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城市人口变迁与近代化
吴振阳
摘要:长江流域自两宋以后都是中国经济中心,近代以来更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研究发现即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这一地区的人口数量总体上也并未增长,可长江沿岸城市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几百年间都作为当地的经济中心,由此吸引了外来人口向沿江城市转移。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像上海、南京、武汉之类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移民为城市带来了必要的劳动力,城镇人口的增加也大大加快了长江中下游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人口;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58;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0-0134-03
中国城市的历史相当久远,但若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是1840年以后起步的。在这个过程中,沿海城市、沿江城市扮演了重要的角。长江流域因其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尤为显著。长江可分为三段,沿江城市自上游到下游,
依次有宜宾、重庆、万县、宜昌、荆州、岳阳、武汉、芜湖、南京、镇江、南通、上海。其中宜昌以上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城市,宜昌至九江为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九江至上海为下游,以南京和上海为中心城市[1]。本文所涉及讨论的主要是中下游地区,主要选择区域内中心城市——武汉、南京、上海。时间范围则是民国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即以1911年至1949年为时间区间。现代化的话题是一个比较宏大的研究题目,在一篇文章中必然是难以概括方方面面。中国近代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与古代不同,近代城市中政治职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经济因素在城市形成过程中以及城市功能的比重越来越大。要讨论中国近代城市的现代化,应当特别注重在城市形成过程中以及城市正常活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城市的本质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而形成的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讲,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城市必然有着大量的人口和非农业产业的聚集。人口变化的趋势同城市化的趋势成正相关。所以本文欲从人口的变化讨论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的现代化。
一、民国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
中国古代,长江流域的人口主要是以移民的方式缓慢增长,中国古代主要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移民。移民的方向都是由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流域,移民的原因大致都归因于战乱和自然灾害。西晋永嘉年间、唐朝天宝年间以及两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居民和长江流域本地居民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也为南方人口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动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完成了南移。到了1850年四川和江苏分别以4416万和4415万
人口位列全国人口第一和第二大省,安徽、湖北分列第三和第四人口大省。湖南江西同时位于人口大省前列。长江中下游六省人口不下两亿,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2]。大量的人口是千年以来人口不断南迁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巨大的人口数量也为现代化打下人力资源的基础。
二、长江中下游各主要省份人口变化
战争以后,中国大地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开始了一步步走向近代的历程,从经济结构到政治制度无一不在发生着改变,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刺激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开始发展,传统小农经济下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新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这些过程都对近代城市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近代以来由于战争影响,江南人口开始大量流动和损失,局部地区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出现急剧下降,无论是局部战争还是全面战争,首要的军事目的就是攻占大城市,因此在整个近代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的省份人口增长缓慢或停滞,有的省分人口出现大幅度的下降。江苏省从1840—1852年一直处于人口增长时期,后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战乱的影响导致人口大量流失,太平军在南京建立政权,清廷对太平军占领区域大肆烧杀。湘军攻破天京之时,大肆屠杀义军和普通民众达10万余人,原本人口稠密的苏南地区,在被清军攻占后,出现了“一望平芜,荆榛塞路,黄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的景象[3]卷十八。20世纪以后在军阀混战背景下,人口流失更加迅速,抗战和
134
解放战争期间,江苏省人口虽有缓慢增长,但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却日趋下降。安徽省同样如此,清军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人口数量遭遇了下降,人口众多的城市沦为废墟,从安庆往北“终日不过行人,百里不见炊烟”[3]卷二十一,民国时期工商业发展迟缓,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肆虐,每年都会出现饥荒现象,安徽人口总体来讲是下降的。江西在长江各省中的人口数量本就不是太多,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对江西革命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封锁围剿政策,抗战期间,日本的侵略也造成江西人口大幅度下滑,再加上省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就不高,人口数量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补充,这也是江西人口数量只减不增的原因之一。湖北省在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多次遭受水旱灾害,尤其是30年代长江三次特大洪灾更使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来看,人口的数量即使没有下降也是增长缓慢的,但是整体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并不能完全说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我们仍需要单独考察区域中心城市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所以下文会考察区域中心城市,主要是武汉、南京、上海三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一)上海市人口演变
长江中下游城市众多,且多是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全国经济发达的城市长江中下游占据半数,其中尤其以武汉、南京、上海为最,特别是上海,自战争后开埠通商以来,上海既是海上通商的要道,又是
长江出海口,是沟通中国内地和国际之间的一道桥梁。上海从一个小县城,从一个小港口一步步成长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上海市是最能展现中国现代化的一扇窗户。本文重点考察民国以后上海的人口数量变化。民国以后上海行政规划和实际管辖的范围有一定的改变。民国三年(1914年),上海由县升级为江苏省辖市,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上海为特别市,1930年重新改为上海市,直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1937年上海沦陷,1938年由日本扶持的汪伪政权将上海重新定位特别市[4]。1945年光复上海后,重设上海市。在这大大小小六次变化中,上海所辖的地域面积有了变化,通常来讲,地域面积及管辖区域的变化都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但由于上海主体城区并没有多少变化,只有边缘地域的归属发生过变化,所以对整体人口数量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总体来讲上海城市的人口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
从民国初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上海市人口增长速度之快——无论是在空间范围内还是时间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晚清时期上海的人口数量根据宣统元年(1909年)和宣统二年的调查大致为128.9万人。至于民国建立以后,到1915年上海市总人口就已经达到了200万,在整个20年代,上海市无论是租界还是华界的人口,中国居民还是外国侨民的数量在这段时间内都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到了1930年,上海市总人口已经突破了300万人,抗战前夕上海市人口已经达到了375万余人[5]。这30年间人口净增长约246万人,这段时间内的上海市是全世界人口发展最快的城市,在日军侵华占领上海期间,对上海的实际管辖范围有所扩大,而上海的人口调查却没有完整地进行过统计。1942年有人估计当时上海市人口总数约为
392万余人,抗战胜利后,大量原上海市居民得以返回上海,这使全上海的人口在短期内有了大幅度的上升,1947年底上海的人口又增加了113万余人,1948年据警察对全市户口统计,全市人口约为520万余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有流动人口和未统计人口。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大幅度增加,市区人口已经趋于饱和,转而向郊区发展,至上海解放后,人口数量的增长才趋于稳定。
在1980年出版的《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中,邹依仁先生提出,近代上海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战争引起的三次人口增长高潮[4]。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学者越来越注意到经济的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应该还是经济发展,上海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对于周边的城市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大量的劳动力人口进入上海市谋求生路。20世纪初以来,近代工商业使上海由一个港口转化为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工商业中心,辐射范围覆盖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经济的发达促进了上海市基础设施的健全,近代交通工具以及近代通信工具的健全,使得上海市有着比其他城市更为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上海不管是从事初级生产活动还是高级生产活动的从业者,都有着比其他城市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上海这个城市也有着比其他城市更多的机遇,这些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优越的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上海寻机遇。上海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获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上海市一直处于经济和人口数量高速增长的过程中。
(二)南京市人口演变
民国建立后,江宁府废置,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改称为南京,1927年,南京成为中华民国政府首都,设南京为特别市,1930年南京市定为国民政府特别市。日军侵华后,南京沦陷,成为汪伪政权的政府所在地,抗战胜利后南京仍为国民政府首府,为行政院直辖市。南京市全市覆盖地域面积为465.7平方公里,与上海相当,人
135
口数量却仅为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南京沦陷前作为首府,社会环境较为稳定,因此经济发展速度平稳上升,人口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具体人口数见下表所示:
年度人口数年度人口数
1912年269000人1923年401500人
1914年377120人1928年497500人
1915年368000人1929年522699人
1916年378000人1930年561443人
1917年377549人1931年633452人
1918年376291人1932年632678人
1921年380200人1933年726131人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志·南京市》
根据上表分析,辛亥革命后,南京市人口增长迅速,尤其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由于市区面积的扩大,大量政府机关设在南京市,城市的人口有了相应地增加,同时国民政府加强首都经济建设,城市经济相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是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抗战爆发后,南京沦陷前夕,南京市进入了大量来自于上海及苏南地区的逃亡人口,但自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杀害军民约30万人,且焚毁了大批建筑物,给南京带来了灭顶之灾,南京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这期间南京市人口数量已经无从考察。据估算此时南京市人口数量相比于日军入侵前减少一半以上。直到抗战胜利后南京市人口数量才逐步恢复,至解放前夕,人口数量恢复至90万人左右[2]。南京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中心城市,它的政治意义相比经济意义更为突出,南京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政治因素,南京在沿江城市中是比较特殊的,这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
(三)武汉市人口演变
武汉市由武汉三镇组成,三镇分分合合,在行政区划和市域面积上都有者很大的变化,民国初年,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分立。至1926年武昌和汉口合并为武汉市,汉阳随汉口归属武汉市,为武汉国民政府首都。1928年三镇分置,汉口为特别市,武昌为省政府所在地,汉阳为普通市。1931年汉口也改为省辖市,次年改为特别市,1937年武昌改为普通市。1938年武汉沦陷后,汉口为汪伪政府特别市,武昌为省政府所在地。1948年汉阳武昌合并为武昌市。1949年三镇合并为武汉市。由于三镇行政区划的纷纷合合,给人口的统计带来了很多困难。清末三镇人口为100万以上,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城区遭受了很大的破坏,人口数量也大幅度减少,尤其是汉口,下降约20万人。上世纪20年代以后,因为华中地区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高,虽有重建计划,但总体人口恢复速度较慢。1936汉口801205人,武昌309126人,汉阳124700人,三镇合计为1235101人。1936年武昌30万人,汉口80万人,汉阳12.3万人,三镇人口共122.3万余人。数据表明武汉人口增长速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比较缓慢的。1938年国民政府组织武汉保卫战,历时四个月,这期间,武汉市工业商业大规模内迁,人口大幅度减少,经济陷于停滞状态。至1950年武汉市人口总数相较于1936年还少20余万[6]。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武汉市经济发展速度本应该较为迅速的,但由于战争的频繁,经济发展屡受冲击,导致人口数量大规模减损,但我认为因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不应该是主要的原因,大部分是人员的外流,或因迁都,或因战争。
结语
民国时期全国的人口数量变化不是太大,甚至因为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原因有所减少,即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但是这一地区的人口数量总体上并未增长,大规模的灾荒战乱和贫困,致使千百万农民背井离乡,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同时长江沿岸城市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在几百年间都作为当地的经济中心,由此吸引了外来人口向沿江城市转移[7]。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像上海、南京、武汉之类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在这一时期内,城市的人口死亡率要大大超过人口出生率,因此可以断定,人口的增长绝非是自然增长,而是有外因推动下的人口转移,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入。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寻生存机会,处于发展中的城市,正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来自农村迁移的大量人口,为城市带来了必要的劳动力,城镇人口的增加也大大加快了长江中下游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叶东,王佳.长江口岸贸易与城市近代化研究综述[J].重庆
工商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3]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社,2011.
[4]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0.
[5]上海人口志略[M].铅印本.上海:上海市文献委员会,1948.
[6]王宜果.近代(1840-1949)武汉市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7]蒋千.发挥长江航运优势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J].中国水
运,2004(12).
作者简介:吴振阳(1997—),男,汉族,河南许昌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专门史。
上海周边游(责任编辑:御夫)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