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
——《风声》的解析破烂不堪的年代,战火纷飞。然而对于政权的任何一方,最致命的打击并非来直被血染红的战壕,抑或那杆砸坏的。其实最让人战栗的,是后方的简单数字,因为它们中间蕴含的是注意击垮整个心脏的文字信息。这就是谍战,一场没有硝烟,只有智慧和坚持的战争。
周迅演过的电影随着《暗战》的走红,麦家的谍战小说也成为一种潮流。陈建评价《风声》:
“《风声》“透露”了英雄的逻辑,天才的故事,鬼魅的细节,妖魔的风影……当代中国谁还相信英雄、理想和天才?但在麦家的笔下和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感谢麦家能如此沉静淡然地给我们讲一堆心仪省人的家事、国事,故事读来实在过瘾!”
当我第三次看完《风声》,不禁联想到了我也喜爱的阿加莎的侦探小说和日本流行漫画《名侦探柯南》。其实它们又很多的相似,比如都又“密室案件”的部分。然而对于电影而言,要表现那么一个小环境下的明争暗斗,镜头的使用相当重要。同时对于演员的考验也“灰常”之巨大。但我可以肯定,虽然我倾向于文字的感觉,这个电影的完美演绎足以堪称谍战的经典。
具体来分析,这部电影的导演有两个,一个是号称“中国警匪剧领军人物”的高书导演,一个是代表台湾新浪潮电影的陈国富导演。这是两个在不同领域寻求突破的导演,在这样一部谍战电影中正好互补了各自的不足,使人物更加饱满,镜头更加到位。同时,作为主创者之一的作者麦家,很好的用文字阐释了电影的语言。
电影的一开始,以黑白调为主,给人以很低沉的感觉,特别是当随着飞机的飞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更加营造可紧张的气氛。不过烟花绽放的街道上笼罩的却是节日的欢快,只是这种欢快来自于日本人。
故事的一开始,讲述的是汪伪政权的高级官员在包场的餐馆中说服一个民主的自由人士,机位的选择主要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的,基本用的都是近景和特写,灯光明暗分明,把正反两个阵营的人物表情刻画的相当细腻。而后,在女服务员端着粉蒸鸡接受检查的时候,一个石头打破窗户的声音让全场的人都紧张不已。这个情节的设置也非常好,不仅为没有查出做基础,也为下文埋下伏笔——暗杀频繁,不除内奸已然不行。这个在接着的报纸的那段镜头里也得到很好的诠释。紧接着有一个俯拍,这一个全景镜头不仅展现了审讯室的恐怖,也很好的表现被抓者的无助和渺小。这和下面的镜头有着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张涵予饰演的老被审讯的时候,吊着的仰拍,给人无限高大的感觉。
故事的发展步步惊心,首先是武田长和王处长一起设下圈套,企图以此逼出老鬼并消灭所有的地下党暗杀组织的人员。所以他们就把有可能是内鬼的五个人全部集中在一个海边别墅,在这里,他们和老鬼斗智斗勇,屡屡失败却步步相逼。
最初的五个人一个死去,不过在老和老鬼的生死配合下,他们还是把消息传了出去。
在危机四伏的别墅里,制片方不仅注重刻画其巍峨高大气势逼人充满邪恶,更加花下大手笔,精心布置房间内部,很有那个时代的感觉,达到了最大化的逼真。相信看过影片的观众都会感慨那栋如同碉堡的别墅的豪华与美丽,这就是导演的妙笔所在,美丽与邪恶并存,这样所具有的冲击力才达到最大
从各方面具体分析,在构图和景别上,《风声》更加注重局部特写镜头和跟
拍长镜头的运用,这在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相当细腻的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波动,给人无限的猜想和推测。所以在影片中,每个演员的演出都相当传神。特别是苏有朋所饰演的白小年,不仅在身姿动作上符合唱青衣的形态,在表情神态方面更加生动形象。当白小年受尽折磨后看见昔日对他言听计从的司令时的欣慰,司令用鞭子抽他的
脸后抬起头时的恨意失落,这些都相当传神的被演绎。当然,影片中也有相当多的跟拍长镜头,这些镜头也相当精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观众的参与性和调动情绪。
在照明和彩的运用方面,《风声》也又其自身的特,我个人觉得它有点和《辛德勒的名单》相似,主题彩都是黑白,当然它是彩影片。不过《风声》和《辛德勒的名单》主打营造沉重气氛的不同,它的调明暗反差很大,最主要的应该是刻画人物心理。在开始审讯白小年时候,整个别墅突然断电,这就为表现每个人明暗交织的心理埋下伏笔。在拍摄每个人的特写时,光源仅仅投射在人物的脸部和身体的局部,而人物所身处的环境基本都湮灭在黑暗中。这样的灯光和画面彩起到了加强特写的作用,比如,老在被吊着审讯的时候,灯光都打在人物的右边,而老的右半张脸,甚至于大部分脸的表情都已经隐藏于黑暗之中。再加上严刑拷打已经把老的脸打得很肿,所以整个的演绎完全集中在了饰演者张涵予的右眼上。一口痰,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一个充满不屈的眼神……又有谁会鄙夷他的政治倾向是在汪精卫一边呢?心中所感慨的,早已经是他的不屈和坚定。然而在审讯周迅饰演的老鬼时候,用的是顶光和亮度很高的硬光,这样,不仅在强弱对比上给人以定位,而且更表现了老鬼在最致命的关头已经无所畏惧斗智斗勇。这样反差很大的光线的运用,强调出人物在危险面前的共同表现,这样也为下面的结局做出铺垫。
其实大多数的侦探剧抑或谍战剧都是如此,所有的细节其实都是为了下一步的发展,甚至是结局。不过这样的细节描写都很是简单,在文本当中就是一句话,在电影里就是一个镜头,或者只是一个由人物调度的组成的背景。所有场面调度也不得不说了。这个也可以和画框结合着说从整个电影来说,对于一个以特写来突出的电影,场面调度就显得有些随意,特别是一个“密室”式的谍战片,人物很少,空间狭小,所有不用花太多精力在场面调度上。而且一般的画框都只以画面中次要人物的局部来构图,所有表情也略去了。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场是那些守卫人员的调度和老被拖入急救室后一个护士的匆匆离去,而且当我看到护士离去时,我就觉得肯定有什么故事在里面。这样藏而有露,路却不显的镜头相当又味道。
最后是结尾,我相当欣赏。柔和的光从窗户投入,烟气氤氲,配上舒缓悲伤的音乐,点点滴滴的哭泣,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有深入人心。没有一句对白,只有字幕闪过,留给每一个观众的只有回味和思考。再倒回别墅的情节,不过月光皎洁,房间已然那么明亮,不再是恐怖和压力。
一部电影也难免会有瑕疵,《风声》的不足在于情节过于紧凑,没有给观众留下缓冲的时刻。还有我最讨厌的一点,就是黄晓明饰演的武田长,在和任何人对话的时候都听得懂中文,
为什么司令来了还说日文,而且他也老是一会儿中文一会儿日文的,很没有规律,所以我相当不爽。
话说到这里也该结束啦,我可不是喜欢唧唧歪歪滴人……
汉文一班6xx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