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
一、生平简介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1809年6月8日),享年72岁,是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1737年1月29日,托马斯·潘恩出生于英国诺福克郡塞特福德一个穷苦的胸衣匠人家庭。青年时期当过教师、店员、税吏等,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
1765年潘恩在列易斯当税吏时就关心政治,受到当时在英做外交官的富兰克林赏识,1772年写了小册子《税吏事件》,描写英国税吏的苦恼。
1773年他不满工资过低,撰写《税务官员的状况》而被解雇。
1774年被作为契约奴来到美洲,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
1776年美国独立的风潮开始,他支持美国独立,反对英国的殖民专政,撰写了他的成名小册子《常识》,为美国从英国殖民中独立出来辩论,批评英国国王残暴无能,认为独立后的美国应该建立共和国。他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写过《在美洲的非洲奴隶》一文,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起废除了宾州的奴隶制。
1776-1783的戎马生涯中,他忙中偷闲,以笔代剑,先后发表16篇文章,最后集结为一册并定名为《美洲危机》。
1787年他到英国定居,写了一些关于人权的作品,遭到英国政府通缉,
1791年潘恩去法国,支持法国大革命,被选入国民公会,他认为是美国独立的精神影响了法国,但他反对处国国王,支持吉伦特派。参与起草《人权宣言》,写下《人权论》。
1793年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夺取了法国政权,潘恩由于反对他们的恐怖专政,以及前期反对处死国王的行为,被投入监狱,在狱中写成《理性时代》一书。
1794年法国爆发了热月,罗伯斯比尔被斩首,潘恩出狱,仍在国民公会中任职。
1802年潘恩返回美国,由于他一直反对贵族政治、富人政治和教权主义,坚持自然神论,在美国遭到许多人的批判。
1809年潘恩于在纽约逝世。
二、主要著作及政治思想
主要著作有:《常识》、《美国危机》、《理性时代》、《人权论》、《土地正义论》
潘恩在1775年3月8日发表《在美洲的非洲奴隶》一文,抨击对黑人的奴役是"谋杀、
抢劫、淫恶和野蛮"的行为,呼吁北美人"以沉痛和憎恶的心情立即停止并废除这一制度"、。历史学家们考定,这是北美土地上反对奴隶制的最早也是最杰出的文献之一。
1776年1月,潘恩《常识》出版。《常识》一出,震聋发聩,犹如划破黑夜的声。一家英国报纸惊叹:"《常识》无人不读。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改变了态度,哪怕是一小时之前,他还是一个强烈反对独立思想的人。"《常识》一书还为《独立宣言》铺平了道路。历史学家们发现,在《独立宣言》中强调的那些民主原则早已为《常识》以更酣畅淋漓的语调阐述过。《常识》一书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道路的历史意义不可估量,无庸置疑。《常识》赢得的评价大都集中在它鼓吹独立的作用上,这就掩盖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它在北美大陆首倡共和的重大意义。潘阳资料
《常识》分析人类组建政府的各项原则,攻击包括英国制度在内的各种君权制、世袭制。不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了共和的新口号。以这一口号为标志,独立战争的内涵获得了崭新的含义。北美人民从此意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仅是为十三州本土而战,而是为开创近代民主制--共和政体而战,为开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代而战。
潘恩把独立和共和联系在一起,把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战争和资产阶级专政制度史上的共和时代联系在一起,把北美斗争推上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为后来的法国革命奠定了实践典范--这才是他发表《常识》
一书所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功绩。这一功绩是同时代其他任何专政家、思想家都难以比拟的。
《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加入格林将军的志愿部队,上前线作战。他在行军旅次中,以《美国危机》为题,连续写作多篇战斗檄文,鼓舞士气。华盛顿命令:集合全体官兵,向他们宣读这篇文章。1776年圣诞之夜,在潘思檄文的激励下,美军一鼓作气,连夜渡河作战,取得了特仑屯战役的辉煌胜利。
1791年3月,他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柏克的《法国革命感言录》,引起英法舆论界的轰动。《人权论》一书是潘恩对法国大革命的最大贡献,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人权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局限于逐条批驳柏克的论点,而是把英国十七世纪革命和美国、法国的十八世纪革命相比,强调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先进性,以及这两场革命之间的内在的血缘联系,鞭斥英国革命,尤其是1688年光荣革命的保守性。他使读者看到,他和柏克的分歧,不是两个人的论争,而是美国革命、法国革命的对话,是人权与君权的对话,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是十八世纪与十七世纪的对话。他不是一般地阐述法国革命的合理性,而是在一个比柏克视野远为广阔的背景上,突出勾勒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人权论》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
宪政体的迷信,深入骨髓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后来的史实证明,《人权论》对法国革命转变方向起了巨大作用,对英国思想界的意义也难以估量。
1793年11月25日,罗伯斯庇尔公布取缔外籍议员的法令,潘恩被逐出国民公会。12月28日深夜,潘恩锒铛入狱。之后英国政府对他和《人权论》进行缺席审判。缺席审判的结果是:潘恩为非法之人,从此不受法律保护;《人权论》被全部查禁。在狱中,他历尽磨难,九死一生。坚持写作《理性时代》(第二部分)--有关宗教问题的另一本重要著作。1794年11月7日,潘恩获释出狱。1795年7月7日,他出狱后第一次出席国民公会,就单匹马地向1795年宪法讨战,他斥责这部宪法放弃普选权,规定对选择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是背叛了革命的初衷。
1795年潘恩产生了一个感觉:只要经济上的不平等现象还占统治地位,就谈不上什么专政平等。从这一点出发,潘恩抓起笔书写他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土地正义论》。他在书中呼吁实行。他的土改计划,就是凡有土地者都把土地捐赠给一个基金会,然后再从这一基金会领取少许现金补贴,作为他捐地义举的报偿。潘恩设想,社会借此能逐步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及一切建立其上的经济、专政不平等现象。
思想体系:潘恩是激进的民主主义和自然神论者,他的“世界公民”理念宣传建立“世界共和国”,他也是公共教育、最低工资限额的提出者之一。在潘恩思想体系中,国王与贵族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他有《常识》,反抗那时候的专政传统;他有《人权论》,反抗社会传统;他有《土地正义论》,反抗的是经济传统;最后有《理性时代》,反抗的是宗教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