂了可以再种,你奶奶没了,我就真的没有妈妈了~爸爸的眼圈红了,姑姑的眼里满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