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了
发表时间:2019-06-24T11:46:01.703Z  来源:《成功》2019年第3期作者:闫小青[导读] 张同学是预备年级的一名学生,性格乖巧,沉默寡言,成绩较差,并且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发呆甚至是困倦的现象,经过谈心发现该生在两岁的时候母亲抛下他离家出走,爸爸也在即将升入预备年级的暑假“外出打工”,张同学一直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上海  200241 【案例描述】
张同学是预备年级的一名学生,性格乖巧,沉默寡言,成绩较差,并且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发呆甚至是困倦的现象,经过谈心发现该生在两岁的时候母亲抛下他离家出走,爸爸也在即将升入预备年级的暑假“外出打工”,张同学一直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事情突然出现转折是在预备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张同学无心学习,成绩是雪上加霜,三门功课加起来不足120分,并且每科作业基本不做,上课打瞌睡成了家常便饭。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伪造学校的收费单,骗取奶奶近2000元钱来购买高档的食品甚至发钱给班级其他的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来在期中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爷爷送来一个病历卡让他签字,“外出打工”的爸爸真相大白——爸爸在监狱服刑!
问题诊断】
张同学的问题是典型的问题家庭的孩子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张同学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缺乏和父母之间心灵的沟通。虽然爷爷奶奶给予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强,对于自己弱势的家庭背景出现自卑心理。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张同学往往表现出来焦虑和担心的精神状态,使得他晚上频频失眠,无心专注于学习,使得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伪造学校的缴费单,并且购买高档的食品,甚至发给同学钱物,是自尊心在作祟,他希望通过用钱来引起同学对他的关注,从而满足一时的虚荣心给自己带来的短暂的刺激。
爸爸去哪儿最后一期【方法支招】
一、消除心理障碍,给心理一个“呼吸”的窗口
单亲家庭或者问题家庭的孩子往往出现情感上的缺失和自卑心理。自卑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性格倾向,有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形成“自卑情结”,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失望等等,感觉无助,在学习方面形成学习焦虑,并且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从而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张同学的自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于自己的家庭背景,这样的家庭和爸爸的真是身份压得他喘不过起来。基于这样的事实,最为关键的是要消除他的心理障碍,
帮助他克服自卑和焦虑的情绪。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总是尽可能多的给他提供服务于班级或者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会真诚的点评和表扬他。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也经常让他回答问题,一方面克服了他上课困倦的现象,另一方面当他能为自己的小组挣得小红旗的时候,那种幸福和兴奋是溢于言表的,那种归属感和被需要的感觉是无价的。除此之外,我经常给他谈心,拉家常,谈古论今,让他的消极情绪得以及时的释放,给他的心理定期的做个SPA。
二、搭建师生之间的桥梁,进行爱的补偿
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爱的补偿: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保障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隐私,创建友爱互助式的教育氛围,可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气氛,可以帮助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情感上给予及时的疏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时不时的扮演一下父母的角,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及时的拥抱或者一个柔弱的肩膀都可以让他产生心灵的震动,触动他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所产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这种换位的爱的补偿也是他所梦寐以求的。
三、家校互动,使教育合力最大化
家庭教育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甚至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问题家庭更应该注重家庭教育,
至少要做好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良性延续。家长除了要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照,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作为教师更应该及时的关注问题家庭的教育问题,定期的家访和沟通,及时的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动态,有效地采取教育措施,是巩固和保证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特殊家庭的教育问题严重偏差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必须要关注的教育问题,只有建立起三位一体的系统的教育和服务体系,问题家庭的学生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并非一只“孤雁”,继而获取更多的温暖和力量来改变自己,超越自我,成为于家于社会都有用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