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篇一:兴国木偶戏田野调查报告
江西兴国木偶戏田野调查报告
汪晓万汪继南
(江西上饶,334001)
内容提要:江西兴国是一个纯客家人的县,其客家文化最为纯粹。兴国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戏曲非常丰富,特别是木偶戏很有特。为了对兴国木偶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我们进行了二次田野调查,从兴国木偶的源流、班社情况、艺术特征等方面,力求能够对兴国木偶戏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分析研究,从而为其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帮助。关键词:兴国木偶提戏端戏宗庙祠堂唱腔乐队
序言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辖区。兴国北邻吉安县、永丰县,东邻宁都县,南部与于都县、赣县
为邻,西北与泰和县交界,西南与万安、赣县交界,是一个纯客家人的聚居县,因而客家文化最为典型。兴国县历史悠久,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里璀璨的民间文化,客家文化积淀极为丰厚。这里有着相当丰富的民俗文化,除了闻名全国的兴国山歌,还有韵味十足、热情奔放的民间灯彩——麒麟狮象灯和耘田花鼓、古朴典雅的兴江古文、充满喜庆气氛的全堂吹,还有古老的戏曲表演,如活跃在庙会祠堂的民间“半班”剧团,以及古老的木偶戏表演等。
为了对兴国木偶戏的生存、传承、变迁及发展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万叶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对兴国木偶戏进行了两次实地调查,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希望能为兴国木偶戏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兴国木偶的源流及班社
1、兴国木偶的渊源与发展
关于木偶,可以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古老的艺术。战国时期的《列
子·汤问》篇,有偃师为西周穆王献偶人的故事,应该是有关木偶的
最早记述了,但由于历史久远而不足为信。历史上关于木偶的传说故
事很多,在兴国县流行的木偶故事中,田公元帅和陈平的故事较为普
遍,从这一点看,兴国与福建的木偶戏神有相近之处。
为了弄清楚兴国木偶戏的源流情况,我们对兴国县木偶戏活动较为集
中的均村乡进行了深入调查。根据均村乡高溪村庆盛堂老艺人杨振铨
师傅的讲述,他们的木偶班子是邻近的万安县传来的,由于他们所在
的均村乡过去是万安县的属地,因此这一源流说法应该是准确的,可
以说高溪村的木偶与万安的木偶是同流的,但这并不能说清楚其最终
的源流情况。
作者简介:汪晓万(1969年—),男,现为江西上饶师院音乐舞蹈学
院副教授,从事民间音乐教学与研究。
兴国属于赣州辖境,由于赣州地区邻近福建省,而且福建的木偶活动
相当频繁,同时福建木偶戏与兴国木偶戏的戏神又非常相似,表演的
剧目也相差不大,因此过去一直认为兴国的木偶是从福建来的。这一
点从很多方面看,似乎都说得通的,比如两地民间频繁的文化交流,
两地木偶戏都以田公元帅、陈平师傅为戏神,两地都有大量的客家居
民,特别是两地非常相似的客家民俗活动等。但是我们经过深入的调
查,特别是对当地木偶戏的音乐部分进行调查,最终还是推翻了这个
结论。
兴国木偶戏的唱腔音乐以西皮二黄为主,还有部分剧目是唱昆腔和高
腔的。当地艺人称皮黄腔为南北路,北路指西皮,南路指二黄○。这
一点在兴国的“半班”剧团调查中也是如此,1                                他们通通把西皮二黄称为南北路。根据这个叫法,我们可以肯定兴国
木偶戏的音乐与湖南的祈剧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根据《江西戏曲志》
记述:“祈剧原名祈阳戏,传入江西后改称楚南调,民间称为湖南班
唱弹腔(艺人称南北路)、昆腔和高腔,但后二者较少,主要是唱南
谢芳个人资料
北路祈剧传入赣南后,对江西本地剧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
河班与祈剧合流而变为楚南班在南北路方面,东河戏有些北路戏唱西
皮由于这些原因,使湘赣两个剧种趋于合流。”从上述文字看,可以
肯定,兴国的木偶戏与湖南祈剧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对于南北路,有的木偶艺人直接称之为“湖南调”,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至于兴国木偶戏与福建木偶戏密切的关系,最好的解释是:福建有些地方的木偶戏源自于赣南,再加上两地共同的客家文化以及长期的密切交往,所以使闽西木偶戏深深烙上了赣南木偶戏的印痕。其实这点,叶明生先生早就进行了考证,证明福建的六路傀儡戏中,其中有四路或直接、或间接与江西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一是泉腔傀儡戏,二是闽北大腔傀儡戏,“大腔傀儡戏的音乐,系弋阳腔戏曲声腔体系中的一支,此声腔约于明代由江西传入闽北及闽西等地,故民间俗称其为江西戏、江西调。”三是闽中词明线戏,四是闽西高腔傀儡戏。特别是闽北大腔傀儡戏,更是与赣南的石城有直接的关系,“熊氏子孙中有人到江西石城一带祭祖,并学回其祖居地流传的大腔戏”。由此看来,当年南戏流传到赣东北产生弋阳腔,
并影响到当地的傀儡戏,而这种唱高腔的傀儡戏又沿着闽赣交界的赣东北——赣南一线向闽北、闽西北、闽西渗透,并对当地的戏曲包括傀儡戏产生巨大影响。
2、兴国木偶的班社及传承
兴国县的木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线木偶,当地人称为“提戏”或“吊线子戏”;一种是被称为“蚊账戏”的掌中木偶,当地人也称“端戏”。兴国的木偶戏班子不称为“班”,
2而是称为“堂”,如福庆堂、福兴堂等○。
(1)提线木偶
主要流传于兴国县的均村、永丰、社富、樟木等乡镇,特别是均村乡。均村乡的很多村
子都有木偶戏班,有的村子还有几个班,这一点在别的地方较为少见。我们在均村乡的高溪村,就了解到该村有满福堂、庆盛堂两个木偶戏班。兴国的木偶戏班,早期一般有六个人,分别是前台二个人,负责木偶表演及唱腔,后台四个人,负责乐队演奏。近些年来,由于年轻人不愿参加,或者收入不高等因素,戏班已减少到四个或五个人,一般是前台二个人,后台
二、三个人。不过高溪村的满福堂和庆盛堂可以说是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现将这两个堂的成员列表如下:
满福堂人员
庆盛堂人员
从上面两个表中,我们还看到,这些木偶班的成员基本以家族为基础的,这也是我国民间戏班子传统的组合方式,而且过去很多班子是技不外传的。但令人欣慰的是,这两个班子都有外姓人加入,满福堂的邱建华甚至是邻县万安人,这又说明这些班子已逐步打破了这些旧俗。同时,这些班子的成员都出生于60——80年代,这么多年青人参加木偶班,可以说对班子的传承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这种现象在均村乡较为普遍,如石溪村的福庆堂,堂主是谢芳坤,1972年生;茂塅村
的万福堂,堂主是杨国鑫,1976年生。
(2)端戏
端戏设备简单,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拉唱耍,全靠一个人完成。端戏剧目丰富,文学性强,题材有人情戏、公案戏,宫廷戏、武侠戏,也有长书大传本的历史戏,此外还有艺人自编、口口相传的讲书本。这种木偶在福建称为“幔帐戏”,读音、含义、表演形式都与兴国的“蚊帐戏”相似。
兴国端戏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某年间,宫庭举行一次文艺会演,各执事杂役均需拿出节目参赛。其中,
有一位“伙头军”,仓促间只能一人独自演出,于是手端木偶,集生旦净末丑包括乐队于一身,竟然大获成功。故端戏艺人称自己的祖师为“伙头军”。由于端戏艺人集各表演行当于一身,且“民以食为天”,伙头师傅不做饭,其它人就要饿肚子,所以,兴国人都把端戏称为“戏王”,端戏师傅一登台,其它门类的艺人都要停锣歇鼓,让其先行演出。
兴国端戏的班子结构简单,一般只有一个人完成所有工作,因而在兴国,端戏一般以师傅相称,而且这种班子一般是子承父业,不传外人。兴国端戏主要在樟木、长冈、古龙岗、兴莲、城岗、东村等乡镇流传。目前,有些地方的端戏已逐渐消亡,至今仍在演出的戏班己是屈指可数。现将樟木乡、长岗乡的端戏传承情况列举如下:
樟木乡螺形村:第一代邓仁坤,清末民初人,至今有五代,目前传承人邓昌恩,40岁邓世远——邓昌恩——李金明
邓世连——温世金——彭罗生
长冈乡石燕村:第一代邓月贡,至今有五代,目前传承人邓承蕊,83岁,从艺60年
邓承应——邓承蕊——邓石峰
邓其胜——张开财
3、兴国木偶的戏神
兴国木偶的戏神较为复杂,但有两位是主神,哪个班社都拜的,一个是“田公”,又有称为“田公元帅”、“田都元帅”、“田相公”的,也有的是“田窦郭三元帅”;另一位是陈平,艺人称为“陈平师傅”或“陈平先师”,这一点和福建木偶戏极为相似。其他的大多是这两位的属神,如“金花小”、“银花小娘”、“太白金星”等,各地不一。在兴国各地的木偶戏班,舞台上的楹联能说明这些问题,如:高溪村赖公庙的木偶戏台两侧就有“陈平先师作傀儡,奉旨天下保万民”的楹联。
二、兴国木偶戏的艺术特征
兴国木偶从造型、表演仪式、表演场所,以及剧目、唱腔音乐、乐队形式等方面,都有其特的一面,下面逐一介绍。
1、木偶造型:兴国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粉彩细腻,神韵含蓄,栩栩如生,堪称民间工艺珍品。兴国木偶的偶头天庭开阔,下颌丰腴,眉目修长,尤其是旦角头型,鼻头浑圆,嘴唇小巧,温柔秀丽,楚楚动人。脸谱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如文角、旦角多用平眉,构图精巧,线条圆熟,给人以柔和、飘逸之感。武角多为“纵眉子”,成为倒八字形,线条简练,笔锋遒劲,给人以英武果断之感。不仅如此,木偶戏的衣物、饰品、佩件、兵器、生活用具俱由木偶艺人自己制作,且工艺精巧、美妙绝伦。
2、表演仪式:
木偶戏的表演,总是离不了其浓重的宗教彩。虽然现代城市中的木偶戏已脱离宗教目的成为纯舞台表演艺术,但在偏僻的农村,木偶戏与生俱来的娱神功能似乎并没有被抹灭,只是其宗教彩被淡化了许多,提高了表演的艺术性,强化了其娱神娱人双重功能之娱人功能。但是在兴国,由于农村的戏台大多与宗庙、祠堂在一起,因此其宗教氛围仍然较为浓重。这次的田野调查,虽然木偶戏班是专程为我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