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诵读古诗的方法。
2)含蓄讽刺的艺术魅力。
3)怀古咏史诗高考常考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咏史怀古诗歌的鉴赏方法;
2)理解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诗人讽谏统治者的智慧。
2)感悟诗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含蓄反讽、以小见大、借古讽今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诗词的百花园中,宋词元曲争相斗艳,诗人们不仅吟唱高山流水的自然美景,也借诗词来吟咏历史古迹和历史人事来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借以达到借古讽今评论时事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从诗词的百花园中摘取一朵杜牧的《过华清宫》请同学们一起来品味欣赏。
教学活动:
一、解读《过华清宫》“过”经过游览; (2)过华清宫:经过华清宫“华清宫”唐玄宗和杨贵妃享乐的行宫。回忆以前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关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二、背景介绍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过华清宫》。
三、作者介绍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
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中,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不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一格。   
四、诵读诗歌,感知诗意。
1)诵读指导:注意停顿特点——223顿,指导重音注意重读音和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范读。
4)教师范读
5)全班齐读。   
五、翻译内容(学生翻译)
教师点拨重要词语
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次第:按顺序。 一个又一个。
一骑:一人一马称一骑。
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骊山顶上,众多的宫殿门依次打开了。一名专使快马飞驰而来,身后扬起一片尘土,于是宫内的妃子笑了,没有人知道那是专使运来了荔枝
合作研讨,品读诗歌。思考问题:理解诗文内容
点拨鉴赏方法。
(一)背诵首联“安回望绣成堆”同学回答问题。
思考:1.为什么是从长安回望骊山?
2.如何理解“绣成堆”?双关手法分几类?
1学生:送荔枝者直奔京城长安却不见皇帝和贵妃,只能回头送往他们的行乐之地骊山。
教师点拨:“望”字这是诗人从什么视角写?
全景视角,教师点拨:“结构上望有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下面三句话都是所望之景,所望之感。2学生作答 “绣”指的是骊山上的东绣岭、西绣岭,同时又指山上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宛如一堆锦绣,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
教师点拨,“绣成堆”暗示骊山上宫殿规模怎样?
规模庞大,诗人从侧面说明了皇帝荒淫,奢侈。
含蓄的反讽。
教师点拨,双关手法分类,本句属于哪一类?各举一例?
学生明确双关分语意双关和语音双关,本句语意双关。
(二)颔联“山顶千门次第开”的分析讲解
思考:
1.在这句诗中点睛之笔是哪个词?千个禁门连开,快马驿传,通常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
明确:“千门”。首先“千”是数字虚用,不一定就是一千扇门,而是指很多扇门。描写了骊山上建筑繁多,再次表明了统治者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生活。也描写了送荔枝者的道路艰辛,表明当时封建统治下劳动人民的辛勤劳苦。
明确: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报深宫中的皇帝
教师点拨国家的所有防御系统都敞开,是否有刻不容缓的紧急军政要事?所有人的心都为之紧张。
(三)颈联“一骑红尘妃子笑”诗人象是一位导演为我们在首联全景视角看整个华清宫,接着用一个长镜头在颔联给我们从山底到山顶拍摄一道道敞开的宫门,景物,建筑。都出现了,就差主角出场了?
思考:诗中出现哪了两个人物形象?运用什么修辞? 明确:日夜不停飞奔的驿卒和无所事事等待美味的妃子。
点拨“这样个形象形成鲜明的什么效果?      “笑”
表达出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两个形象的苦乐不均。
也描写了送荔枝者的道路艰辛,表明当时封建统治者
杜牧的诗有哪些
不管人民劳苦,不顾人民死活,只管自己贪图享乐。
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
表达出对统治者为博美人一笑,不惜一切代价,荒淫误国的作为的含蓄的反讽和否定和批判。可以看出杜牧的为百姓代言的忠诚之情。
(四)尾联“无人知是荔枝来”
1.送荔枝这件小事来表现统治者荒淫误国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2.初中学过有个古人一个是用“以小见大”手法讽刺君王,收到了很好效果,另一个是直言进谏受到了屈辱的宫刑?
明确:专使快马加鞭而来,扬起一片尘土,速度如此之快,事情如此紧急,人们还以为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向皇帝汇报,结果专使不过是为妃子送来了荔枝而已,暗示了玄宗对贵妃宠溺之深。这样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反映了帝王贵妃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明确:诗人讽刺唐玄宗作为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没有选择安史之乱,马嵬兵变或者唐玄宗日日
不早朝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大事件,而选择了用驿马七天七夜为杨贵妃送荔枝这样的小事,反映的却是统治者荒淫误国穷奢极欲这样最敏感也是最严肃的历史问题。小故事讲诉大道理,警醒现在统治者引以为戒,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是“以小见大”艺术手法的经典之作。
点拨:初中学过有个古人一个是用“以小见大”手法讽刺君王,收到了很好效果,另一个是直言进谏受到了屈辱的宫刑?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  直言进谏汉武帝的司马迁
六、艺术手法
1、构思巧妙,此诗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
2、以小见大,寓意深刻。
3、反讽含蓄,朴实自然
七、怀古咏史诗应该掌握内容——同学回答
1)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2)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3)诗人写作的目的?(主旨)
教师点拨:咏史怀古诗鉴赏三步曲
1、弄清史实 ——写了什么?
2、体悟主旨 ——为什么写?写作目的?
3、分析技巧 ——含蓄反讽、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等
八、谈谈你知道历史上那些君主因贪恋美而亡国的?他们和美人有那些故事?
点拨,润物细无声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检查学生收集资料,并且再加上唐玄宗和杨贵妃,古代的统治者们不务主业,耽误政事,因贪恋美而误国,他们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家大多灭亡或衰败了,美人也香消玉损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统治者们的主业是江山社稷,我们作为学生的主业是什么呢?学习,我们也要引以为戒,不要因恋爱而耽误学习,不然结局也会象那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统治者一样,江山美人尽失去,我们若贪恋苦涩的
早恋苹果,结果可能也是爱情学业尽失去。语文是一个大语文,我们不仅学习一词一句一文章,更要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做人做事的人生智慧。让我们的人生更通达智慧。
八 古诗新唱,个性演绎
让学生自己给古诗谱曲哼唱,唱出属于自己的个性
《过华清宫》爱上古诗,好学者不如乐学者。
学生推荐展示,让古诗走进学生的内心,传承发扬新时代的古诗魅力。
九、小结归纳
杜牧的《过华清宫》全是只有四句,语言朴实易懂,娓娓道来。通过唐玄宗为杨贵妃送荔枝这件小事,用以小见大和含蓄反讽的智慧的艺术手法,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穷奢极欲这样最敏感也是最严肃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可见杜牧是一个清醒有正义感的有家国情怀的诗人。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过华清宫》也是唐人咏史诗中的佳作。
十、连接高考-怀古咏史诗常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