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狗带
作者:杨立杰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06
        要:狗带作为网络流行语来源于英语“godie”。从2016年以来,狗带以不可阻挡的趋势风靡全国,成为大多数网民们的口头禅,体现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直至2017年下半年,逐渐呈现出衰微趋势。本文将从狗带的产生与流行、功能与意义以及衰微等方面进行阐释,以便更好了解以狗带为代表的其他网络热词。
        关键词:狗带;网络流行语;产生与流行;功能与意义;衰微
        一、狗带的产生与流行
        (一)产生原因
        “狗带“go die”谐音,源于中国艺人黄子韬在演唱会上表演的一段英文Rap,通过网络传播,引起热议,逐渐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然而,在汉语中并没有狗带这样的组合,本身也并没有表示的意思,那么为何会用狗带二字来表示“go die”?这是多
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内部因素看,谐音是人们利用词语间的语言和谐,从某个词语引起联想或暗示,由本体向谐体的一种词语转化,即把能指义转化为一个新的所指义。网络热词狗带的出现,体现了外来语谐音词里中英文语音互译的谐音表义方式,谐音可以穿越汉语界限来表示语义。除了谐音表意,还有约定俗成,语言符号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语音与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2]在网络世界中,众多流行语的产生与形成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原来在汉语中并没有组合在一起的用法,而且英文“go die”的谐音也并不只有狗带二字可以表示,为何偏偏是狗带二字?除了其自身蕴含的文化因素外,社会大众约定俗成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外部因素看,时代为汉语流行语产生与发展赋予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内涵,各种文化的交融最终都会体现在语言上。在中外不同语言文化交流融汇过程中,部分外来词逐渐被汉语吸收,逐渐被本土化,在演化与发展中逐渐生成了接近原外来词的新词汇。在汉语中,狗常用来描写生活困苦、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或者用来指那些仗势欺人、助人作恶的帮凶,是一种地位比较卑下的动物,经常在辱骂人的语言中出现的。而在印欧语系中,人们经常把狗作
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忠心与诚实的象征。狗在中外文化中意义截然不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两者在一些方面似乎融合了起来。在几千年来的古中国文化里,虽然在汉语表达中更多使用的贬义彩,但老百姓从内心深处将狗视为朋友,认为狗是忠诚可靠的。例如,古代臣子为显示对君主的忠心与谦卑,常常以作为谦称。同样,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下,“dog”一词表达一些外来谚语或短语过程中带有贬义。如:Go to the dogs.意义为坠落、毁灭Die a dog’s death.意义为可耻的死去。由此来看,“go die”“dog”狗带之间,多了深层内涵联系。在谐音表义、约定俗成共同作用下,狗带应运而生。
        (二)流行原因
        大众网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在语言的使用上常有一种标新立异的心理,并且他们在学习外语接受外来语方面能力比较强,于是经常出现在日常语言中夹杂使用外来词语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习惯创造新用法的情况。在求新求异和从众心理状态下促使人们想方设法地追求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追求超常规的搭配,狗带就比较新奇、超常规。这种异于传统词汇的网络新词是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体在追求新潮和时髦的新奇事物过程中无意识的追捧与模
仿,同时也包含着对外来先进文化的仰慕和认可,更有着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社会文化心理,狗带的流行也离不开网络媒体的传播。大众传媒为流行语提供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流行语转而丰富了大众传媒的语言与表现形式。狗带一词最早是通过传统的媒体形式电视出现的,通过演唱会的播出,人们对“go die”有了最初的印象,其后随着在新媒体网络上不断的转发与播出,狗带一词被创造出来,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像狗带这样的新造词,开始的时候让人不知所云,不明白它的含义,但随着网络媒体的使用和强化,人们便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它,并学着运用它,使其成为新时代下独具意义的网络流行语。
        二、狗带在网络会话中的功能
        首先,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狗带的功能。
        第一,从狗带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来看,它是动词,主要做谓语和谓词性宾语。例如,在和对方吵架表示不想看到对方时经常会说你狗带吧,这里狗带跟在主语之后,
是动词,充当谓语;在受到挫折时,经常会说我好想狗带啊,这个句子中狗带受动词修饰,做谓词性宾语。另外,狗带可以受副词修饰,例如,在你怎么还不狗带?一句中,狗界高考毕业生狗带修饰作了谓语。从上述几个例句中,可以看出与其他动词相比,比较特殊的一点是,狗带虽然是动词,做谓语时后面不能跟宾语或者其他句子成分,只能跟一些语气词。
        第二,狗带不能独立成句。是连谓结构的短语,它在使用时可以省略主语直接独立成句。而狗带只在意义上具有连谓结构的特性,除了外部文化因素,作为音译词来说只是各具意义的两个词相结合形成的新的抽象意义,是仿译词,因此是不能独立成句的。例如,当表示一种愤怒的情绪时,会冲对方喊:,而用狗带一词替换时,语气便没有那么强烈,还会让人不知所云,所以我们使用时将它作为句子成分来表达:你给我狗带!
        第三,从前两个方面可以看出,狗带一般情况下受否定副词以及表示意愿的动词修饰。与副词连用,一般是用来表达对对方的不满,例如:你怎么还不狗带?。当受动词修饰时,主要是用来表达自身的一种情绪,例如:作业怎么都做不完,我要狗带了!,或者作业怎么都做不完,我好想狗带!
        三、狗带的衰微与应对方式
        2017年下半年以来,狗带的使用频率锐减。一方面,新的网络热词源源不断出现,狗带被其他形式新颖的词语取代,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等待语言规律的检验。另一方面,狗带虽然是一个中性词语,但含有很大贬义含义。例如,在对话中对方说你怎么还不狗带?,这会让我们感觉到对方怀有满满的敌意与恶感,它不仅不能增进朋友间感情,甚至可能上升为一场激烈的矛盾冲突。此时狗带就是一个充满恶意敌对和讥讽质疑贬义彩的网络词汇。又例如,当遭遇挫折时,通常会忍不住发牢骚说:我好想狗带啊!,这里狗带表现出说话人对当前所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无奈,蕴含着退缩与逃避心理。在网络世界传播流行语的主要是青少年体,新一代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处理和解决困难时通常会选择逃避,甚至是退缩,他们缺乏承担问题的勇气与责任感,更是助长了此类流行语的威风。但是只蕴含负能量的词汇最终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网络时代日新月异,新词更新换代更是迅速,任何网络热词都是有生命力的。一些和狗带一样红极一时的网络词汇如洪荒之力”“套路”“蓝瘦香菇”“笔芯等如昙花一现,红极一时后逐渐走向衰微甚至消亡。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在网络虚拟的大环境下,我们无
法对其进行规范,只能引导。一方面,语言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即语言对混乱状况的重新组合能力和保持自身相對的动态平衡的一种活动。在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交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各种热词之间呈现出一种竞争态势,优胜劣汰,达到语言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为流行语提供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在使用时媒体要严格把关,不仅要引导有效词汇、抵制不良词汇,而且要运用得当,规范词语的使用范围。最后,只有经过语言规律检验,才会穿越瓶颈,逐渐发展成汉语基本词汇。
        参考文献
        [1]汪如东.汉语方言修辞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杨文全.现代汉语[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1.
        [3]王希杰.论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5.
        [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5.
        [6]戚晓杰.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J].修辞学习,2002,(3.
        作者简介
        杨立杰(199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2016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