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及抢救保护
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迅速消失,抢救和保护它们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河南在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但形势依然严峻,前景不容乐观。
标签: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对策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在中国长期的农耕时代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产生过重大影响。河南民间文学蕴藏量极为丰富,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堪称中国民间文学的缩影。河南民间曲艺历史悠久,在河南民间文化生活中历来具有重要位置。其他,还有民间杂技、民间武术和与民间戏曲有关的民间音乐。中原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品种浩繁,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瑰宝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大量至今存活在民间的民俗文化。这些博大而厚重的民族民间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资源、道德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
一、河南民间文化遗产的现状
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对物质生活需求的迅速提高,使不少民间绝技后继无人。加之以商业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民间艺术已面临自行消亡、逐渐绝迹的趋势。河南拥有众多的民间艺术,但目前也面临很多民间艺术逐步消亡的严峻形势。
(一)民间文学面,临失传的局面
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口传文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心理、欣赏习惯的变化,已不再流传。老一辈的故事讲述者相继亡故,民间口头文学与之一同逐步消失。如我省桐柏县一位能讲述一千余则民间故事、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十大故事讲述家”之一的曹衍玉老太太也于2000年辞世,大量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也随她一并化为尘烟。
1984年以来,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曾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中原民间文学的抢救性普查工作,组织数千人对河南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进行搜集、整理,积累了约1亿字的文字资料。但内容最为丰富、最具地方特、数量最大的县级普查资料普遍没有出版,珍贵的资料
面临流失的危险。
(二)民间美术在逐步消亡
民间美术的消亡令人扼腕叹息。据调查,洛阳泥娃娃作为一种极有地方特的民间彩塑,20世纪50年代还风行豫西,但现在制作者已荡然无存。皮影戏原在河南流布甚广,被专家认为是民间艺术的精粹。目前只在灵宝和桐柏县仅存两个民间演出团体,在地方文化部门的扶持下勉强维持演出,其他地方则早已绝迹。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是中国民间艺术之瑰宝。它起源于唐,兴于宋。明清鼎盛时期,朱仙镇一带有年画作坊300多家,每年销售年画3000多万张,史有“家家都会沾染,户户皆善丹青”之说。1949年刚解放时,朱仙镇当地还有23家年画作坊,而现在只有一家仅有8人的年画社。该年画社也是惨淡经营,掌握刻版技艺的老艺人仅剩2人,掌握用天然植物熬制颜料绝技的,只剩下58岁的刘金禄师傅1人。朱仙镇本地逢年过节也不再张贴年画了,年画已由实用的年画变为收藏的年画。在朱仙镇进行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艺人们苦苦坚守的现状。
淮阳泥泥狗是中州泥塑艺术中之佼佼者,是淮阳太昊陵古庙会上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品,系太吴陵陵区近邻金庄、武庄、陈楼、丁楼、白楼等村村民的祖传技艺,世代传承,已有很久的历史。泥泥狗有很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尤为人类文化学家和考古学家所重视,被专家们誉为“真图腾、活化石”和“现代活文物”,对于研究人类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淮阳金庄等村制作泥泥狗的农户越来越少。据专家统计,淮阳泥泥狗1988年在人祖庙会上的出售摊位,只占1982年的38%;2003年的出售摊位,只占2000年的28%。原来庙会上热闹的泥泥狗销售场面,已经被外地的大棚歌舞等媚俗演出所代替。
另外,不少知名的民间美术品种已经彻底灭绝。如虞城泥砚、卢氏木猴、浚县木制玩具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已使不少民间技艺绝活后继无人。
(三)民间表演艺术消亡的情况令人担忧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表演艺术也在逐步消亡。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民间舞蹈“担经挑”为例,20世纪80年代,当地百姓会唱的“经歌”尚有150余首,2005年统计只剩下12首。
作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的宝丰马街书会也正在走向衰落。过去,每逢正月十三,河南、安
徽、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数千曲艺艺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宝丰马街,说书卖艺,争夺“状元”。书会自宋元祜年间成俗,代代相传,从无间断。据文字记载,1863年,参加马街书会的民间艺人达到3700人。近两年,参加的艺人不足千人。过去马街周边的农民都是热情义务接待艺人,以前书会不管占了谁家的麦田大家都没有异议,如今农民却要求政府赔偿青苗费用,甚至发生过驱赶艺人的情况。近年,由于省委、省政府对此情况予以高度关注,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马街书会情况有所好转。
与河北省吴桥齐名,在中国杂技艺术史上素有“南北两故里”之称的濮阳东北庄的民间杂技,目前有许多杂技项目濒于失传。如蹬大缸的乔玉莲老太太,现已75岁高龄,却依然登台表演,原因是无人传承。这类情况甚多,倘若老一代艺人逝世,则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导致民间文化遗产迅速消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加速,原有农耕文明架构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与消亡。
第二,受全球化的冲击。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的流行文化,正在猛烈地冲击世界各民族——
也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飓风中,首先受到影响和冲击的便是处于消解过程中的民间文化。
第三,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的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但因为是“下里巴人”的,于是难登大雅之堂,似乎过于世俗而不足为惜。这样的认识误区和文化盲点,导致人类在历史上从未认真清查过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没有用任何法规对之加以保护。因而,民间文化遗产在当代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面临着“摧枯拉朽”般的灾难。
第四,由于种种历史偏见,民间文化没有被放在与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它们大多只是凭着口传身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
二、河南省在抢救民间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在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南省在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我国社科类重点项目之一、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万里长城”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十大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工作已进行多年。在积累丰富珍贵的资料并进行编纂整理工作的基础上,目前,由河南省民协承担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120万字)、《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120万字)、《中国谚语集成·河南卷》(120万字)已经出版。
1996年以后,河南省将工作视野延展到民间艺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全省性的乃至全国性的、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民间艺术展览或理论研讨活动,如举办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展、河南省民间艺术节、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国际中国神话学学术研讨会等,同时积极扩大对民间文化的宣传,对民间艺术传人实施有效保护。
2003年以来,河南省发动并实施了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在。开封举办的“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全国大联展”,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称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史性的开端与发动”。
2004年,河南省在信阳市举办了“2004河南端午节庆典活动”,发表了《河南省文化界知名人士关于弘扬传统节庆文化的倡议书》。同年在郑州荥阳市举办了“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2005年举办了“河南省第二届濒危戏曲汇演”。此外,对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历史渊源
及现状的进行了全面普查,出版了大型工艺美术图书《河南工艺美术图志》,组织了六届“河南工艺美术博览会”,对河南民间工艺的宣传推介、队伍整合及发展趋势的引导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5年6月至今,省文联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以“五项专项”为主体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2005年8月以来,开展了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2005年12月启动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省卷)编纂工作,目前,全省108个县基本完成编纂任务,其中1/2的卷本已报市级初审,1/2的卷本已报省复审。同时,“河南十大民俗经典的申报命名”、“河南老字号的普查申报命名”、“河南民居民间建筑的普查编纂出版”等项目也在有序的进行之中。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中国剪纸全集·豫西卷》、《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浚县和淮阳两个分卷)的普查和编纂工作。
2004年6月以来,我省积极推动和促成中国民协组织专家组多次来我省考察,并命名了一批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开封县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桐柏县为“中国盘古文化之乡”、汝南县为“中国梁祝之乡”、上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泌阳县为“中国盘古圣地”等。对许昌市“三国文化之乡”、禹州市“中国陶瓷文化之乡”、鄢陵县“中国腊梅文化之乡”、济源邵源镇“中国女娲神话之乡”等的命名工作正在进一步的考察中。
三、存在问题
(一)民间文化保护意识不强
虽然近年国家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宣传,但是对全民而言,其保护理念还远远没有普及。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绵延赓续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代的政治价值、道德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文化产业价值的认识,在社会上尚没有得到真正的确立。
(二)立法工作滞后
由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尚未出台,大部分地区也没有相应的地方法规,许多有很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能依法得到保护。民间文化工作者无法像保护地下文物一样去保护地上活着的文化遗产。
(三)建设与保护的矛盾突出
我们已经用20年的时间对全国的城市进行了一次再造,城市的一些经典民居、民间建筑被夷
为平地,如北京四合院。城市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记忆和印痕,失去了自己的特和韵味。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果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将有可能重复城市建设的失误。
(四)缺乏必要的保护经费
世界十大文化遗产对抢救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虽有一定投入,但这些投入对于浩如烟海的保护对象而言,相对于其消亡的速度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在基层,必需的经费得不到保证,致使大量的普查、记录、整理、宣传及其重点抢救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五)缺乏必要的保护队伍
抢救保护工作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专家数量有限,专职人员不足,且均没有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导致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六)缺乏进行保护工作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