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常识
————节日类
1月1日:元旦节,阳历新年。
阴历12月初八:腊八节。
民间还有熬腊八粥、吃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煮腊八面、吃腊八冰等各种各样的习俗
阴历12月三十:除夕。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对联、窗花、福字、年画)、挂灯笼等习俗。
阴历正月初一:春节,阴历新年。
有拜年、舞狮、飘、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习俗。
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7月14鬼节
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习俗。
2月14日:情人节。
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
情人节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3月8日:国际妇女节。
中国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
4月1日:愚人节。
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捉弄、开玩笑。一般会避免开恶意、有关灾难之类的玩笑。
禁烟火,只吃冷食。后世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阴历四月初四:清明节。
有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等习俗。
5月1日:劳动节。
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5月4日:青年节。
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月10日:母亲节。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6月1日:儿童节。
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食粽、放纸鸢、洗草药水、拴五丝线、打午时水、铸阳燧、浸龙舟水、佩豆娘、贴午时符、拜神祭祖、画额、薰苍术、躲端午、避五毒、采药(制凉茶)、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等等。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阴历七月初七: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的习俗有拜织女、兰夜斗巧、七诞、种生求子、妇女洗发等。
中元节有放河灯的习俗、烧街衣、放天灯、祭祖、入庙祈福等习俗。
9月10日:教师节。
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又称祭月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10月1日:国庆节。
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阅兵仪式、张灯结彩、挂国旗。
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11月1五:万圣节。
穿上奇装异服,扮演鬼怪。被称为西方的鬼节。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
食俗有:吃烤火鸡、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等;活动有:玩蔓越桔竞赛、玉米游戏、南瓜赛跑;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集体活动,并有相应的假期2天,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
12月23日:平安夜。
平安夜又称圣诞夜,即圣诞前夕。
12月24日: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重要节日。
装饰圣诞树,挂彩带,气球。圣诞节饮食包括火鸡、树干蛋糕、杏仁布丁、姜饼、海鲜、沙滩宴、玉米粥等。
圣诞老人会派送礼物。
其重要程度相当于中国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