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疫苗显威免除或减轻儿童的病程痛苦
作者:
来源:《科学大观园》2022年第24期
        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的儿童疾病,以全身水疱性发疹及轻度体征为特征。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核衣壳直径约80nm~120nm,呈二十面体,周围包绕一层内膜及一层部分来自细胞膜的包膜。
建议尽早带爸妈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日本爱知县的两位儿科专家Takao Ozaki和 Yoshizo Asano在Vaccine发表一篇综述,让我们听听水痘疫苗的“原产国”——日本学者讲述的水痘疫苗前世今生。
        20世纪50年代,得益于病毒学领域的日新月异,日本正经历着一波疫苗开发潮,麻疹、腮腺炎、风疹、脊灰等疫苗研制相继成功。1959年,高桥理明在大阪大学微生物疾病室任助理教授。当时科室领头人Yoshiomi Okuno教授是先后研制了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负责人。但是,水痘疫苗很难!因为VZV高温不稳定,细胞亲和力强,初次感染后即行潜伏,使得
难以获得无细胞病毒。
        高桥理明教授最初的选择是研究麻疹和脊灰。直到1964年发生了一件事才影响了他的研究方向。当时高桥理明又在美国学习,他3岁的儿子发了水痘,并且产生了严重症状,全身水疱并且持续高烧。高桥教授夫妻日夜守护配以综合,才使得孩子病情慢慢好转。随后,高桥教授开始关注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工作。1970年,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水痘疫苗研究事业。
        1971年,一名Oka姓氏的儿童也许还不晓得,在他身上发生的典型水痘,日后将免除或减轻全球儿童的病程苦痛。高桥教授从其身上水疱液中分离得到的一毒株,采用经典的减毒方案,先在人胚肺细胞中进行了11次传代(34℃),后在豚鼠胚胎细胞中进行了12次传代(37℃),然后又在WI-38细胞中传代3次,MRC-5细胞中传代2次,获得了VZV疫苗Oka株主种子批。随后继续在MRC-5细胞中进行2~3次传代制备工作种子批,以用于疫苗生产。
        经过一系列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1974年,水痘疫苗第一次显威。当时一所医院儿科病房中一名患者发水痘,研究者对其他还未感染的23名儿童立马接种了水痘减毒活疫苗,结果得到了100%的防护效果。研究者发文《柳叶刀》,进一步阐述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随
后该疫苗被应用在白血病患儿中,因为对我们可能“还算柔性”的水痘,对他们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临床研究,水痘疫苗在早期的临床研究是以可能发生严重水痘症状的高风险人为主,如急性白血病、肿瘤、肾病综合征等,其他疫苗一般则选择健康体。因此从较好的临床试验的结果也放心疫苗可以应用于这些人。1984年,欧洲8个国家批准了该疫苗用于高风险人。1985年,WHO也认可并推荐Oka株为水痘疫苗生产毒株。1986—1987年,日本批准水痘疫苗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一针剂、自愿接种。1995年,美国也批准了该减毒疫苗,随后一年又纳入常规计划免疫
        高桥理明的研究终被认可!2011年,金融时报专访报道《First Person:”I created the vaccine for chickenpox”》。此时已有3200万剂水痘疫苗在80多个国家应用。2013年12月,86岁的高桥理明教授辞世。纽约时报特发一篇悼文,赞其生平伟大的贡献!
        虽然疫苗被广泛认为是安全的,但其实从研究阶段起始就有一些反对声音,主要围绕在这种减毒活疫苗会不会引发带疱以及潜在的致瘤风险。虽然现在还未发生此般问题,至少,还没有确切的相关性研究数据,但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出现了过敏性反应。当时疫苗选用
了明胶作为稳定剂。Kumagai等人证实,过敏反应和明胶有关。2000年,无明胶水痘疫苗在日本获批使用,相比之前,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不变,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确实应而下降。
        在疫苗有效性方面,先前报道阳转率可达86.1%~90%。然后最近有报道称采用血凝试验研究阳转率为75.1%,低于先前报道数据。不过日本一直注重衡量抗体水平,即体液免疫的应答水平,在以后的研究中,或许可以考虑一下细胞免疫层面,如IFN-γ水平或皮肤试验等。
        突破性水痘,定义为免疫接种后超过42天发生的水痘病例,也许是目前一项可以对疫苗有效性提出质疑的数据。其实在早期就有发现,即便抗体水平上来了,但仍不可避免发生突破性水痘。日本一针免疫后的突破性水痘发生率波动较大,数据报道为2.1%~34.2%。美国常规免疫一针后,早期防护效果理想。但是8年之后,突破性水痘甚至超过了自然水痘患者。美国已经更新了免疫策略,采用两针剂接种后,2013年的水痘病患人数相比2006年,降低了80.6%。
        为了提高覆盖面和降低突破性水痘,日本已于2014年10月将水痘纳入常规接种。同时两针法也被提上议程,目前建议在3岁之前,免疫间隔大于3个月,优化策略还需更多的数据支持。在将来,日本一些学者还建议扩大监测人范围,不仅局限于幼儿的水痘疫情监测。另外,欧美等国已有麻腮风水痘四聯苗批准应用,日本也在积极跟进。而水痘疫苗和带疱的关系也需要更多研究确认,鉴定到底是疫苗株引发还是野毒株引起。通过这些手段期望提高并维持一定的水痘疫苗接种覆盖面,加强对水痘疫情的控制。
        在我国,人们通常认为水痘是一种儿童期的自限性疾病,危害不大,加之过去无特异性疫苗进行预防,所以虽曾广泛流行,但很少引起各方关注。水痘在我国尚不属于法定报告传
染病。1998年我国部分城市居民中VZV血清学流行率首次调查结果显示,VZV抗体阳性率为68.76%。2005年开始,水痘进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7年开始在中国CDC公共卫生数据信息系统中发布。2007—2013年间,2011年的发病率最高,为30.04/10万,2007年的发病率最低为20.45/10万。水痘全年均有发病,冬春季是高发季节,12月份最高,可占全年的43%左右。7岁以下的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40.22%。2007—2012年,按照发病人数的高低排在前7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四川省、山东省、湖北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流行数据看,我国的水痘发病率低于其他国家,可能我国目前的水痘监测报告仍不完善,报告例数远低于实际发病数。水痘实际上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随其导致的社会经济负担较重,并不亚于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其他流行传染病。
        ◎ 来源| 病毒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