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域对比——皖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对学生比较陌生的区域进行对比研究,属知识应用层面。)案例关键词:李守银的老家皖北地区怎么样?
工业化水平
城市
面积人口
珠江三角洲(2005年)52.4%
69.5
4.17万平方公
4077万
皖北地区(2005年)26.9%
23.8
3.23万平方公
2700万
(1)尽管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但老李时常牵挂着家乡。老李经常疑惑,家乡工厂怎么那么少?根据表格,请同学们思考两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差异的原因。
通过学案上皖北地区的相关资料(皖北地区地图、资源、交通等),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2)与珠三角相比,其工业化发展所欠缺了哪些条件?(政策、特殊的区位条件、侨乡)
(3)老李认为家乡充满希望,请根据资料分析皖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
(“中部崛起”政策;京九铁路建设及京沪铁路,交通便利;淮南、淮北煤炭资源丰富;距长江三角洲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较近,有利于接受其辐射;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有安徽凤阳、三国古战场等知名地点;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水资源相对丰富;)
(4)请设计一下,皖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该如何走?
如:工业化:第一阶段:资源密集型-----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第二阶段:(以煤炭工业为中心,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吸收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
第三阶段:技术密集型
城市化:煤炭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李守银老家皖北地区的乡亲羡慕着珠三角的收入和生活时,珠三角的官员和居民却在为困扰的一系列问题寻出路。
(一)从措施中看问题
下列资料显示了广州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从具体措施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存在着哪些突出的问题?(培养学生从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材料:广州提出要从产业调整、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来实施“中调”战略。
1.产业结构调整:184家工厂10年内迁出市区
为解决市区的噪音、粉尘等问题,广州加快中心城区产业调整,推进“退二进三”工作,深入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科学划分调整优化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和严格控制区域,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中心城区,集中发展总部经济和金融、会展、商贸、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各区域协调发展。优
化城区功能布局,促进中心城区产业优化升级。在南沙,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2.水系治理:重点整治10条河涌
继续加大治理水环境力度,今年内全面推进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完善四大污水分区管网系统。加快对市内河的整治,重点推进10条主要河涌的综合治理。
3.城市绿化: 完善帽峰山-白云山-越秀山生态通道
针对中心城区绿化面积较少的现状,将采取拆违建绿,绿化天台等办法,扩大中心城区绿化。建设一批城市公园、大型城市绿化广场和标志性绿化景观。同时,要加快建设森林公园、重点林区和流溪河防护林带,完善北部生态通道。抓好一批生态公园的建设。推进市区铁路、高快速道路沿线的绿化建设,完善交通绿化走廊。
(1)措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2)措施:加强规划与管理问题: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措施:工业搬迁、水系治理、城市绿化问题:生态环
境问题日趋严重
(二)应对“生成”,对发展措施的再思考(分组辩论珠江三角洲是否应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对材料中“在南沙,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学生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声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正方:珠江三角洲发展重化工业可以提升产业层次,解决存在的问题;珠三角有资金和技术能力;临海可以利用海运条件;靠近市场。
反方:珠江三角洲缺乏资源,没有条件发展重化工业;且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等。重化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不属于更高级别的产业。)小结:辨证地看待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问题,可以为后起的皖北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避免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五、呈现板书提纲,布置课后探究任务
任务:
1.根据“区域条件——特点——存在问题——措施”的研究思路,探究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
2. 采访父辈和祖辈,调查工业化、城市化不同阶段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六、本课教学设计反思
1. “准真实”案例的应用
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适当选用地区性的案例,是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体会比较多的方面。本课使用了“准真实”案例,即案例本身的故事,包括其中的人名、地名、具体情节等都是“杜撰”的,但故事反映的社会发展进程是真实,“杜撰”的故事是真实社会生活的提炼。这样的故事往往线索相对简单,语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情节读上去更有意思,也就是可读性更强,同样可以反映区域发展的道理。对于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校来说,如果没有网络等便捷的媒体可用,除了用好教科书上的案例外,也可结合当地的情况“编”一些小故事,用来讲授“大”道理。
长三角地区包括哪些城市2.案例的使用应贯穿整个课堂
案例在课堂中有多种功能,但许多老师仅仅将新案例等同于课堂情境导入。其实,一个好的案例教学应
该使案例贯穿课堂始终,通过一条清晰的线索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课将案例中的关键词层层解剖,从个人的经历探究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条件、问题及解决措施。
3.新课程学案应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体现功能
本堂课的成功离不开新课程学案的辅助配合,新课程学案至少有三个功能,课前:引导学习功能(如课程标准,自学提示,疑问记载);提供半成品材料供学生探究;知识拓展。课中:(1)课堂引导;(2)课堂活动及记载;(3)提问及解答记录。课后:探究延伸;复习巩固;反思及师生交流。
4.不能忽视黑板的板书提纲
多媒体展示尽管有课堂容量大、视觉冲击强等优势,但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瞬时性”,学生不易有完整系统的知识。黑板板书就起着这样一个“中流砥柱”的“主旋律”作用,本课在课时展开的同时,在黑板上按照逻辑关系书写相关知识要点,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在探究中回归课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