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191):大梦初醒——释“梦”(夢)
朱英贵
一、“梦”(夢)字小引
“大梦初醒”这个成语源自《庄子·齐物论》,其中有一段专门讲析“大梦初醒”这个富有哲理的话,其原文是这样的: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如果把这段话翻译为现代白话,其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从前丽戎国有个艾家庄,庄主的女儿生得漂亮。国破庄亡,她被押往晋国,当了女俘,天天痛
哭,泪湿裙裳。后来被老国王看上了,娶做小妻,是为丽姬。丽姬陪伴老王,睡三面雕栏之软床,吃六畜九牧之嫩肉,回想当初的蠢哭,她好后悔哟。我怎能断言,那些死者不后悔当初的祈求活命呢?人生无常。有一夜,梦饮酒,好快活,哪知早晨醒来大祸临门,一场痛哭。又有一夜,梦伤心事,痛哭一场,哪知早晨醒来出门打猎,快活极了。做梦时不晓得是在做梦。梦中又做了一个梦,还研究那个梦中梦是凶呢还是吉。后来梦中梦醒了,才晓得那是梦啊。后来的后来,彻底清醒了,才晓得从前种种经历原来是一场大梦啊。蠢人醒了,自以为真醒了,得意洋洋,说长道短,谈什么君王尊贵啦牧夫卑贱啦那一套,真是不可救药的顽固哟。你老师孔丘,还有你本人,都是在做梦,自己不晓得。我说你们在做梦,其实我也是梦中说梦话啊。所谓吊诡,亦即悖论,这就是了。这个悖论,我也没法解释明白。到遥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位大智大慧,他能说个一清二楚。
上面《庄子·齐物论》原文中有一句话:“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这就是“大梦初醒”这个成语的来历,意谓彻底清醒了,才晓得从前种种经历原来是一场大梦啊。后人用以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才开始醒悟过来。那么,“梦”(夢)这个字的构字理据又是如何表现人生的梦境呢?本文就来谈谈这个“梦”(夢)字。
二、“梦”(夢)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梦”字是个简化字,它的正体字写法应该是“夢”,简体写法的“梦”将“夢”字的上部简化为“林”破坏了它的构字理据,无论是意义还是读音,“夢”跟“林”都是不搭边际的。当然,从“林”从“夕”的“梦”字也不是凭空捏造的,据说它是取自“夢”字的草书形体。那么,“夢”字的草书形体就该将上部写作“林”字吗?下面是一些名家写的草书的“夢”字(见下图):
“夢”字的草书形体
从上图可见,在20个草书的“夢”字形体中,只有徐渭的写法(第一行第四个字)其上部貌似“林”,其余19个字形都没有“林”字踪影,莫非根据就在徐文长的草体?其实那也不是“林”字,“林”字的草书写法还是很规矩的。
总之,简化汉字的“梦”字,构形不可理喻,若想了解“夢”字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就必须依照“夢”字的初文形体来解读。下面是“夢”字的甲骨文字形(见下图):
“夢”字的甲骨文形体
泽的含义是什么意思从“夢”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它是由两个构件组成的会意字:其中一个构件是近似于“爿”形的象形符号(实际上是竖直书写的“床”),另一个构件是各种不同形态的人形(表示睡在床上的人)。这些不同的人形的共同特点大多是突出人的眼睛、眉毛、头发以及上肢的动态,借以表示睡在床上的人因惊醒而张大双眼、或者睡梦中眉毛(眼皮)以及上肢的动作。因此,“夢”字的构字理据当为人在睡眠中因思维意识模糊不清而有所动作或有所惊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梦境,因此它的造字本义就是做梦。
《説文解字》卷七夕部:“夢,不明也。从夕,瞢省聲。”
许慎的解释大致意思为:“夢”,就是思维意识模糊不清的意思。它是一个省声的形声字,下部的“夕”是“夢”字的表意形旁,上部的构件是由有所省略的“瞢”字充当的声旁。
由于许慎没有见过“夢”字的甲骨文字形,而是依据小篆形体来解义,故将其讲成形声字,这有违它的构字理据。因为“夢”是一个会意字(详见上文对甲骨文字形的解析),而不是什么省声的形声字。下图表示“夢”字的形体演变脉络(见下图):
“夢”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金文的“夢”字已经省去了表示床的近似于“爿”形的象形符号,而代之以下部的“夕”(夜晚),也许用表示夜晚的符号比用表示床的符号更能切近“夢”字的造字本义吧。金文字形的上部是侧面人形与“目”的变体,人则变形为仅作左右二画下垂的样子,其余部分为“目”和眉毛的象形。战国文字的形体直接承继金文字形,其构字理据跟金文是一致的。小篆的“夢”字有两种字形,前一个比较繁复,还保留有房屋(宀)和床(爿)的形象构件;后一个比较简洁,是对金文字形和战国大篆的继承。“夢”字的隶书与楷书形体都是在后一个小篆字形的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而形成的,其构字理据保持不变。唯有简化字的“梦”字彻底破坏了初文的构字理据,既非会意又非形声,使得睡觉与做梦的联想线索无处寻觅,不可理喻。
三、“梦”(夢)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综上所述,“梦”(夢)字的构字理据当为:人在睡眠中因思维意识模糊不清而有所动作或有所惊醒,如果用现代科学来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亦即梦境。而梦境是“梦”的直接引申义,它的造字本义就是用为动词的做梦的意思。例如:“晋侯梦与楚子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再如:“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唐·白居易《琵琶行》)又如:“生一夕独寝,梦八大王轩然入曰:‘所赠之物,当见还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
“梦”(夢)字由此做梦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几方面的引申义:
其一,表示名词义:梦境。例如:“梦,卧而以为然也。”(《墨子·经上》)再如:“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二)又如:“(小红)唬醒过来,方知是梦。”(《红楼梦》第二五回)又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