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农户贷款业务调查分析
    一、农商银行农户贷款概述
    (一)农商银行的定义。农商银行,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简称,农村商业银行是由以前的“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二)农户贷款的含义。农户贷款是指农户为满足某方面需求而向正规的金融机构借款,同时签订借款的金额、借款的利率、借款的用途及借款的时间等契约的金融活动。其中,农户是指农户家庭,是农村的基本组成单位,现在对农户概念的解释有三种:一是根据家庭的职业来进行划分的,认为农户是从事农业为主;二是根据家庭所处的经济区位来划分,这与城镇家庭相对应,即居住在农村的家庭;三是根据家庭的政治地位或身份进行划分,即家庭地位相对低下,不享受国家福利待遇的。贷款是指正规的金融机构按一定的利率和归还条件有偿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三)农商银行农户贷款业务研究意义。农户是建立农村金融制度、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离不开的需求主体。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事实上的主力军,其本身就是立足服务于“三农”,与“三农”的联系最为密切,具有营业网点多、覆盖全国大部分农村等的特点。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
弱环节,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日益加剧,农村金融网点覆盖范围小,农户贷款难等,都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这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导致了农户融资难与农户诚用度高并存的现象,以及农村资金匮乏但农村资金外流并存的怪相。
    二、宽甸县农商银行农户贷款现状
    从2016年到2018年末,宽甸县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总体呈增长态势,特别是2016年,不良贷款率达到最高,达到2.1亿元。一方面由于农户贷款总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不良贷款额度也达到历史高点。(表1)据了解发现,宽甸县各个乡镇几乎只有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也是农户贷款的首要之选。主要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保证担保贷款、厂房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宽甸县是辽宁省县级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县,截至2018年,宽甸县实现县区生产总值224.3亿元。在三大产业中,农业增长29.8亿元,同比增长5%。近年来,宽甸部分地区开始发展特农业,建蔬菜大棚,发展桃子、葡萄、苹果等果园,还有人参、板栗,使种植业收入增加,农户的贷款金额用于种植业。同时,宽甸县农业银行的存款余额远远超于农商银行,而贷款余额不及农商银行的1/2。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余额逐年增加。五大行县级以下营业网点侧重主张基层地区的金融机构全力吸储,少放贷款。
    三、宽甸县农商银行农户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调查数据发现,宽甸县农商银行农户贷款业务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还存在农户贷款未得到满足的问题,这说明宽甸县的农商银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宽甸县农商银行农户贷款中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一)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全面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来自银行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操作风险、机制风险等,外部风险主要是农户的信用风险和自然风险等。调查显示,近3年宽甸县农户的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的3.12%增加到2018年的7.79%。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带来严重威胁,极大地影响了服务“三农”的可持续发展。调查显示,农户贷款金额用于种植业的比例为42.23%,农户贷款金额用于养殖业的比例为35.58%。可见,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产品,但农业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影响较大,农户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农户的还贷能力,将农业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转化为贷款偿还风险。(二)农商银行资金供给不足。虽说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但是在农村金融的服务方面,需求和供给往往不是十分平衡,造成金融机构部分资金流失,从而使资金供应不足。影响农户小额贷款资金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渠道:第一,农户的自身储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使进城务工的青壮年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建筑业的兴起,农民工也不断增收,而建筑
业特有的季节性也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将其务工收入多用于子女上学、城市租赁住房以及健康医疗,少部分剩余资金或将存入农村信用社。第二,央行的支农再贷款。支农再贷款是指人民银行对各个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再贷款。目前,宽甸县支农再贷款的利率是3.8%,而农商银行的资金成本为3.5%,可以看出,支农再贷款的资金成本高于其他方式融资成本,这便打消了宽甸县农商银行向央行再贷款的积极性。第三,农村信用社的自有资金。农村信用社每年根据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用于购买国债和央行发行的其他产品,这导致农村信用社资金大量外流。根据调查发现,近几年宽甸县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
    四、政策建议
农业银行小额贷款    (一)减少农商银行不良贷款行为。由于宽甸县内的金融机构还未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防范体系,加上宽甸县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等原因使农户信贷的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若持续下去将会影响宽甸县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宽甸县各农村金融机构应组建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农户信贷评级小组,在针对农户贷款额度的调整问题时,应经过小组成员商议,投票决定。并且工作人员发放贷款只能按照信贷评级小组规定的
额度发放,不得超越额度。在贷款发放后,要强化农户信用的监督检查制度。针对恶意不还款的农户采取措施,可以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等手段利用道德舆论监督,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行为恶劣的利用法律予以制裁。(二)拓宽农商银行资金来源。首先,宽甸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大豆、马铃薯,当地政府根据宽甸县本地的特农业给农户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及保障农户的增产增收,只有农户的人就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解决基本的生存需求,然后才能积累资金,存入银行储蓄账户。其次,加大央行支农再贷款的扶持力度,实行优惠的利率政策,限制支农再贷款利率的涨幅。保证农村信用社向人民银行的贷款活跃性,使支农贷款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大力号召宽甸县政府设立专项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农业,并呼吁乡镇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当地农村信用社,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实力,为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提供强大的后援力量,拓宽贷款资金的来源渠道。最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吸收储蓄存款的能力,征集全县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同时对农村地区资金流向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流入商业银行而无法流回农村。在宽甸县内,允许各个农村信用社之间进行资金拆借,这样能大大提高资金在宽甸各个乡镇内的循环利用。
    五、结论
    本文对宽甸县农商银行农户贷款业务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包括宽甸县农商银行的发展现状、农商银行贷款流程现状、农户贷款用途现状、贷款金额与比例现状、贷款担保方式现状。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对宽甸县农商银行农户资金借贷业务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调查整理和分析之后,对本文的研究总结如下:首先,宽甸县农商银行农户贷款业务存在主要两个问题:一是农商银行农户不良贷款比例高,主要因为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农民属于弱势体,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产品,但农业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影响较大,农户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将直接影响农户的还贷能力,将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转化为贷款偿还风险;二是农商银行资金供给不足,主要因为农村信用社每年根据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用于购买国债和央行发行的其他产品,这导致农村信用社资金大量外流。其次,近几年,宽甸县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马晓青,刘莉亚,胡乃红,王照飞.信贷需求与融资渠道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3(5).
    [2]易小兰.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2).
    [3]周宗安,周沫.基于农户信贷供求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J].东岳论丛,2015(6).
    [4]赵允迪,王俊芹.农户农村信用社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农户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