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市场格局与策略研究
纺织业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在新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纺织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处于中低水平。要改变中国纺织业落后的局面,实现由传统纺织向现代纺织转变,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科技进步振兴纺织经济。
1国内研究综述
1.1 纺织品出口市场研究动态
穆易(2005)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取消纺织品出口配额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金光灿烂”。配额的取消,带给中国企业的更可能是一场始料未及的“暴风雨”。王中保(2005)认为“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依然面临的挑战,仍面临技术壁垒、反倾销、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的限制。肖武岭、姜书竹(2005)认为对纺织品出口大省浙江来说,“后配额时代”既意味着扩大出口的巨大机遇,更潜伏着大量限制和威胁。SA8000作为一种新的贸易限制手段将对浙江纺织品
出口造成重要影响,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王中美(2006)认为中国纺织品与服装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已经引发了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进口国家的外部压力;二是来自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内部需求。
裘明军、阮明锋(2005)认为目前在绍兴纺织业中存在的“柠檬市场”现象,并以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柠檬市场”做出分析,最后提出了产业集避免形成“柠檬市场”的方法。曾繁华,彭绍仲(2005)认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尚未摆脱外延型数量增长模式,严重缺乏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都很低,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可供资源、环境治理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产业结构、环境管理、标准制订以及税收政策方面努力。
1.2 纺织品市场策略研究动态
李创,任荣明,王丽萍(2005)总结了中国纺织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现状,从三个角度对纺织外贸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纺织外贸企业竞争力评价多相测度指标体系,并以陕
西省15家纺织外贸样本企业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运用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纺织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建议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选择有效战略并加以实施,评价纺织外贸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纺织外贸企业竞争力。
不少学者对入世后我国纺织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纺织企业如何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研究。左丹(2005)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谢秋慧,李晋(2005)探讨了出口纺织品遭遇技术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董霞,,丁雪梅,孙美蓉,,庆东(2005)研究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李玲,崔玉波(2004)的我国纺织企业如何突破“绿壁垒”,张茂荣(2004)的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如何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都对纺织行业的应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庄,盛宝魁,宋亚坤,张虹,徐坤,周建军(2005)在关于我国纺织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的研究中提出了纺织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的概念,探讨了我国纺织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目标、战略对策以及战略重点等战略思路,构建了战略部署的框架。
纺织行业想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创新是关键。潘溯(2001)在技术创新是纺织发展的唯一选
择中指出,纺织企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取决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可以造就崭新的纺织工业,但纺织工业的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王玉君(2004)在技术创新:中国纺织企业的发展瓶颈中全面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的原因,吴雅冰(2006)在创新是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分析了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贸易环境恶化、频遭贸易壁垒的内部原因,认为我国纺织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创新,要通过竞争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来促进我国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卫东风(2001)在创新:中国纺织服装业迎接WTO的必由之路中纺织企业面临着技术竞争、产品竞争、管理水平竞争、品牌竞争和规模竞争,创新才是振兴之本。何元贵在创新——我国由纺织品服装大国向强国转化之路中,对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要应对贸易壁垒,我国由纺织服装大国转变为强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工艺、管理、品牌、市场、标准、人力资源等方面一系列的创新。
1.3 纺织业产业升级研究动态
国内一些学者也对纺织产业升级的必要性论证进行了探讨。如陆国庆(2001)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和现实技术结构来认为我国纺织业已演变为衰退产业,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导
致产品结构不合理,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存在。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国有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实力反过来又加剧了衰退的进程。陆国庆从产业生命周期、现实技术结构及国有企业存在的缺陷来解释纺织产业衰退无疑是深刻的,既然技术和制度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为何不可以从改变其结构入手,推动产业的成长呢?许庆明等(2003)依据产业集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包括绍兴纺织产业等浙江省企业集面临着集衰退的风险,并从集内源力出发提出保持产业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易伟义(2004)则重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与产业规模经济及升级,认为中小企业影响产业结构水平,进而影响业绩。
黄先海(1998)也看到了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他认为,纺织业有两种可能的出路:一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过创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后走向衰退,从而逐渐被其它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二是在纺织业内部,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低技术生产到高技术生产的各层次中,后一层次的比重逐步大于前一层次的比重,直至后一层次替代前一层次。
对于如何进行纺织业的升级,学者们基于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了相应对策。郑亚莉(2003)等认
为浙江纺织业信息化改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集优势、市场优势、机制优势和科技优势等方面;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障碍、资金供给障碍、技术人员障碍和企业管理制度障碍等方面。并针对以上优势和障碍提出浙江纺织业信息化改造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黄立新(2004)通过对浙江省纺织产品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浙江省纺织产品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服装为龙头,材料为基础,后整理为手段,面料为突破口,开发高新技术纤维及绿生态纺织品,进行纱线革命。
姚穆(2002)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张引进高新技术使纺织产品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以此提升其结构层次,缓解低档产品的过剩压力,带动产业升级。
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纺织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许瑞超,杨健燕在(2005)认为中国纺织业规模不经济与机构不合理并存,缺乏与国际垄断资本竞争的大型骨干集团。周维富(2006)中提出纺织业技术创新共性技术体系建设主体缺位,使得纺织行业共性技术来源日趋枯竭。
针对浙江省纺织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戴红梅(2003)在认为技术投入是浙江纺织长生不衰的
秘密,浙江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胡丹婷(2002)分析认为浙江省纺织工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较高的技术装备带来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1.4 纺织业技术创新研究动态
另外,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提升纺织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从纺织业技术创新模式角度分析,陈松(2000)提出振兴纺织的创新战略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为主,逐步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的战略。莫燕等(2003)认为,模仿创新还应是中国大部分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纺织企业应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二次创新增强模仿创新能力。胡发祥,李波(2006)提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的观点。刘海美(2006)提出通过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改造,并且可以围绕服装产业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葛传斌(2004)指出采用集模式能够使纺织业的产业链更加完整,能够增强纺织企业化纤生产能力,提高织造技术装备以及织造水平。
从纺织业生产技术发展新趋势角度分析,杨纪朝(2006)提出发展纺织新材料和新材料加工技
术,加快生态纺织品和环保、节能加工技术。章守明(2000)提出纺织工业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强调纺织清洁生产、能源利用水平、开发纺织绿产品,以及提高纺织管理技术。许瑞超,刘汝举(2005)强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重点突出针对纺织行业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吴迪冲(2001)从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环节出发提出相关企业间建立联盟,以此进行设备、纺织材料、加工工艺、服装设计创新。
从纺织组织创新角度分析,周维富(2006)强调加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建设,对其中的非盈利性机构给予政策扶持。许瑞超(2005)提出将包括纺织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等多项内容整合建立起纺织科技创新网络。王玉君(2004)认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尤其是科技服务体系的联动作用,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从其他学科角度探讨的有:伏广伟(2005)从质量控制技术角度分析提出纺织品质量控制技术智能化发展,尤其是生态纺织品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王树文,韩巧霞(2006)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提出要在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通过建立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的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技术服务。胡申伟(黄义达2005)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纺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行
分析并提出通过管理体系和研发体系的组织创新来整合科技力量,使集团内部分散的科研力量形成一个“科研系统”。
针对对浙江省纺织业现状,陈广先(2000)提出通过不断激励纺织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步伐,构造“引进来一走出去”的良性互动机制。王祖强(2005)认为从整体上提升集的技术水平档次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不仅要求引进各类高级技术人才,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还要求尽快扭转技术严重抄袭的局面,防止技术“负反馈机制”的形成。
在提升纺织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中,学者针对纺织业技术创新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在主要观点上达成共识,但有时并没有就问题更加深入的探讨下去,而是成为喊口号的形式。大部分学者研究对象是中国纺织业技术创新,相对与浙江纺织业技术创新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浙江省这一特殊区域时许多学者的研究思路对本文有指导意义。
2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文献中有关纺织品贸易及分工网络的研究主要有:(1)东亚三角形生产贸易模式,起源于杰里菲(Gereffi,1999)提出的“三角形制造(Triangle Manufacturing)”,其内涵是指欧美等纺织
品服装的大买家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发出订单,接到订单的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的生产转移到工资水平较低的越南、印尼、中国大陆等地,当最终产品直接运往国外买方时,就完成了三角形制造。究其实质,这种三角形制造是一种国际分工网络,反映的是三角形的生产和贸易关系。(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内纺织品服装的贸易和生产转移。Gould(1998)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得出结论NAFTA内部的贸易转移效应可以忽略不计;Romalis(2001)则认为NAFTA成立后产生了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Kyoji Fukao等(2003)指出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NAFTA成立后美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主要转向了墨西哥及加勒比地区,原先同亚洲地区的贸易则明显减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