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角来看待学习
——由《可见的学习》引出的回顾与总结
不客气说,阅读现今某些翻译出版的学术著作,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可见的学习》一书同样,如果想细细阅读,就觉得翻译的语句欧化严重,啰嗦不堪,且生吞活剥,生硬得很,读起来实在是累,所以无法从头至尾认真拜读了。只是寻求感兴趣的章节,去获得一点教益。
《课的流程:学习》一章中有一节题为《如何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这部分内容引发了我的兴趣。因为,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虽然常常提及以学生为主体,但却习惯于以“我”为主,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教师而言,以学生的视角看学习,才能获知教学过程的适当性。”这样的表述我们能理解,但书中引入的Nuthall的观点令我耳目一新,他认为课堂有三种世界:教师看见和管理的“公共世界”、同伴互动的“半私人世界”、和学生精神上的“私人世界”,大约70%的学生互动都不为教师所见或知晓。这一提法很可以加深我们对自己教学效率的反思,也许我们的着力点只在那30%了,所以付出了努力,却远远无从得到理想的效果,这也许是我们的苦闷所在,也是原因所在。所以书中对这类现象提出如下建议:与其让学生安静地坐着,教师独自讲,不如让学生完全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成功标准,意识到刻苦练习的价值。
其实我们做教师的也并非不能理解“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只是未能将此作为教学的常态。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尝试,这类活动也确实能达成更好的效果。下面不妨对自己高三文言文复习时的一次“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活动作一番回顾总结,既是自我提醒也算抛砖引玉,其实我们是可以更多的注重那70%。
文言文虚词复习是高三复习必过的一个环节,以往各届复习我一般是这样走过:借助复习资料中对十八个虚词的用法归类,先由学生逐一梳理,自我勾勒要点;再对某个虚词某些易混用法作一番强调,诸如“而”表修饰还是表承接、“与”是连词还是介词、“因”是连词还是介词等等;然后补充相关练习,对练习中较突出的问题作一反馈,一个知识点一般就这样走过场了。经验告诉我,这种常规的复习思路多是自我安慰——因为考试说明有要求,我似乎已经复习过了。至于实际效果,自己心里也十分忐忑。就像粉刷墙壁,墙体本身的坑坑洼洼,不可能涂抹一遍就能平复;学生固有的缺陷,也非突击的知识再灌输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就学生而言,毕竟将别人整理的知识强塞进自己的头脑,非意志坚定、态度端正者莫能为,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我想许多老师也会有同感吧。既然这种复习可能徒有其表,那么能否有所变革,尝试“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更接近于实效。这次复习不走寻常路了,“绝知
此事要躬行”,打算让学生参与进来,自己动手去回顾知识,理解用法。基本思路就是就是通过结合虚词编一些文言小片段,令学生自己尝试在特定的语境中将那个虚词的不同用法尽量呈现出来,就如书中所言“让学生完全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成功标准,意识到刻苦练习的价值”。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我先下水示范。文言虚词“其”用法丰富,于是以它为例,编一个文言片段,印发给学生:
四明行(“其”)
其(那)人,年近五旬,而其(他的)形壮,其体健,盖其(他)工作之余,素以健身为务故也。其有健身爱车三,一公路一山地一折叠小轮车。某日凌晨,择其(其中的)一,欲上四明山之巅。
时天尚早,云遮星光,前路微茫;四周盈耳者,其(大概)唯天籁与?骑行未久,有水珠掠面。其雾耶?其雨耶?(其……其……,是……还是……)既而,水滴模糊镜片,雨矣!于正被打事件
方有回转车头一念,忽自言:“此一行汝筹之久矣,其(如果)轻易言弃,则半途而废,而汝亦将悔其(自己)不得极夫骑之乐矣!”于是豪气顿长,义无反顾。天遂人意,雨亦渐歇。
车轮滚滚,一路碾过鄞州、奉化、余姚、嵊州,中午时分,四明峰巅之航标铁塔巍然在望矣。推车上山,去峰顶仅百米之遥,而此时体力已极,足摇摇其(语助词)若醉,气嘘嘘乎牛喘,颠踣者屡。默然自念:“其(难道)功亏一篑乎?尔其(一定)毋忘向时之语!”几番挣扎,巍巍四明在吾足下。
踏足山巅,觉罡风浩荡;四顾苍茫,知归途漫漫;天高地迥,感生命如寄。低首自语:“此地兮不可久留,吾其(还是)归与?”
借助这段文字,我将文中 “其”字的不同用法逐个作注,交与学生体悟。这番下水示范,使学生明确了具体目的及要求,接下去就是放手让学生活动了。
将全体学生分组后分配各自任务(十八个虚词之一),规定该组围绕某个虚词共同讨论,一起创作,最后形成一篇文字上交。由我作一次筛选,稍作批改择优印发。对这一别样的要求,学生的反应显然很热烈,连续几天,课间“之乎者也”不绝于耳,最后就形成了下面的文字。这里就附录几篇相对出的。
甄嬛轶事(“何”)
雍正年间,甄门有女名嬛者,得选入宫。初入宫,始觉宫中人事何其(多么)无常,遂惟愿保全甄氏一门,不肯与争宠。
除夕之夜,甄嬛称病不出,碎玉轩中主仆几人,剪小像以自娱。有小太监曰:“何(为什么)不挂小像于御花园,以求长寿安康?”
方挂像之时,有一着团龙纹者猝然而现,其人曰:“何(什么)人也?”嬛大惊,不知何(哪里)往。
翌日,嬛使人视园中小像,不复见。嬛自喃:“何以(怎么)不翼而飞也!”怅然失之。(310翁楠、胡琦)
绿萝记(“焉”)
师曰:“默写不佳者,须有惩戒,聊且购花一盆。”次日,若干生购之,乃绿萝也。绿萝者,油油然,绿绿焉(形容词词尾),甚惹人爱。众人问:“焉(哪里)置之?”某指桌曰:“置焉(兼词,于之),何如?”
他日师至教室,视绿萝而喜,且指之曰:“尔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助词)。”众皆笑。师又曰:“诸生日日坐视焉(代词,它),其有所感焉(表疑问,呢)?”诸生默默,惟作沉思状。(310徐红、朱思远、施易欣)
捕鼠记(“之”)
近日,吾班之(助词)鼠害甚重,众生颇苦之(这件事)。吾等诵“之乎者也”之(的)时,鼠亦吱吱叫,似乐在其中矣。空闲之时,鼠精力甚足,东奔西窜,引得无数女生惊叫不已。女生之(取独)惊恐也久矣,男生愤愤然欲捕之也亦久矣。一男生曰:“遣数人堵鼠于必经之路,区区鼠类,何惧之(宾语前置标志)有?”或曰:“非也,此法犹守株待兔,不如置强力胶纸板于其活动之处,俟机捕之。”均之(这)二策,后者更胜一筹,遂施其法。
未几,鼠之(到,往)墙角置纸处,粘之(补语标志)紧而不得动。众人围观其惨状,或戏言:“此三寸之(音节助词)纸,强于百万之雄师。”顷之(音节助词),又有一鼠困而不得脱,其形衰于前鼠,一生指之(它)曰:“彼之(取独)壮也,犹不得脱,况汝已入耄耋之年。”众人捧腹大笑。
彼欲以其形体之(定语后置标志)灵活,显能于人,卒为我所逮,黠鼠其能几何哉?(309毛晨、应佳楠、任郁郁、孔咪露)
钓鱼岛(“为”)
钓鱼岛乃东海之明珠,为(是)中国之固有领土。今竟为日本所(“为……所”,被)辖,国人何以忍气吞声为(句末语助词)?此可为(对)爱国者道难为(对)卖国者言也。为(因为)其当地理之要冲,日本觊觎已久矣,为(治理)国者须为(为了)民族之利益计,作出通盘之打算,我辈仰首以待。(309郑微、李奕蝶、陶裕斌、傅其凯)
捕鼠记(“所”)
吾等常于课间见鼠疾行而过,皆恶其所为(名词性短语)。吾辈不堪焉,近日,吾购粘板——所以(用来……的)捕鼠之器,置于鼠之所必经(“所”和动词组合,作定语)处。未几,金同学大呼,共趋而视之。盖一鼠长二寸所(表约数),为粘板所粘(“为……所”,被)。此金同学所以(……的原因)大呼也。(309石芳燕、金瑱、姚佳倩、朱力波)
张简传(“与”)
张简者,徽州富贾。一日,简与(和)友游西山,以为入仙界,友亦与(赞同)之,乃大喜而归。散其家财,与(通“举”,皆,都)以与(给,送)人,欲携妻归山林。邻人惑焉,简笑曰:“钱财身外之物,与其(表选择)委身世俗,孰若终老仙界?
噫,世人多视财如命,惟简弃之如草芥,其可怪也与(欤)?(310张莉波、崔淑瑜)
怜鼠说(“者”)
比及迁至楼之西者(定语后置),始知鼠多成患。
尝见一鼠“过街”,班上畏鼠者(名词短语)多大呼小叫,其所以为此者(表提顿),恐鼠故也。
未几,班上痛下杀手,捕得鼠辈若干。吾上前观之,见其瑟瑟而抖,观其貌,若甚戚者(词尾),吾忽生哀怜之情,常闻天赋人权一说,天赋鼠权与?(309张李莎、孙旺迪、王玖晓、周梦露)
新聊斋(“因”)
张三者,江浙鄞人也。因(因为)貌丑,常为乡人笑。其不以为意,素有鱼跃龙门之志。
六月夏暑,缓步河畔柳荫处,忽闻妙音,循声而望,见一女郎抚琴楼台。心甚悦之,遂应节而歌,声韵并茂。女郎抬首,嫣然一笑。张三因(于是)缦立驻足,不忍归去。后几经打听,知女郎名莺莺,乃故相国小。
城西有纨绔男李四,因(凭借)其富贵家世,慕莺莺久矣。莺莺不为所动,惟留心于张三。
来年大比,张三连中三元,衣锦还乡。因(趁着)向相国求亲,莺莺遂与张三喜结连理。李四相思成疾,郁郁而终。
呜呼,如此之俗套,竟出于吾等笔底,究其因(原因),作业之罪也?(309郑栋、陈一尔、孙园园、邬琰琰)
穿越之风初考(“于”)
于正者,江湖人称“于麻麻”,工于(在……方面)编剧,于(在)其时,得“黄金编剧”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