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峰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6期
摘要:潘仁美的奸臣形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世代累积型小说,历史原型潘美到小说人物潘仁美的嬗变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演进脉络中,直至明代熊大木版《杨家将演义》问世后也没有完全终止,其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本文旨在对宋史及民间文学流传中的潘美形象做一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形象的变迁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宋史《杨家将演义》潘美民族矛盾忠奸之辨
潘美(925—991),即《杨家将演义》譹訛中的潘仁美(以下称“潘美”),北宋开国名臣。史书上称其“威名之重”与曹彬同,死后配飨太宗庙庭,这一荣恩除他外也仅有薛居正、石熙载二人,可见殊荣万分。然而这么一个南征北讨、卓有功绩的大宋元勋,却在身后的民间流传中逐渐被人由红脸染成了白脸,抛开史家在史书中留下的暧昧文字外,有其更深层的社会原因。潘美形象的变迁如同演义体历史小说一样“三分真实,七分虚构”,它不仅受制于历史素材、民间情怀,亦为小说文学思想所影响。譺訛诸多因素的离合过程也逐渐将潘美定型为“奸臣”形象。以下笔者将主要以明代熊大木本《杨家将演义》为实例,从
《宋史》入手,结合诗文、民间通俗文学等,试论潘美形象的变迁、原因及其所反映的文学思想。
一、正史上潘美的形象
《宋史》载潘美年少时尝言“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譻訛,可见其胸怀天下,不同于寻常知识分子邀取功名为己身的营营小志,而是有扫平四宇、澄清海内的家国情怀。最为出的是潘美的军事才能,史书记载下了其运筹帷幄、纵横南北的大宋股肱之臣的鲜明形象,《宋史·潘美传》载:
溪峒蛮獠……颇为民患。美穷其巢穴,多所杀获,余加慰抚,夷落遂
潘阳资料 克郴州……征岭南……克富川……克贺州……下昭、桂、连三州……韶州遂拔……
(征江南)遂麾以涉(水),大军随之,吴师大败。……金陵平,以功拜宣徽北院使。
留屯以捍北边……辽兵万骑来寇,近塞,美誓众衔枚奋击,大破之。
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
自高平之战,潘美就开始了建功立业的征程,平定叛乱、攻灭南汉、平江南、征伐北汉,一系列讨伐
征战的赫赫功勋奠定了他理宗年间入列昭勋阁的基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功臣的形象。从潘美历任的行营诸军都部署、北路都招讨、忠武军节度、韩国公、检校太师、同平章事等诸多官职可以看出,其人不仅有武略更兼文韬,纵横之间扫清南北,有致天下于太平的能力。然陈家谷一役成了后世文学评价潘美的转折点,而将潘美推向口诛笔伐历史位置的无疑是脱脱等在《宋史·杨业传》中含糊的记载:
(契丹)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沮其议曰……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 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望)以步兵夹击救之”……(美)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为契丹所擒……乃不食,三日死。……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除名。譽訛在正史中对于杨业兵败阵亡的事实,潘美是脱不了关系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潘美对于杨业的死有多大责任?根据史书记载,北宋在雍熙北伐失败后欲将百姓内迁时与辽军遭遇,杨业提议暂避敌锋,认为主要任务是转移“三州之众”,此提议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是最为稳妥的。但监军王不仅反对,并以“无敌”激之,质疑杨业有二心,杨业不得已而出战,最终兵败身亡。整个对话过程既无身为主帅潘美的加入,又在听闻杨业兵败之后没有按杨业的意思“以步兵夹击救之”而立马领兵退走,这无疑让后人多了几分质疑和猜测。沈起炜评价说“: 王对杨业殉国的悲剧是有责任的,但他只能是一个帮凶,元凶是潘美。他曾多次密陈朝廷,诋毁杨业;他对杨业的威名战功,久存妒忌之心;他又派杨业孤军深入,陷入绝境。”譾訛虽然此论过于绝对,但明显史书给了后人否定潘美的基础。显然,杨业的兵败最大的原因是由于监军王争胜好功,主帅临阵保持沉默虽有责任,但
并不该由潘美一人承担,北宋建国不久,这种示勇之举在一时失察之下也会被主帅默许。而且,前者战况不明,贸然前进必然致大军于险境,在前军失利的情况下退而固守、查探实情对于一军之帅来说无可厚非,只是对于人情味来讲薄了些,但毕竟也已经“削秩三等”以抵其罪。
蔡东藩先生认为宋代的健将除了曹彬就是潘美,潘美是误信王造成良将阵亡,而后人对于杨业的可惜和怜悯化为愤怒之火倾注在潘美身上,这显然是言过其实的。譿訛这一评价较为中肯,历史上的潘美是大功于宋朝的,否则也不会次年就官复原职;至于最后成为十恶不赦的大奸臣,那是后世文人无限艺术夸张的结果了。
二、民间流传中潘美形象的嬗变
从北宋开始,“杨家将”的故事便在民间开始流传,其英勇善战、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等品质在历代文学作品的敷演下愈加鲜明,形象深入人心。而作为其反面人物的潘美形象也在杨家将故事的流传中完成了从历史叙事到文学叙事的转变。《宋史》以外,记录北宋历史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著作中都看不到叙述潘杨之间恩怨的文字,而在杨亿《谈苑》中对于杨业之死也仅写到“天下冤之,闻者为流涕”,只将王、刘文裕除名,并未提及潘美,这说明这段时期内在史家和文人笔下还未将潘美视作奸臣。不过北宋文人苏辙的《过杨无敌庙》一诗值得深究: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碧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役,尝享能令
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此诗意在吊古,前六句写杨业之忠勇,而尾联用晋代周处典故讁訛,意在暗指害死杨业的元凶是潘美,正是这首七律为潘杨恩怨衍生出许多枝蔓,潘美也从此被推向了历史地位的转折点。
其实在北宋、南宋时期,人们对潘美的评价大体上是公允的。輥輮訛南宋《杨令公》《五郎为僧》话本内容今已佚失,也包括同时期的金院本《打王枢密爨》,因此很难从南北宋时期的文献中了解潘美形象的演变及潘杨恩怨的发展,但其内容一定以口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并影响到了后世文人的创作。而到了元明,情况发生了变化,《杨家将演义》中潘美的形象主要来自于元明杂剧。如元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殖》中,第一折就借杨七郎、杨业之口叙述潘美的劣迹:“只恨那潘仁美这个奸贼,逼的俺父子并丧番地,可怜人也”“兄弟七郎,打出阵来求救,被潘仁美贼臣,将您兄弟绑在花标树上,攒箭射死”,虽然潘美在剧中并未出场,但他的形象已经贴上了“奸贼”“贼臣”的标签。
限于篇幅,现仅以具有代表性的演义潘杨完整故事的明杂剧《开诏救忠》为例,简要审视潘美形象在民间文学中蜕变较为成熟的结果。最先提及潘杨恩怨的是八大王赵德芳:“有潘仁美被杨令公射了一箭,后杨家父子八人投降了俺宋朝……不想潘仁美这匹夫无礼,常记一箭之仇,只要谋害杨家父子”輥輯訛,可见两人嫌隙源于各为其主时的旧仇。开篇也仅有这一铺垫,随后就是潘仁美登场,言己时即称:“某生平狡狠欺贤,不容忠良之士……将那杨家父子杀的翦草除根”輥輰訛,其凶狠残暴、公报私仇的形象在一
出场就已定型。待到迎战辽将韩延寿,潘美令杨家父子黑道日出兵,且“不许停留,若违令必当斩首,报河东一箭之仇”輥輱訛,誓要“尽诛杀绝”,仅第一折就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对潘美人物性格进行了仔细刻画。而在第二折中,潘美和七郎直接冲突的叙述,更能令读者感受到其心之恶:
太师云:“兀那小贼,你听着,当日下河东之时,你那老匹夫射了某一箭,我今日报仇”……太师云:“……将那小匹夫额头盖上的皮割将下来,遮了他眼睁者”……太师云:“今日一箭还十箭。”……太师云:“将这小的尸首丢的桑乾河里去。”
潘美之狠辣在这一段对话中显露无遗,这与在典故中救周室子孙时的仁义之心反差极大。其实剧本到射死杨七郎这一折,已基本将潘美在剧中的形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形象已潜移默化地凝固在戏剧的舞台,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史的撰写,如清代御史顾如华上奏要求撤去潘美之祀,竟获皇帝批准輥輳訛;又王夫之在《宋论》中写道:“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輥輴訛可见,民间文学对于潘美形象的演义已经横向渗透到正史、学术史传等领域。
与之后的小说文学相比较,潘美变迁的形象在明杂剧《开诏救忠》中已经较为清晰和稳定了,已从历史功臣转化成历史罪臣。但值得注意的是,《开诏救忠》中党彦进言道:“他(杨六郎)又告你勾结辽兵,将元帅牌印献于了韩延寿……太师你元帅印端的有也无。”輥輵訛用计骗得帅印,话中是谎称说潘美“勾结辽兵”以激之,说明潘美形象在明初还仅是佞臣,还不是后世清代戏剧《潘杨讼》中的内奸形象,但民间文学对于潘美形象的重构到了这时已经成熟,为文本小说的诞生准备了充足的素材。
三、《杨家将演义》中的潘美形象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而文学叙事更是在此基础上增添更多的情节加以扩充,敷演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文本,明代熊大木版《杨家将演义》正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的重新筛选、组合、扩充,而潘美的形象在其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与《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輥輶訛不同,《杨家将演义》前八回叙述了呼延赞的故事,而在敷演呼延赞情节时不忘对潘美进行丑化,《第五回·宋太祖遗嘱后事潘仁美计逐英雄》中写道:
仁美闻报(呼延赞整饬戎伍),自忖:“此人(呼延赞)久后必得大位。”欲思逐去之计……(计量之后)严设刑具以待。……(待到呼延赞前来)仁美乃曰:“汝晓得先王留下法例么?”……决一百杀威棒。
虽然之前潘美之子潘昭亮为呼延赞阵前所杀,他们之间应有私仇,但潘美在寻思驱逐呼延赞时考虑的却是个人的权位之争,丝毫未念及杀子之仇,可见其冷血和贪权的特。而之后的“潘仁美之奸”“佞臣潘仁美”等话语更是直接为读者提供了对潘仁美的第一印象。待到太宗复招揽呼延赞旨意下达,欲试呼延赞武艺,仿效唐朝御果园故事,潘仁美心怀毒恨,想要用计害之,计谋被识破;等到太宗诣太庙行香,呼延赞不省国例冲拦御驾,对于这种小节潘仁美大怒,居然要将其绑缚法场处斩,可见恶毒之极。而当朝廷议征北汉,“以潘仁美为北路督招讨使……呼延赞为副先锋,(潘仁美)于校场中分拨军马”輦輮訛,
却把老弱病残之兵交付呼延赞,对于军国大事,丝毫不顾及战争胜败、国家安危,这无疑是对潘仁美北路都招讨使身份的讽刺。可见,小说中潘仁美这一奸臣形象的构建并非从潘杨之争开始,而是从小说伊始,对于名位、权利的争夺已开始显露出其奸佞的本,为其后流传千年的潘杨恩怨情节的到来做足了铺垫。小说《第十七回·宋太宗议征北番柴太郡奏保杨业》中写道:
令婆曰:“此人昔在河东,被公羞辱,尝欲加害于公父子,幸主上神明,彼不能施其谋耳。今号令在其掌握,况长子等五人,已各凋零,只有公父子三人在,此去难保无相害之意,令公何不省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