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根边陲创佳绩——驻九八0四厂军代室荣立集体三等功侧记
作者:  余勇
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2年第12期
    总装备部重庆军代局某军代室僻处西南边陲,远离局上级机关,高度分散,单位建设发展面临不利因素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小远散单位,创先争优成绩令人刮目:自2006 年起,该军代室连续5 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连续4 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011 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奥秘何在?
    争先“一股劲”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敢争第一的军代室也算不上好军代室,我们必须争!”时至今日,总代表张世杰在全室大会上的一番话仍言犹在耳,振聋发聩。
    当时的情形让人忧虑:办公室借用生产车间辅助工房,数量少、条件差、环境乱,而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慢慢悠悠、四平八稳,没有一丝血脉贲张的激情。怎么办?党支部“一班人”坐不住了,从生产车间到试验现场,从基层干部到一线职工,深入调研,诚恳座谈,问计于民,开门纳谏,很快准了问题的症结,“四抓好四促进”的总体工作思路随之破茧而出。基础差,我们不逃避竞争;底子薄,我们不自
甘沉沦。我们要奋起!后进变先进的冲锋号吹响了。军代室反复强调“工作讲标准,办事讲程序”,修订完善《工作手册》,实现了正规化的横向覆盖,纵向延伸,规范了工作行为,提升了工作质量。军代室严格一日生活制度,记考勤,严秩序,走队列,练体能,着力塑造良好的军人和军代表形象。有人不理解,离机关远,上级看不见,有什么用呢?有人直抱怨,又不是野战部队,松一点无所谓嘛。军代室不为所动,坚持了下来。如今,只要走进军代室,立刻感受到一种虎虎生风、昂扬向上的锐气。为了进一步调动积极性,军代室打破“大锅饭”的惯例,实行个人汇报与支部考评相结合的业绩考核模式,考核结果与工作质量奖励挂钩,激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年轻军代表邵金华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苦练驾驶技能,强化英语口语,一举考取了科订部系统近年来唯一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外派黎巴嫩期间努力克服语言、专业障碍,圆满完成了扫雷任务,受到一致好评。
    拴心“高原魂”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此生能在军代室工作,于愿足矣,就要走了,真舍不得呀。”在欢送会上,一位退休老干部泪眼婆娑,动情告白。搬迁入城前,军代室在一条狭长、幽深的山沟里呆了20 多年,为特种弹药事业默默奉献,铸就了无怨无悔的军工精神,积淀了难以割舍的高原之“魂”。每当新学员报到、新调入人员上岗,第一件事就是一路颠簸60 多公里,实地参观老厂的军代室旧址。看到呲牙咧嘴的门窗,斑驳陆离的墙壁,摇摇欲坠的桌椅,第一感觉就是苦,禁不住想流泪。视觉冲击还未消散,军代室又请老领导、工厂退休劳模忆往事,话传统。聆听着艰苦卓绝的创业故事,回
味着战天斗地的英雄豪情,敬意油然而生,扎根边疆的种子也悄悄萌芽。近年来,无论上级领导,还是友邻单位,共同的第一印象就是军代室心齐风正,团结和谐,犹如温馨的大家庭。在这里,看不到调级晋衔、立功受奖的斤斤计较;在这里,听不到办公条件、岗位分工的私下抱怨;在这里,感受不到小团体的存在;在这里,体会不到事不关己的冷漠。每个人都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为了集体荣誉而四处奔忙,所有的难事、烦心事则统统由党支部担当。某退休干部移交前例行体检时查出患了直肠癌,生活的信心一下就垮了,党支部书记一边安抚慰问,一边紧急联系医院,连夜坐火车赶赴贵阳,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直到成功切除病灶,病人家属交口称赞。
    人才胜千金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军代室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军代室要腾飞,还得靠人才。”在庆功表彰会上,一位首长如斯感慨。近年来,军代室在人才队伍的培育打造上下足了功夫。着眼于特种弹药技术飞速发展的刚性需求,以更广阔的视野,拓宽培养渠道,整合外部资源,选拔5 名业务骨干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工程硕士,在课程学习、岗位调配、毕业答辩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最终全部顺利拿到学位,为军代室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军代室引入“鲶鱼法则”,全力搭建竞争擂台,既当相马的“伯乐”,又当赛马的裁判,让优秀人才动起来、跑出来。根据任务需要,大力建设以高工和验收组长为主的业务骨干队伍,给任务、压担子、放单飞,优先安排培训深造、学术交流,促使主动学、深入钻,在质量工作实践中磨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与承制单位对话能力、“单兵”作战能力迅
速增强。祝玉平高工从武器系统调入军代室时,已过不惑之年,专业差异较大,可谓困难重重,但他不轻言放弃,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掌握了弹药基础知识与前沿理论,成长为行家里手,在质量监督岗位技能比武中获得第一名。
183组合
    作者简介
    余勇  总装重庆军代局驻滇九八○四厂军代室副总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