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游览区
豫园游览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黄浦区原老城厢境内,是大上海久负盛名的游览区。主要景点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和上海老街。它的周边景点主要有沉香阁、文庙、白云观等等。豫园游览区历史要上溯到元代建霍光行祠,明朝永乐年间上海县将城隍秦裕伯“请进”行祠,上海才有城隍庙。明朝万历十五年潘允端花了28年建成豫园。但战争以后,城隍庙地区几次成为废墟。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修复豫园,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又两度重点修缮,把城隍庙归还道教,修建了仿明清建筑的豫园旅游商城,还在方浜中路再现清末民初的上海街市旧观,即上海老街。就这样豫园游览区正式形成。1995年4月获得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的美誉。豫园游览区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最大的特是一个“古”字。其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园林文化:当年豫园占地七十余亩。近400年的沧桑风雨,园林变为废墟。建国后,人民政府悉心经营,豫园恢复四成景观,约30亩。游览区的母体是前“大”豫园,园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宗教文化:豫园游览区及其近旁寺庙观堂十分集中,形成儒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诸教会聚一处的“奇观”。建筑文化:老城厢豫园游览区是一处明、清、民国时期的住宅建筑的博物馆。豫园、沉香阁、城隍庙、豫园旅游商场、上海老街、文庙无不是旧有或仿
古建筑。商业文化:豫园游览区有“购物天堂”的美誉,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大、中、小、高、中、低,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堪称“小商品王国”。美食文化:豫园游览区既有代表上海本帮风味的老饭店,又有会聚各地风味的和丰楼,更有驰名中外的名特小吃,是著名的“小吃王国”。民俗文化:石库门住宅、百年老店、岁时年节都洋溢着浓郁的沪上民俗风情。
豫园
豫园位于原上海老城厢东北隅,是座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豫园是明代时任四川右布政使的上海人潘允端建造的。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潘允端于嘉靖三十八年在上海老城厢建园,前后经营28年,始成豫园,取名“豫园”有“愉悦老亲”的意思。豫园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和叠山,当时占地七十余亩,规模宏伟,景佳丽,时人称誉为“东南名园冠”。但以后遭到了几次大的破坏。1956年,人民政府大规模修缮豫园,历时5年。1986年、2000年豫园两次重点整修,形成了今天的旅游景点。豫园按主体建筑分为大假山、、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个景区。(“豫园”两字是明代王Zhi登题)
大假山景区
● 三穗堂
三穗堂原为“乐寿堂”,取“智者乐,仁者寿”意。高6米,五开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屋顶有“张飞义释严颜”泥塑,三穗堂是豫园最高敞的厅堂。清代,这里是官府举行庆典和“宣讲圣谕”之处,也是地方绅士聚会之所。中堂挂有潘允端撰文、潘伯鹰书写的《豫园记》,其上高悬“三穗堂”、“灵台经始”、“城市山林”三块匾额。“三穗堂”匾之“三穗”,典出《后汉书•蔡茂传》。蔡茂未发迹时,一天梦见自己坐在大殿的梁上,看到一禾有三穗,伸手去拿,拿到了中间的穗,梦就醒了。人给他解梦说:大殿是朝廷的象征,“梁”是栋梁之材意,“禾”即寓意俸禄,取得“中穗”隐指“中台”之位。不久,蔡茂果然就任中台官职。这一典故表达了园林主人想要升官发财的祈盼。三穗堂又称“较?厅”, “一禾三穗”又有祈求丰收的寓意。“灵台经始”匾的“灵台”为周文王所筑高台,用来祭上天,观天象,祈求上天垂福降祥,使国泰民安。“城市山林”匾:“天人合一”、“融于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营造古典园林的理念。所以城市山林四字是园主造园意趣所在。三穗堂三块匾:“三穗堂”为堂名;“灵台经始”表述建园一为了效法古圣,二为弘扬孝道;“城市山林”既点出造园理念,也表达造园手法。
● 仰山堂
仰山堂是两层楼厅,下层是仰山堂,上层为卷雨楼,仰山堂以“仰山”名,有两层语意:一是因为堂上所挂清人所书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句,点出此处为隔池观赏大假山的佳处。所以“仰山”是“仰望”的意思;另一层则是此堂昔日曾供奉孔子神位,用来表达对孔子和孔子学说的推崇。此处“仰山”是“仰慕”的意思。卷雨楼“卷雨”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卷雨楼楼顶飞檐翘角,合计总共28个。
● 大假山
大假山为豫园镇园之宝。大假山高14米,由2000吨浙江武康黄石叠成,是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唯一的传世作品。大假山的三绝是:石壁、飞梁、平桥。大假山重峦叠嶂,巍峨峭空,大假山有“寿比南山”的寓意,其前面的荷花池表示“福如东海”。大假山顶有望江亭,山脚下有挹秀亭,山后有萃秀堂是豫园景最幽雅的地方。这两座亭子构成了对景。
● 游廊
游廊口西侧墙上有“武举夺魁”砖雕和“梅妻鹤子”泥塑。古时科举考试,如在乡试、会试、殿试
中均考取第一名,即中了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砖雕为武子在武举考试中英姿勃发,志在必得。“梅妻鹤子”典故出自宋代林和靖。林和靖,北宋诗人,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身不当官;赏梅养鹤,终身不娶,留下梅妻鹤子的千古佳话。砖雕意在激励人们博取功名,积极“入世”;而泥塑似又推崇淡泊名利,消极“出世”。也即是说社会清明,出来做官;社会昏暗,退隐山林,做林和靖。 游廊口有一对铁狮,左雄右雌,铸于元代,原置放在河南安阳县衙前。日寇侵华,被掠至日本,日投降后归还中国,修园时移置于此。匾下有一太湖石,高约2米,名“美人腰”。
景区
● 鱼乐榭
当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你看鱼儿多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它快乐呀?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它快乐? 取名“鱼乐”蕴含园主人对庄子的仰慕。榭前小溪,长仅30余米,一饰有漏窗和半圆洞门的粉墙,不落水面,横临溪上,小溪从拱形洞下淌去,让人产生“小溪不知流向何处”的遐想,此即“芥子纳须弥”的意境。鱼乐榭左侧是一条曲折别致的复廊,中间用墙分割,墙上饰以洞窗,此为构园框景手法。
● 复廊
东有小轩,“观山观水两相宜”,为“两宜轩”。复廊北有状如舟船的建筑,名“亦舫”。
●
楼为二层,精雕细刻。明代此处称花神阁。清末取名“神尺堂”。建国后神尺堂改称。回廊围栏雕饰“暗八仙”,“暗八仙”即八仙手中所持的8种法器。楼下四角泥塑漏窗有梅兰竹菊图案。前庭院还有古树两株,一是400年雄银杏,一是一百余年广玉兰。庭院小溪对岸粉墙下,花石点缀其间,有兰草、迎春、黄杨、杜鹃、翠竹等等宛若一个大盆景,寓意“万花深处”。
点春堂景区
点春堂,七开间,宽敞开阔,为豫园之最。堂名取自苏轼词句“翠点春妍”。小刀会起义时,起义军城北指挥部设帐在这里。中堂挂着晚清画家任伯年的《观剑图》。旁边是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胆量”,指小刀会义士们的胆气和肚量。“空廓”,无限广大的意思。“心源”,人心的本源、本质。“粹精”,形容人的品质完美无缺。对联讴歌了小刀会
的义举。点春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兵器、钱币、文告等文物。点春堂有双层楼阁。下层叫延爽阁,上层叫快楼。快楼是因为在这里登楼眺望豫园全景,心胸为之一快。所以叫快楼。和煦,即阳光温暖的意思,这指春天的阳光。和煦堂和点春堂,点出这一景区“春”的主题。和煦堂一堂家具不同凡响,全是南方的榕树根制作。
会景楼景区
● 会景楼
相对于大假山、、点春堂景区建筑密集、景致集中,会景楼景区无疑是疏朗开阔了。景区的主建筑是会景楼,下层叫敦厚堂,上层叫会景楼。会景楼在豫园中央,登楼一望,全员景会于眼底,所以叫会景楼。
● 九狮轩
九狮轩进深较小,卷棚顶,半临池上,前面设有台。九狮轩与流觞亭构成对景。流觞典故:东晋王羲之等41位诗人墨客坐在绍兴兰亭曲水之岸,江盛酒之觞浮在溪水上,酒觞漂到谁的面前,,谁就取觞吟诗,诗不成,罚酒。王羲之就写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 积玉水廊
廊和路一样,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可塑性和灵活性的建筑,有交通、连接、观赏作用。水廊北起会景楼懂,内至内园,前半段筑于岸上,后半段架于水上,长达百米,是目前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水廊。积水玉廊西有一“积玉峰”石而得名。
玉玲珑景区
进入“引玉”洞门便是玉玲珑景区。“引玉”有引导游人走向玉玲珑意思。玉玲珑与苏州端云峰、杭州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明石。石灰白,高约4米许,通体有72个洞。瘦、皱、漏、透4个特点,以漏见长。玉玲珑是北宋“花石冈”的遗物。玉玲珑两旁有石,反衬玉石之美;玉石前有一泓清水,石因此而活。玉玲珑后有墙,墙南面有“寰中大快”四个大篆字。“寰中”泛指“宇内”,意为见玉石为“天下大快”之事。墙对玉玲珑来说,起着衬托作用。墙在这里称照壁。这就有三衬托玉玲珑之说:以石衬石、以水衬石、以壁衬石。
● 玉华堂
正对玉玲珑为玉华堂。堂上匾“玉华堂”三字,是明代文徵明手迹集字。堂内陈列明代紫檀木
画案等珍贵家具,摆设也是像明朝时陈式。玉华堂前有两颗白玉兰。
玉玲珑景区从“引玉”洞门入,有玉华堂、白玉兰、观玉台、玉玲珑、积玉峰、积玉廊(“玉”字景区) 2003年,在玉玲珑与积玉水廊东侧复建了涵碧楼和听涛阁。“涵碧”一词取自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之句。楼为2层,高约10米。用料考究,是涵碧楼的第一个特。涵碧楼材质全为楠木,且是最后的黑心楠,为木材中之上品。厅堂中4盏清代大宫灯也是楠木制造的。另外,一套30件精致华贵的清末民初楠木厅堂家具。雕刻精致,是涵碧楼的第二个特点。有“雕花楼”美称。
内园景区
● 内园
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是上海城隍庙的后园,修复后与豫园相连,成为园中之园。静观厅是内圆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有“岳飞大战金兀术”泥塑。厅内中堂挂着两块匾额,一曰“静观”,二曰“灵昭渟峙”。“静观”有两层含义:其一,“观”是道教建筑的专名,“静观”是原先城隍庙道士起居修炼之地;其二,“静观”又是指道教修炼和认识万物的基本方法。“灵昭渟峙”,
灵,神灵,指城隍神;昭,这里喻指阳间法纲。“渟”,清澄的流水;峙,耸立的高山。大意是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劝人从善。
● 肖形假山
静观厅对面是座肖形假山,正面一块大石如“寿”字,其他有的像九狮盘球,有的像孔雀展翅,有的像犀牛望月,还有像象、虎、猴、鹿、羊、龟等形象。假山上植有黄杨、罗汉松、白皮松、兰草等花木。
● 船厅
船厅,因其不会游动称“不系舟”。
● 九龙池
九龙池,池壁有4条石隙像小龙,倒映水中成8条龙,而池身也像一条龙,所以叫九龙池。
上海周边游● 内园古戏台
原在闸北区塘沽路北钱业会馆内,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双戏台。1974年因市政建设搬迁,一个搬到嘉定汇龙潭公园,另一个移到豫园内园。戏台7米见方,全高约15米余,正面有狮子、凤凰、戏台人物木雕图案,全部贴金,用去金箔近4万张,计黄金8两。古戏台顶藻井22层圆圈与20道弧线相交,四周雕刻28只展翅飞翔的金鸟。藻井呈穹窿状,有助聚音共鸣。戏台两侧石柱上有俞振飞所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戏台正对面还云楼设贵宾佳座,两边有双层看廊,共有300个席位。陈从周赞到“曲苑”,人们誉之为“江南园林第一台”。
城隍庙
城隍“剪恶除凶,护国保邦”。旧时,人们十分信仰敬畏城隍。对城隍的信仰,始于南北朝,流行于唐宋。到了明代,达至巅峰。元代在今黄浦区方浜中路建有一座金山神庙——霍光行祠。明初,秦裕伯为上海城隍神。明朝永乐年间上海知县张守约就将秦裕伯请到霍光行祠,前殿奉霍,后殿供秦,老百姓喜称“一庙二城隍”三门牌楼上有“保障海隅”四字,点明城隍职责所在。一对石狮蹲踞两侧,牌楼后为山门,门檐有“城隍庙”竖牌。城隍庙有前后两殿。前殿正中是高5米的霍光。后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中供红面城隍秦裕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