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荡寇风云》观后感电影《荡寇风云》观后感
篇一:电影《荡寇风云》观后感
但是今年的电影市场,自春节档后国产片的市场空间就变得极其狭小,甚至在单日票房前八名中都难觅国产电影的身影。本月进口片依旧保持着一周一部的上映节奏,国产片数量少且体量级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不过从《中国推销员》开始,先后有超过5部主旋律商业类型片登陆影市。而在不久之后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不仅“一带一路”成为了焦点话题,金爵奖入围的三部国产电影全部为主旋律题材。
上影节3部华语片角逐金爵,皆为主旋律题材释放何种信号?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有三部国产片入围。其中,由比利·奥古斯特执导,刘亦菲主演的《烽火芳菲》也是本届电影节的开幕片。《烽火芳菲》是以二战期间的真实故事为创造原型,被称为“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是首部中丹合拍片。主创团队由7个国家的电影人组成,据悉电影配乐由德国和波兰两个国家的交响乐团现场演奏完成。
今年,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访华期间,中国和丹麦就签署了关于双方的合拍电影协议。如今,《烽火芳菲》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并角逐金爵奖,对于两国未来合拍片有更为突出的意义。
在稍早之前结束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导演携主演刘亦菲和余少就出席。而5月19日,该片在哥本哈根展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出席了影片展映活动。
而《冰之下》则是一部中俄合拍片。由蔡尚君执导,黄渤、宋佳等明星主演。巨亿制梦影业、方金影视和黄渤工作室联合出品,制作方中还有俄罗斯电影集团。
影片故事发生在俄罗斯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以两个中国移民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俄罗斯电影集团现场制片米罗诺娃介绍说,该片是公司的第二个俄中合作项目。
俄罗斯电影集团第一部中俄合拍片是同中影集团制作的3D魔幻片《中国游记》,该片由成龙和施瓦辛格主演,投资巨大。如今,双方紧锣密鼓的再次制作合拍片似乎也预示着中俄合拍项目会在未来不断增多。
另一部华语片则是由博纳影业出品,李鞍华执导,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明月几时有》。该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创造蓝本。影片主演还将会角逐影帝影后。
作为内地影响力最大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三部主旋律题材的国产电影入围金爵奖,似乎也预示着未来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作品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从三部作品来看,在卡司阵容上十分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卖点,更加注重影片的市场吸引力。在影片制作上,也涉及到了移民、历史等多重主题,再加上国际化的团队,让其更具国际视野。
主旋律电影直面碰撞好莱坞,票房更具野心?
6月被很多影迷戏称为“好莱坞的进口月”,在该月中除了已经率先上映的《神奇女侠》,还有今日开画的《新木乃伊》,以及随后上映的《异形:契约》、《变形金刚5》。
在进口片持续“霸屏”的情况下,国产片如何在影市“生存”引发关注。从本月上映的国产片来看,普遍体量级过小。但是在6月16日上映的《中国推销员》算是本月国产电影中体量级较大的一部。
这部影片曾获得了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是中影集团在2015年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国内首部取景非洲,聚焦海外一线工作者的大银幕作品。
影片讲述了一名普通的中国技术员严键,远赴非洲开拓业务几经曲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尊严以及梦想订单的故事。在动作场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大片格局,和之前在市场取得成功的主旋律大片保持着一定的格调。
《中国推销员》将要在同日遭遇北美票房冠军《异形:契约》,这部作品目前在豆瓣评分为7.4分,再加上迈克尔·法斯宾德和“异形IP”,竞争力不俗。
随后,由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西安曲江春天融和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出品的`警匪片《缉》将在6月23日开画。这部作品在此前的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雷米奖最佳动作电影金奖。而这部作品要面对的则是超级大片《变形金刚5》。
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口片扎堆上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从此前的几个小档期来看,虽然国产片被死死压制,但是进口片“一家独大”并没有将大盘有效提升,甚至出现了同比下跌的情况。
如今,《异形:契约》和《变形金刚5》的确在市场吸引力上要远远优于国产片,但是对于《中国推销员》和《缉》来说并非没有机会。在观众对于进口片逐渐产生审美疲劳的情况下,国产电影仍然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而进入7月,国产电影则全面回暖。其中《明月几时有》、《战狼2》、《建军大业》等主旋律题材扎堆开画。
其中,《战狼2》还未杀青,北京文化就以8亿票房规模对影片进行了保底。第一部在2015年上映,取得了5.44亿的票房成绩。如今这部电影取材从中国边境转移到了海外,投资规模更大,市场吸引力也更强。
而由50多位小鲜肉主演的《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定档发布会上,该片的总策划和艺术总监韩三平说《建军大业》的票房目标是16亿。虽然经历了舆论对于由小鲜肉完全担纲主演的质疑,但从目前这部影片的风向来看,或许真的有希望超越前两部作品的票房成绩。
港片基因+“好莱坞”化,内地主旋律大片迎崛起良机?
在去年《湄公河行动》出现之前,主旋律商业类型片在影市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即便是许多大制作影片,也仍然难逃票房危机。而“好莱坞”化的《湄公河行动》一举拿下11.84亿的超高票房,不仅让这部作品成功成为“年度黑马”,也让主旋律大片的市场风向发生了扭转。
今年清明档上映的《非凡任务》因为题材风格类似,上映前夕一直被影迷拿来和《湄公河行动》相比较。虽然这部影片的票房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在同期与《嫌疑人X的献身》以及《者》的较量中,口碑并不落下风。此前端午档上映的《荡寇风云》同样也是一部主旋律古装大片,在档期内是所有国产片中票房成绩最高的一部,口碑上也表现不俗。
从《湄公河行动》开始,内地主旋律大片因为票房前景提升,题材不断拓宽,从早期的警匪到古装甚至移民、军旅题材都有一定程度的涉及。在创作方法上,也更加偏向于“好莱坞”化,扭转了此前观众对于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刻板印象。
篇二:电影《荡寇风云》观后感
陈嘉上执导的史诗战争片《荡寇风云》于5月27日上映后,成为端午节国产片票房领头羊,不俗的口碑显示了主创团队对影片的用心。在片中出演普通将领杨超的吴樾,戏份不多却十分出彩儿,将角从小人物到大英雄的转变演绎得水
到渠成,得到了观众的点赞。他对角的用心,也充分显示了“没有小角,只有小演员”这样看似简单,很多演员却难以做到的表演态度。
小角转变毫不突兀两场重头戏表现抢眼
《荡寇风云》讲述了戚继光训练戚家兵,英勇抗击倭寇的故事。吴樾饰演的杨超只是片中一个配角,陈嘉上邀请他加盟时,甚至一度担心因为戏份太少而被他拒绝。然而,角内心戏的挑战吸引了吴樾,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影片中,杨超是驻守台州的一名将领,虽对倭寇有满腔恨意,但又贪生怕死。然而最后,他却英勇迎敌战死于城墙之上,含笑九泉。如此大的转变在片中却只有两场戏来呈现,难度可见一斑,吴樾凭借精准的演技完成了这个任务,毫无突兀之感。“一开始面对倭寇,他仗着自己人多挺英勇的,但没想到手底下都是乌合之众,他也就跟着跑了。后来他在路边吃面时看到戚家军开拔,这场看似轻描淡写的戏其实挺重要的。”吴樾表示,“他就觉得这些人能行吗?他们也没见过真的倭寇,只是练了几个阵有几件新武器,他内心也有一种不相信。但当他手下的人嘲笑戚家军时,他一个巴掌就过去了,‘有本事你去打啊!’他内
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就为后面做了铺垫。”
最后一场戏,面对戚夫人和自发抵抗倭寇的百姓,杨超内心的勇气和热血被激发了出来,将满腔怒火化为奋勇杀敌。“牺牲前面对戚夫人,他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城是不是保住了。可能有些人演牺牲,会扯着脖子喊口号,但我觉得这个角不应该这样,他应该是含着眼泪面带微笑的,因为他死而无憾,对这个城、对自己,都有了交代。”
谦虚对待观众肯定更懂如何用心演戏
虽然只有寥寥几场戏,但吴樾还是用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一开始他如此贪生怕死,还以为他是搞笑担当,但后来真是燃到我了。”“牺牲时,眼角的那滴眼泪特别动情,看得人心里又难受又敬佩。”吴樾很感激观众的肯定,他谦虚表示,因为戏份少,拍完之后他也没多想,“后来是很多人看完粗剪来跟我说,陈嘉上导演一直夸我演得好。我也是到了配音时才又见到他,听到他亲自对我的肯定。”
“没有小角,只有小演员”,这句话是很多热爱表演的老戏骨的信条。然而在浮华的娱乐圈,很多演员却在忙着争番位,这句话也被渐渐淡忘。而吴樾又重新把这句话拾了起来,“不管角多大多小都要用心,要在明白导演要求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创作。”
吴樾曾经表示,因为出演话剧版《大宅门》中白景琦一角,让他的演技得到了极大的历练,不少导演在
那之后跟他合作,都不约而同地称赞他表演的感觉不一样了。这似乎在暗示观众,吴樾要从人们印象中的“动作明星”转向演技担当,但他并不这么认为,“回头看自己五年前、十年前演的那些角,最喜欢的还是
周迅演过的电影《西游记》的孙悟空。那种表演是自由的、自我的,但又很有分寸,很有度。所以现在也谈不上调整,只是表演上的开悟,现在更知道怎么用心演戏。”
今年吴樾的电影事业可谓全面开花,除了正在热映的《荡寇风云》,还有《建军大业》、《贪狼》、《狂兽》即将上档,更有《英雄本4》、《东北往事》、《武林怪兽》等大制作电影相继完成拍摄。据悉,由吴樾担任男一号的抗日谍战剧《火线孤城》目前正在热拍之中。
篇三:电影《荡寇风云》观后感
《荡寇风云》还没上映的时候,在电影院看到预告片,就和王先生说,我一定要看这个。然而因为活动和工作的关系,昨晚才将将返深。王先生接我回家,路上问我想看什么电影,我依然说《荡寇风云》,于是王先生查询了一下场次,却发现影院大多下映,终于到一场周日傍晚的,提前买好票,因为时间来不及放弃了吃晚饭,终于看到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
电影一开场,就立下了大致的基调。明军颓散的士气、倭寇防御阵前悬挂的人头、浪人狰狞的脸、余大猷身上的血迹,于是我想着,不好,这仗要败。
败了,四散奔逃。余大猷治伤,戚继光出场。
而后,有为了争取抗倭与佞臣周旋的胡宗宪,有夫妻间小作怡情面对倭寇敢提剑杀敌的夫人,有一身勇武只为村民后被征兵入伍成为得力干将的村民,也有被倭寇浪人打的落荒而逃却满怀激愤只为抗倭的衙内,反派也并不全然是坏,倭兵少主看到少女被浪人欺侮会气愤,浪人头子也有一颗成为武士的心,胖胖的倭兵将领总义无反顾的殿后,阴险狡诈的主将为了少主的安全和武士的尊严留在最后直至身死。
该怎么说呢,相对脸谱化的处理和人设,人物的建立相对模糊,性格推进也做的不是很好,甚至很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作为历史片不够深入,作为文艺片不够内涵,作为商业片不够有噱头,但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画面冲击力极强的电影,可能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以前总想着,清朝满族为政,发源辽东,以人口较少的满族统治泱泱中华,总有一种天然的心虚。在这样的心态下,所谓的闭关锁国,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我忘了,海禁,并非自清始,禁海令,宋即有之,元、明、清皆有。
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大概都知道闭关锁国四个字的意义吧。戚继光抗倭只能治标,骨子里的腐坏沉浸三百年,终于被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坚船利炮轰开,淌出一地黑红的脓血,而后的中国,付出了近百年的代价来为这个伤口买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