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是庶民的胜利

  高子柳

  近代从打开国门以后,中国人便强烈地渴望得到世界国家的认同,因此便滋生了各式各样的情结。“奥运情结”如是,“诺贝尔情结”亦如是,甚至“同日本干一仗”也是这样。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解脱。

  诺贝尔奖曾经也在中国引发过许多怪异的现象,也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里的真实现象,令我们反省。

  一、某些人热衷于传播“中国作家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故事”

  “1968年诺贝尔奖组委会本已决定将文学奖颁给老舍”“沈从文不去世一定能拿诺贝尔奖”“鲁迅拒领诺奖”这些荒谬的流言或多或少地表现了国人心中暗含的心理安慰:自我战胜法。
可是真正可被证实的提名只有沈从文先生与林语堂先生。老舍的提名并不可以在官方资料中到,多半则是坊间传闻;抛开鲁迅的立场而言,我不认为在世界文坛的地位能和上面提到的两位相提并论。从文先生的死是可惜的,但我们并不能以此自我安慰;林语堂先生以《京华烟云》在1957年被提名,却惜败于一位日本诗人,最终也不能抱奖而归。我以为:作家的水平并不能完全从某个奖项上体现,也不能以此而认为上述几位作家不如莫言。季羡林先生在他的追忆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中这样写道:将沈从文这样笔坛大家的去世这样的大事与诺贝尔奖这样的小事相提并论显然是不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文学家的贡献并不能用某一奖项衡量的想法。

  二、社会中从众心理的又一次表现

  周六在书店买参考书的时候,听到排在队列前面的那位顾客与收银台店员这样的一则对话。“请问有莫言的书吗?”“您指的是哪一本?”“他的都行。有他获奖的那本吗?”“他的书现在大都缺货,您过段时间再来看看吧。”

  我想,这则看起来无比荒谬的对话折射的是现在社会上的盲从跟风现象。因为某个热点事件某一两个人会被加以之前十倍,百倍的关注,而关注的人都很像很了解的样子一样,具体却一问三不知。用网络上很盛行的一句话评价就是:不明觉厉。

  国内某个门户网站曾经在首页做过一个关于莫言的调查,调查本身不出彩,反而是下面的一些评论让我看到以后哭笑不得。有人说:“为什么编语文教材的人没有把莫言的文章选进教材?”我笑。还有的人说:“莫言本次获奖当之无愧。”于是某位村上的支持者提问:“村上村树哪里不如他了?”回答说:“谁?”我再笑。这种心情怎呵呵二字了得。我不认为上述两位在莫言先生获奖前读过他的书,甚至说知道这个人,却又做出了这样看似深入的老道评价。这样的评论在网络上不胜枚举,更幼稚荒唐者犹有。这无疑暴露出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浮夸风气,并很严重。我认为我们需要改变。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到应该尽力摆脱这样的风气。有时候,沉默更好。莫言先生的名字用来评价这个问题显得恰到好处:莫言,至少莫妄言。子不语,怪力乱神,正是这样。

  三、抛开政治,这是庶民的胜利!中国人 诺贝尔奖


  于我,这样的文学奖项我们应该把它看得少一点政治化,多一点人文化。美,应该是可以穿越时代与文化的。文学,是民族的,也应该是世界的。文学奖和和平奖,两者标准不同,立场也不同,我认为文学奖应该是去政治化的。如有政治化的因素,因为王小波的事这次文学奖本不可能花落中国。

  正如著名的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近年的社论中提到过的:“中国这个强大的力量(super power)正以强权登上世界的各个高点。”很少能见到这份杂志对中国这样的称赞,历史上也只有美苏能以“super power”形容,但我仍认为这次获奖是真实的庶民的胜利,是中国文化界的胜利,而不是国家政治的胜利、体制的胜利。

  莫言,证明了世界主流文化界对中国文学的肯定,证明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实力。但在这样的胜利之下,我们仍应该保持清醒,在文化部的控制与删减下,很多作家仍在为生计奔波,有才却被打压。这样的庶民的胜利,是对中国作家的一剂强心针。在此之后,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作家走进大家的事业,更多的被世界所认同欣赏。


  祝贺中国文学,祝贺庶民的胜利。这篇文章只谈风月,不谈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