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
政治试卷
1.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
A. 能更好地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实现对黄河的全面保护
B. 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将进一步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
C. 表明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主张
D. 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
2. 某省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合计达到23000多家,法律服务人员110000多人,全省加快
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推进“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援藏律师服务团”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举措有利于( )
A. 保证人民众在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帮助
B. 强化法律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C. 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促进依法治国总体格局的形成
D.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建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
智慧法院,构建中国特的互联网司法模式,全面重塑了审判执行模式。建设智慧法院旨在( )
A. 公正司法,做到过程和结果平等公正
B. 便民惠民,构建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
C. 创新司法服务方式,提升司法工作质量
D. 提高法院办案效率,忠实履行工作职
责
4.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
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上天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表明( )
①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决定日常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②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③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要主动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④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在延安时期,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包括西洛可夫、爱森堡等所著
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他在书上所写的批注约12000字,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哲学基本
派别划分的批语:“唯心辩证(黑格尔),唯心形式(德波林和中国的德波林派),唯物形式(法国启蒙者、陈独秀),唯物辩证,四者之中,只有最后一种是正确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B.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对“唯物形式”的彻底决裂
C. 继承了“唯物辩证”并使之成为其思想的精髓
D. “最后一种”的正确性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
6.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发现了芸苔素内酯调控棉纤维发育的机制。芸苔素内酯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多用途植物生长调节剂,被称为第六大植物激素,具有保花保果、增产、提质、抗病等作用。该团队近十年来一直研究棉纤维发育,目前发现的调控棉花重要性状的多个关键基因均可作为技术储备,未来用于指导棉花生产。材料表明( )
A.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人们能够准确认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B. 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科研成果能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经历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D.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7.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系统集成创新,再到完全自主创新,已经练就成世界铁路科技的集大成者。从东部走向西部,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国内走向海外,中国高铁的大发展开启了人类交通史的新纪元。材料说明( )
①发展是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转变的过程
②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③新事物的产生是由主次矛盾相互斗争确定的
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中国高铁的大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马克思基于对俄国当时现状的分析,提出俄国等东方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被称为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新民主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以成功的实践验证了该设想的现实可能性。这一设想( )
①表明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规律
③坚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统一
④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时受制于领袖人物的思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如图漫画《嘲笑》与下列选项所体现哲理最相近的是( )
A.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B.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笑看人生风雨路,淡泊平和心自安
10.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表明,忧患意识越强烈,底线思维越牢固,就越能有效预判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困难挑战,不论是在承平时期还是在危难关头,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这里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 )
A. 是借助感觉和表象获得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认识
B. 是主体的精神觉醒,表现为对事物发展的科学预见
C. 有待于发展、深化为对困难的预判和对历史的把握
D. 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辩证统一关系
1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该原则评价正确的是( )
①善于抓住时机,延迟退休改革要小步调整
②树立全局观念,延迟退休改革要统筹兼顾
③系统具有有序性,延迟退休改革要分类推进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延迟退休改革要弹性实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体现了( )
A.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C. 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D.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13. 《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下列与其哲理一致的是( )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14.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2年,中国航天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
速度。2023年,中国航天活动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载人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全
面推进探月和行星探测工程,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中国航天开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新征程,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表明( )
A. 坚忍不拔,是国家和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B. 脚踏实地,科技创新能够将航天蓝图变成现实的存在
C. 踔厉奋发,是推动中国航天迈得更稳更远的根本保证
D. 追逐梦想,航天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认识浩瀚星空
15.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学农从农意愿不断增强,在农、林、牧、渔行业就业比例都较以往增长,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均成上升趋势。同时,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的大学生“新农人”比例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走向农村、投身农业,助力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这说明了( )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大学生将是农村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江苏3月1日起实施延迟退休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所作的贡献就越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某中学高一年级正在进行“法治政府”探究性学习活动,一学习小组查阅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其改革的新特点整理如下:
•针对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次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本轮调整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仍为26个,本轮机构改革不是大拆大合,而是努力解决政出多门、部门间职责交叉重复问题。
•本轮改革是全方位统筹推进,不仅聚焦于机构职责的调整变化,还从各个层面来推进,涉及党的领导、职能配置、体制机制编制、中央与地方、数字赋能等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解码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
17.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2000年制定立法法以来的第二次修改。立法法修改成形于党的二十大以后,在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
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此次修改适应了新时代、新任务,蕴含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合宪性审查”“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等丰富的法治元素,积极回应人民众的新要求、新期盼。立法法属于我国宪法性法律,被称为是“管法的法”,它通过规定立法体制、权限和程序,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达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目的。修改完善的立法法,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法治正能量。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修改完善的立法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哪些法治
正能量。
(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修改完善立法法的原因。
18. 信心,来自科学、客观、准确的判断。信心,也是开好中国经济大船的底气。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是既有“危”,也有“机”,一方面是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另一方面是优势和希望: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向好。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会议上强调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总基调是全力拼经济,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31次提到“稳”字,传递了稳稳的信心,坚定了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为何要坚定“稳”的信心。
19. 一段时间以来,电影《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和电视剧《三体》等一批改编类科幻作品纷纷亮相,科幻场景既充满未来感,又兼具真实可信的细节,反映出我国科幻文艺良好的发展态势。
科幻基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科技,想象人类未来,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接近观众认知,是科幻影视的一大难点。科幻影视要将观众熟悉的、认可的、可辨识的科学元素融入创作,向观众提供一条可以进入作品的路径。“科影融合”正是铺就这条道路的必备条件。
目前,中国科幻影视改编已在科影融合上有了不少探索。一是内容赋能,各领域科学家受邀担任科学顾问,参与到创作中来,审慎提出专业意见,使作品的科学设定更扎实、故事更真实。二是技术赋能,推动转化科研领域最新成果,帮助影视行业应用新技术进行创作,助力我国影视工业体系建设。说到底,科幻创作、科幻改编都需要科学作为基础。随着我国科技快速发展,公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期待我们的科幻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实现新的突破。
有人说,科幻作品只要对客观现实进行能动的改造,就能讲好中国故事。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20. 春天正是读书天,最是书香能致远。2023年3月28日,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启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向广大青少年和全社会发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
号召,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
一个人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周国平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大,视野越宽,也就越能理解这个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好。
高尔基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烂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作家赫尔岑说:“书籍是最有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无论你的人生正面临着什么,你都能在书中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班级举行读书演讲活动,请你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运用认识论和人生价值观的知识;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