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重要分析
(初中化学
考点·离子共存(选择题)★★
(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一、二性、四反应。一,即溶液颜。
二性,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四反应,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①复分解反应,如Ba 2+与SO 42-、NH 4+与OH -
等。
②氧化还原反应,如Fe 3+与I -,NO 3-(+H +)与还原性离子Fe 2+等。③双水解反应,如Al 3+与HCO 3-、Al 3+与AlO 2-
等不能大量共存。
④络合反应,如Fe 3+与SCN -等。
(2)熟记下列因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
①Al 3+与HCO 3-、CO 32-、AlO 2-、SiO 32-、HS -、S 2-、ClO -。②Fe 3+与HCO 3-、CO 32-、AlO 2-、SiO 32-、ClO -
。③NH 4+与SiO 32-、AlO 2-
。特别提醒:NH 4+与CH 3COO -、HCO 3-
虽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但能大量共存。考点·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选择题)★★类别
代表物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有哪些
主要化学性质烷烃CH 4①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在光照条件下跟发生取代反应
烯烃CH 3-CH=CH 2①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酸性KMnO 4溶液褪;
②与溴水、氢气、卤化物及水等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③加聚反应
炔烃CH 3-C≡C-CH 3①可燃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酸性KMnO 4溶液褪;②与溴水、氢气、卤化物及水等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苯①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
②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硝基苯;
③加成反应
苯的同系物CH 3①使酸性KMnO 4溶液褪;
②与浓硝酸反应生成(TNT )
卤代烃CH 3CH 2Br ①与强碱的水溶液反应生成醇;
②与强碱的醇溶液反应生成烯烃
醇C 2H 5OH ①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 2;
②跟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
③脱水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
④催化氧化为醛;
⑤与羧酸反应生成酯
酚①弱酸性;
②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③遇FeCl 3溶液呈紫;
④易被氧化
醛①与H 2加成生成醇;
②可被氧化剂(O 2、斐林试剂、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为羧酸
羧酸①具有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应;
③能与含—NH 2的物质脱去水生成酰胺(肽键)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醇糖类
C 6H 12O 6
(葡萄糖)①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沉淀考点·实验探究教学实施的基本要素(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化学实验探究通常包括以下八个要素:
(1)提出问题: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转化成可研究的科学问题。
(2)猜想与假设:猜测问题的可能答案或解决途径,为制订研究计划奠定基础。
(3)制订计划:根据猜想和假设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4)进行实验: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5)搜集证据:证据的种类包括实验事实、生活经验、科学史实、文献资料等。
(6)解释与结论:通过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等方式对核心问题进行解释或得出结论。
(7)反思与评价:关注探究问题的表述是否科学准确、提出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最终被证实、设计的计
划和方案是否得以贯彻实施、收集的证据是否真实有效、证据和结论之间是否有合适的逻辑关系、解释或结论是否正确合理等。
(8)表达与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
考点·教学情境创设(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1.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
(1)问题情境。(2)具体事实情境。(3)化学实验情境。(4)模拟情境(通过卡通图片、流程图示、模型、角扮演、多媒体等创设情境)。(5)其他形式的情境(如利用化学史,化学小故事等)。
2.教学情境的功能
(1)激发学习情感。(2)促进知识迁移。(3)发展探究能力。(4)培养合作意识。(5)提升合作素养。
考点·化学史的教育价值(简答题)★★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化学史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系统地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化学史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1.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
2.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从而在历史的情境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3.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考点·学业评价方法(选择题、简答题)★★
1.即时表现评价
(1)课堂提问交流
目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和谈话法,由于教师讲授过程中,无法了解自己讲授的内容学生是否建构,因此在讲授过一定段落以后,教师通过提问交流的方法了解学生知识的建构情况,及时调节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难度,进行拓展或补缺,在这两种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评价手段是通过提问交流进行评价。
(2)课堂练习评价
这种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写在黑板上,学生将练习内容写在纸上然后用投影仪投身在屏幕上。评价时,要将化学的基本观念: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能量观运用于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对学生能否运用化学常用的一些解题方法如类比、迁移、比较、分析等进行评价。
(3)课堂实验操作评价
在以实验内容为主的课型中,教师把实验演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或直接由学生经过预习后在实验台上模拟或重现实验的过程。
2.作业评价
学生作业是检查学习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根据作业的不同方式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如查看、提问、抢答问题和即兴演讲等。对于书面作业的检查主要是查看。
化学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后练习作业、家庭实验、化学小论文等。
3.活动表现评价
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化学探究实验活动表现性评价是指评价者(化学教师和学生)依据学生在化学探究实验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化学探究实验的过程与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
4.成长纪录档案袋评价
成长纪录档案袋评价是在一段时间内,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有目的的从各种角度和层次收集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努力、和进步和取得成就的证明,并有组织地汇整,经由师生合作、学生与家长合作,根据评价标准评价学生表现的一种评价方法。
档案袋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这是其它评价方法无法取代的。
5.纸笔考试
纸笔考试是常用的评价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对较多的学生进行测试,评价的效率也很高;纸笔考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传统教学评价的象征,在新课
程改革的形式下,纸笔考试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要转变考核重点,从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重现转移到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测验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测验的开放性。
考点·教学设计答题技巧(教学设计题)★★★
①考查角度及考题规律
教学设计题出题形式较固定,主要考查对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对教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题整体有一定难度,难度系数★★。
题干分析:一般给出三段材料,材料一为课标对某一知识点的要求,材料二为此知识点所在教材目录,材料三为此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呈现。
问题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其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每年必考试题。
②答题思路及技巧:充分利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如通过材料一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通过材料二目录展示,明确此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可以帮助了解学情信息,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知识的前后承接;材料三是要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般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导入新课环节,要求具有针对性、关联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故建议采用情境式导入;新课讲授环节,将材料中知识要点、活动(实验、讨论等)、提问三部分内容提炼出来,通过提问及活动将知识点有逻辑的串联起来,提问环节注意启发、互动,活动环节注意引导、合作、探究,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过程注意教学目标的实现、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巩固提升环节,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升华,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易错点讲解,也可以是知识的延伸;小结作业环节,小结部分注意以学生总结为主、教师补充为辅,作业部分以开放式作业为主。建议选择一些重点篇目进行教学设计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