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一家人 演员表

    “你幸福吗?”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调查节目关于幸福的追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幸福大讨论。究竟什么是幸福?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莫言“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的矛盾心理,反映了大多数人对“幸福”的无可言说状态。其实,归根到底,幸福就是一种满意的状态。你对你目前的生活、工作感到满意,自然就是幸福的。
    关于幸福的追问,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2011年,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
    对学生而言,教育的幸福意味着能够获得未来创造幸福的基础,又能够享受教育过程中的快乐;意味着没有“没完没了的重复机械的作业和考试”,享受到生命应有的尊重和活力,触摸到身心自由和谐发展的律动,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兴趣,养成能力。2012年《开学第一课》
“美在你身边”,就是对“幸福”教育的延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感受教育的美好和幸福。
    对教师而言,教育的幸福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能够在教育的自由空间中,释放理想;在与学生情与智的碰撞中,体验成就,实现作为完整的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幸福统一。
    对家长而言,教育的幸福意味着摆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不为“入园难”“入园贵”困扰,不因“择校热”“奥数热”“异地高考”担忧;意味着让每个孩子能够公平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享受幸福美好的人生。
    对社会而言,教育的幸福意味着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意味着教育能够创造出一方文化、道德的净土,超越世俗的羁绊,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尚。
    其实,教育的幸福是有层次之分的。如果说,全国实现“两基”攻坚,解决人民众“有学上”问题是低层次的“温饱”式的幸福,那么,满足人民众“上好学”的期待就是高层次的“小康”式的幸福。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将其列在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要求“把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样的期许和信念,就是对“教育,你幸福吗”最掷地有声的回应。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幸福的教育。
    回望2012,《今日教育》以“幸福”为起点,关注新课标、好课堂、社会实践,聚焦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于“幸福”的追问和提高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觅求,也将伴随我们走向充满希望的2013! 家有儿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