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
据《大金集礼》卷32《休假》条记载,寒食节为金朝法定节日,各级官员都有一至三天的休假。到了清代,寒食节为民间节日,各家仍保持禁火三天习俗。市民和八旗官兵于节前准备好熟食,以便在节日食用,免至犯忌,故又称“熟食节”。清中期以后,寒食节与清
明节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扫墓祭祖,还流行踏青、抖空竹、放风筝等活动。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记裁:“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己。”清末民初,每到寒食节均上演京剧《焚绵山》,是京剧名家谭鑫培的拿手好戏。京剧在北京影响很大,所以老北京人均知道寒食节是纪念晋国名臣介子推的节日。
北京人在清末民初时仍保持旧俗要吃“寒食”二三天。其原因一是因为天气变暖,人们要对供暖一冬的炉灶进行维修。无灶做饭,只能吃“寒食”度日。二是因为“寒食”是家庭祭奠祖先的供品,祭奠之后,大家分而食之。因此对制作十分讲究,以点心类小吃为主。三是这类小吃是人们到茔地祭奠食品,祭奠后一部分留给守墓人,一部分当做自己“借祖游春”的旅游食品,要便于携带。别看这些“寒食”只是小吃,但有的比北京正餐的饭菜的名气还要大,因此形成了系列产品。近年来,围绕着“寒食”制做技艺,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北京寒食十三绝”,各有依据,没有统一说法。北京人喜欢十三,姑娘历害了叫“十三妹”,小子历害了叫“十三太保”,城内有“十三经”,建塔要十三层……认为是个吉祥数。很多饮食店往往把本店寒食节小吃排列起来叫“十三绝”,因为十三是“十全十美”和“福、禄、寿”三星之合,称“十三绝”是为了取个吉利,讨个彩头。
北京寒食节饮食习俗管窥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赵 书
北京小吃最盛时有200多种。有的因时代变迁己难觅踪影,有的与糕点和小食品已经归属不清。目前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有七八十种,有的在小吃店出售,有的是大饭店正餐中的冷点,有的是家庭节日食品。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饮食是古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有十六个区县,各区县均有自己的文化特,在小吃方面各城区也是有区别的,就寒食节的“寒食”来说,也各有不同。
“官俗民用”的京西小吃
这里说的“京西”,主要是指海淀、石景山。这里有清代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有驻守在这里的圆明园八旗、香山健锐营八旗、蓝靛厂外火器营八旗,因营房中许多人在宫内当差,各家茔地又在周边,所以寒食节所用供品受宫廷饮食影响很大。京西“十三绝”总的来说是“五蒸、三烤、五炸”。京西“寒食”特点是家庭可自制的“五蒸”:芸豆卷、豌豆黄、豆面糕、艾窝窝,小窝头。芸豆卷原是民间小吃,清代进入宫延成为“御膳”,由于其横断面形状如同如意头,又象灵芝草,非常吉祥,是下午茶中的首选茶点。豌豆黄是宫廷御膳中之冷点。豆面糕是江米面夹红豆沙馅,撒上炒熟的干豆面卷成筒状切段销售,由于其外形似刚在沙地上打完滚的毛驴,因此又叫“驴打滚”。吃豆面
63
63糕要“三不要”,一是不要深呼吸,二是不要大口吃,三是
不要边吃边说话,防止干豆面呛人口鼻。艾窝窝来自元代宫
廷,明万历年间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中说到“以糯米饭
夹芝麻糖为凉糕,丸之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艾窝窝个头不大,但吃艾窝窝要分三口吃完才合讲究。小窝
头因玲珑可爱,以玉米面为原料,却因内有白糖、黄豆面、
糖桂花而有粟子香味而受欢迎。炸货5种:烫面炸糕、姜汁
北京的小吃排叉、蜜麻花、馓子、饹馇盒。烘烤食品3种:芝麻酱烧饼、
螺丝转、硬面饽饽。
城南清真小吃
城南主要指明清北京城的外城。由于清朝初期采用满
族、汉族分城居住的政策,造成内城和外城居民构成的民族
成份不同。外城有许多回族同胞聚居,尤以牛街地区最为有
名,他们经营的清真食品,由于美味可口,成了汉族寒食节
的节令食品,受到各族人民欢迎。清代城南会馆多,外地来
京官员和士子多,对便于携带的郊游食品需求多。因此“十
三绝”的构成是“蒸三、炸五、烤五”。与京西相比,蒸货
较少,炸货较多。其中有炸糕、蜜麻花、姜汁排叉、卷果、
馓子麻花。烙烤类有:烧饼、螺丝转、豆馅烧饼和墩饽饽。
除炸货外,烘烤类也是城南小吃的一个特点,尤其是烧饼,
既可以在吃涮羊肉时当主食,又是寒食节的小吃。烧饼中以
芝麻酱烧饼最有代表性,其烧饼的原料是“大三样”:面粉、
芝麻仁和芝麻酱。此外还有盐、花椒、小茴香之类的小料。
老北京有“鲜鱼烧酒剩烧饼”一说,剩烧饼能与“鲜鱼”和
“烧酒”并提,可见其在饮食中之显赫地位。有的同志认为
马蹄烧饼、肉末烧饼可单独列出,笔者认为均归入烧饼类即
可,城南烘烤技术发达,烧饼种类较多。
运河小吃
京东以通州为代表的运河小吃,虽目前尚未见到有关
“寒食十三绝”的说法,但京东小吃自有特是不争的事实。
京东运河有些小吃既可当“碰头食”,又可当便餐;既能是
小吃,又可当点心。如通州糖火烧就是既是小吃又是糕点的
“两门抱”的品种。通州小吃业发达,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举
办多次“小吃节”。通州的螺丝转外形似田螺,就餐时要顺
着纹路撕开一段一段地吃才能品出其焦嫩双香。硬面饽饽
外观敦实干净,适合当干粮,既可充饥,又不沾手。通州小
吃中的炸糕、炸三角、姜丝排叉、蜜麻花、馓子麻花、开口
笑、麻团、炸饹馇、甜卷果均可列入“寒食类”。通州炸糕
以烫面焦酥为特,炸三角荤素两类,均显外焦里嫩。
庙会小吃
以隆福寺、护国寺内城东西两大庙会上各种小吃为代
表的“寒食”系列,其中姜丝排叉和蜜麻花均在1997年前
后被评为“中华名小吃”,是北京小吃中有代表性的品种。馓
子是“油炸条状面食”的代表品种,山药大枣为原料的甜卷
果既有滋味,又有营养。近来网上有“北京寒食十三绝”的
资料,内容值得商榷。如,有的资科中把焦圈列入十三绝,
有的把薄脆也列入其内,有些主次不分,甚至有的把面茶也
列入。面茶和豆汁和均是热食,而且是流食,不应列入“寒
食十三绝”。寒食应属小吃中的“冷餐”范畴。
今年寒食节又到了,笔者认为“寒食”应该是小吃、能
携带、可凉食。以这三条来衡量,最能代表北京的“京华寒
食十三绝”是“三蒸、四烤、六炸”:“芸豆卷、豆面糕、艾
窝窝;烧饼、火烧、螺丝转、硬面饽饽;炸糕、炸三角、蜜
麻花、姜汁排叉、馓子麻花、卷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