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小说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
表示声音的词语有>付梦妮资料中国古代的太阳黑子记录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从久远的古代开始,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开始关注给大地带来光与热的太阳。起初,他们将太阳当作神灵膜拜,在一些重要日期的清晨和薄暮举行迎送太阳的宗教仪式,并对太阳进行观察。后来,出现了一种文化理念,就是将太阳当作人间帝王的象征,因此历代的皇家天文机构更加重视对于太阳的日常观察,并根据日面及其周围的天文现象和大气现象来占卜军国重事。在常年累月的实际观测中,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太阳黑子。
导演叶京黑子还是黑子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古代文献中的黑子记录一般不是大黑子,而是黑子。一般黑子的直径仅有数千至上万千米,在1.5亿千米外的太阳上,这样的普通黑子看起来真是比蚊蚋还小,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只有少数特大的单个黑子能够达到可被肉眼看清的地步,例如2012年5月,日面上出现了一个直径达10万千米的黑子,其活动区编号为AR1476,NASA的天文学家称之为“太阳黑子怪兽”,地球上的人类不必借助望远镜即可看到它。有记录的最大黑子直径超过245000千米。
但是黑子有着成结队出现的习性,一个黑子往往由十几个甚至数十个黑子组成。如果黑子的结构
紧凑,且泽深黑,就较易为地球上的人以肉眼发现。1 946年太阳上曾出现历时3个月的大黑子,最大时长32万千米,面积91亿平方千米。人眼要察觉亮背景中的暗点,所需的最
小视角为2角秒,比一般情况下所能分辨的最小视角大一倍。据实测所得的经验数据,黑子只有在面积达太阳面积的百万分之500以上时,才能用肉眼观测到,而这么大的黑子也仅在太阳活动的峰期才会频繁出现。(因中国古代没有黑子的概念,为叙述方便,下文将黑子和黑子统称为“黑子”。)
众所周知,阳光是非常耀眼的,不可直视。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发现黑子的呢?从文献上看,古人观测到黑子多是在早晚时分,那时太阳的高度较低、大气消光作用较强。据推测,在扬尘、浓雾天气观日,或者靠油盆反射法,或通过观日玉(半透明的玉石片或墨水晶),也都是古人发现黑子的有效途径。
白瓷
西汉以前的疑似记录
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著作和历史文献中,可能就有关于黑子的记录。《周易》一书传说作于西周初年,曾经过孔子的修订,其中有不少文字被认为是商代和西周时的真实史事。《周易,丰卦》中有“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的说法。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斗”原意是小型的量器,“沫”则是小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日面上出现了形如小斗小星的暗斑。另据《通鉴外纪》和清康熙《陕西通志》
记载,在周幽王末年,曾观察到一条上下贯穿日面的黑气。而《开元占经》则转引战国时星占家石申夫的观测记录:“日中有立人像。”这些都有可能是太阳黑子的记录。遗憾的是,这些记载文辞简略,无法确证其为黑子而非大气现象,而且也没有具体的年份和日期。
西汉时期的天文观测记录远较前代丰富具体。据《古微书》记载,公
元前166年(或前165年)春,曾观察到日面上出现了一个形如“王”字的斑痕。《汉书》则记载,公元前43年农历四月,日面上有一块无光的阴影。虽然学者们对于这两条文献仍有不同解读,也无法排除实为大气现象的可能性,但它们很可能也是太阳黑子的记录。
西汉以后的黑子记录
在已发现的200多条中国古代黑子记录中,《汉书,五行志》河平元年三月的一条是现今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有具体日期的太阳黑子记录:“(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考订,“乙未”当为“己未”,这条记录的日期应为公元前28年5月10日。文字虽不长,但是这条记录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包括黑子的大小、在日面上的位置、出现日期和观测时间、太阳当时的颜等,堪称后代记录的一个范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称黑子为“黑子”或“黑气”。对于黑子的形态和大小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加以生动
形象的描摹,按照由大至小的顺序,瓜(应指香瓜等小瓜)、握拳、梨、鹅子、杯、鸭卵、鸡卵、桃、大钱、鸟卵、李、弹丸、枣、钱等物体常被用来描摹圆形或卵形的黑子,最小者仅可辨识其为一黑点,则可称“日中见星”。
对于不规则的黑子,则往往以飞禽形容之,如“日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日中有若飞燕者”,“日暴赤如火,中有三足乌,形见分明”,“日中乌见”;还有的黑子酷似人形,如“日中有黑子,状如人”。
日面上往往并不仅有一个黑子,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日面上出现多个黑子或黑子的记载。如公元355年4月4日,“日中有黑子,大如桃,
二枚”;374年4月6日,“日中有黑子二枚,大如鸭卵”;506年4月7日,“日中有黑气三”。1112年5月2日的几个微小黑子,看来令观测者无法辨认清楚数目,就留下了这样有趣的记载:“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粟大。”当有多个黑子出现时,它们往往还予人以相互“摩荡”、“动摇”、“相斗”的感觉。
尤其是有些记载表明,古人的观测是每日坚持不断,而所见的黑子,也有一个短者数日、长者数月的消失过程。如180年3月的黑子“数月乃销”;299年正月的黑子“数日乃消”。有些记载甚至记录了黑子的消失日期,如342年正月,“日中有黑子,丙子乃灭”;1078年,闰正月庚子“日中有黑子如李,至二月戊午散”。这些多日的记录基本上可以排除实际为大气现象的可能性,较之其它记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在明清以前,太阳黑子的记录主要是来自于二十四史等官修正史或《文献通考》、《通志》等政书,也有极少数记录来自《观象玩占》等星占书。而到了明代后期,私家著述中也开始有了黑子的记录,如《国榷》、《二申野录》等。而明代后期和清代,地方志更是一举取代了官修正史作为黑子记录主要来源的地位。而且各地方志对于同一黑子会做可以互相参证的记录,进一步提高了黑子记录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古人对于黑子的有趣认识
黑子是什么?中国古人首先认为它是气,故而称之为“黑气”。如果黑子很小,则古人易于将它与星星相混同,常说“日中有星”。不过这二者也并不矛盾,因为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星星就是由宇宙中的“气”所积聚而成。西方古代对于黑子的认识与东方有一点很相似之处,也
认为黑子是小星。西方最早的可靠黑子记载是公元807年,西方学者长期认为这是水星凌日的记录。这一认识应当源自古希腊宇宙观的影响。古希腊人认为,宇宙是完美的、不朽的,太阳也是如此。因此太阳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伽利略发现太阳黑子,无疑是对这种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的沉重一击。
中国古人首先是用神话来解释太阳黑子。“日中乌”和“阳乌载日”这两则古代神话,究其实质,很可能就是来源于古人对于太阳黑子的观察。传说太阳的本体实则是三足乌,也就是有三条腿或三趾的乌鸦。
而在很遥远的东方有旸谷,10个太阳栖息在一棵巨大的扶桑神树上,每天轮流着由阳乌背负一个太阳出来巡行于天,给大地带来光明。
王婷萱的照片这两则神话流播甚广,影响极大。在屈原的千古名篇《天问》中,就有“出自汤谷,次于蒙汜。”和“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的诗句,而在汉代的《淮南子》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说法。
到了两汉,阴阳学说和天人感应学说盛行,当时的人们就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理论来解释黑子。太阳当然是阳气聚集而成,黑子则是阴气干扰阳气所致。王莽篡汉时,出现了黑子,王莽感到很厌恶,在诏书里说,最近出现了黑子,这是阴气逼迫阳气,因而“黑气为变”,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有意思的是,大天文学家张衡还用阴阳理论来解释“三足乌”的神话。他认为太阳是阳气之精聚集成的鸟。按阴阳观念,日、鸟、奇数均为阳,因此用三足乌来象征太阳,而鸟的脚也只能取单数,才能与阳性自恰。
而按照天人感应的学说,太阳象征着人世间的君王,如果太阳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