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萧萧》中的美丽人性                                                           
                        ----- 徐佳璇 201528203021
    说到沈从文,你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他的《边城》和他所爱的那个湘西世界。出生于湘西凤凰县的他,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因此这给他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气质。沈从文的文学之路也充满着满满的传奇彩,从小流浪并通过自学也能成为大学教授,而能让他一路坚持走过来的也许就是对那份湘西的情以及湘西人民的那份纯吧!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边城》,《萧萧》这部作品让人心疼的同时却又带着一丝来自人性的温暖。作品中的主人公萧萧从小就没有爹妈,所以在她出嫁做童养媳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姑娘一样哭哭啼啼。从这里就开始让人心生可怜之情,这个女孩子才十二岁,生在长在种田的庄子上,出嫁,对于她来说就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不过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她不想也不懂得愁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象棵蓖麻一样长大起来。小说写的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但是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在一起。正是由于萧萧从小作为童养媳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对于婚姻对于男女之情对于贞洁她都没有意识更没有
正确的一种认知。所以在她遇上花狗时,在丈夫与花狗之间的关系,她的内心有了微妙的变化:“她有时觉得害怕,不许丈夫走开;有时又象有了花狗在身边,打发丈夫走去反倒好一点。”身体上的变化,以及心理上的扭曲成长,这个糊糊涂涂的女孩子心里,隐隐地有了害怕与快乐的争执。外加花狗的歌对萧萧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而那份刺激唤起了萧萧对于男女情事的朦胧与释放。就这样,萧萧失了身。而花狗在得知萧萧为妇人之后懦弱胆小,甚至抛下萧萧一个人逃离。孤身一人的萧萧手足无措,在婚姻制度、礼法制度的压制下,萧萧面对家人“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她也变得麻木起来,静待家人的“沉潭”或“发卖”。就在所有人为萧萧感到同情与悲伤的时候,这情节又有了新的转机。静待的过程中,萧萧并没有消极对待生活,而是与自己的丈夫重归于好,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伯父不舍萧萧沉潭也不到人家发卖,也就默默的将萧萧留下了。好在萧萧生了个儿子,“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在礼法制度的冲撞下,在湘西人民那份善良敦厚中,萧萧有惊无险的避了过去。最后,小说的结尾展示了萧萧的未来,甚至可以说是未来的未来。萧萧抱着儿子看着为自己儿子新娶的年长六岁的新娘。这不禁让人意识到,原来无数个“萧萧”正在诞生……真的是意味深长!
凌潇潇
    萧萧,那个小女子,在湘西的某个小乡村,过着无知却没有忧愁与烦恼的生活,别人可怜
她,她却依然幸福着自己的幸福。但是,在他人眼里看来,萧萧的人生是可悲的,苍白的,她可悲在对于自己的人生命运从来都没有一个好好的认知。但由于萧萧纯真、善良,天性淳朴,即使生活在一个封建制度的大背景下,萧萧依然自然自在的存在着。她没有去否定自己的环境,没有去埋怨自己的生活,对自己失身后的慌张,都体现着萧萧这种本真、淳朴的人性。既然萧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是悲惨的,那么我们都不能说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吧。在《萧萧》中,湘西里种田的庄子里闻得到草料的香,听得到山歌在唱,农人们的生活是勤苦而狭隘的,但却是因为在湘西,处处充满着质朴的生机。湘西,这个有情味有现实的乡间,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应该领悟到:别去抱怨身边的一切,自己好好的存在着,善良的存在着,才是最美好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