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  艺星
张芝华:
生活磨难是笔创作财富文/本刊记者  陈  雷
生活磨难对演员来说是笔难得的创作财富。这是在张芝华人生最低落迷茫之际,她的艺术和生活的双重导师张瑞芳送给她的箴言。这番意味深长的开解,对当时身陷事业婚姻两失意的张芝华而言,显得有些艰涩难懂。
很多人说起张芝华,都会有这么个粗浅的印象:她演技不错,但得奖不多;她演戏不少,但主角不多;论资历和辈分称得上老戏骨,但好像始终没有大红大紫、不是所谓一线明星;她感情纯真爱情至上,但婚姻不顺单亲艰辛。
确乎如此,当初被上影厂选为重点培养对象、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张芝华,在人生最宝贵而短暂的青春岁月里,命运总爱跟
她开玩笑,让她经历一次又一次
莫名其妙的挫折,从婚姻到事
业,她简直倒霉到家了!即便这
些坎坷日后真能成为她的创作财
富,对当时的那个年轻的张芝华
来说,也真是有点不可承受。
不过,当笔者坐在张芝华明
亮温馨的书房里,与这位年近六
旬的中年人回眸她的艺术人生
时,分明可以感受到,曾经沧海
的那份淡定和从容在她谈笑间
不时闪现。谈到她的那些“倒
霉事”,她的遣词出人意料,
“以前他们在背后说我是‘扫帚
星’,后来我觉得自己真有点
‘扫帚星’的味道,不过,倒霉
就是财富啊!”说完,仰头大
笑。
“超级替补”的幸福童年
张芝华从小天生丽质,虽然
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能说一
口标准而动听的普通话,这个特
长使她成为霍山路第二小学广播
台的“麦霸”。声音漂亮,再加
上外貌出众,少年张芝华在各种
重大国事访问的接待活动中总是
成为代表中国儿童向外国首脑献
花的那个少先队员。
如今已是资深京剧票友的张
芝华,当初爱上皮黄却是缘于一
次充当替补。霍山路二小当时
接待外宾的保留节目是京剧《沙
家浜》,原先唱沙奶奶的那位同
学,突然被上海警备区选去“当
小兵”,于是张芝华便因为“嗓
子和形象都不错”而被征招去
“顶班”沙奶奶,尽管她完全不
懂京剧,一句唱词都不会。老师
只能加班加点,一句句地现教现
学,因为接待外宾的任务随时会
来。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临时替
补上场的演员不仅一上手就唱得
像模像样,而且还从此迷上了京
剧。上中学后,还因此在上海市
少年儿童广播合唱团担任京剧独
唱演员。
更令张芝华想不到的是,她
今后一生从事的表演事业竟然也
是缘于一次“替补”。1975年上
海电影制片厂拍摄黑白片《小
将》,由中叔皇执导。没有任何
从影经验的张芝华,因为影片
重拍和演员调整,又一次阴差阳
错地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替补机张芝华在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1975年张芝华电影处女作《小将》
会”,这次替补不仅成就了她的电影处女作,而且也令她从此跨入电影圈。这时她才上高二,年方十六。在看电影还是一种绝对高大上的娱乐活动的年代里,能如此顺利地走上“大银幕”,年轻的张芝华或许连做梦都未想过。
成分不好,求学失意
由于参加了《小将》的拍摄,张芝华被“伯乐”张瑞芳一眼相中。但在政治挂帅的年代,上影演员剧团招生的基本政策是“面向工农兵”,但张芝华“家庭成分”显然与“工农兵”不沾边,张瑞芳只能“曲线救国”,用“成熟一个,进来一个”的办法将张芝华吸收进演员剧团。
那时这批年轻人进了上影厂,并没有戏拍,而是首先去奉贤“五七干校”,令张芝华印象深刻的是,她第一天劳动就有幸与大明星白杨一起插秧。从“五七干校”回来后,张芝华又跟着赵丹、白杨、张瑞芳去工厂、农村、煤矿、部队体验工农兵生活。
在那段时间里,张瑞芳带着张芝华演话剧,程之带着她唱京戏,还有老师专门弹钢琴带他们唱歌。几年时间里,张芝华主演了《曙光》(白桦编剧、李纬导演)、《柜中缘》(程之导演),《万水千山》(
张瑞芳导演)、《放下你的鞭子》(张瑞芳导演)、《甜蜜的事业》(程之、牛犇导演)和《送货路上》等多部话剧,能与那么多大家合作,在初出茅庐的年轻电影演员中并不多见。
然而,好景不长,国家恢复
高考后,张芝华的思想动摇了,
她认为自己的家庭成分不“红”
不“专”,政治上“靠不住”,在电
影厂不容易得到重用,加之受父
亲从小就灌输的“惟有读书高”
的思想影响,张芝华开始对读大
学这件事极端向往。她也向组织
上提出“考大学”的想法,得到
的答复是:你们不要着急,我们
也考虑到你们没有大学文凭,厂
里有组织推荐带薪读大学的名
额,只要你们“考得上”。
张芝华对此深信不疑、兴奋
不已,整整停了一年不拍戏,
拼命复习,下决心要考上“北
电”。然而,当考试成绩出来之
老电影演员张瑞芳后,厂里却决定,她与丈夫郭凯
敏两人之中只能去一个,另外还
要参考其他因素,例如党员优先
等……最终张芝华居然以优异成
绩落选,郁闷至极。
虽然后来厂里还是推荐她和
张瑜等人去上海戏剧学院带薪
学习,但毕竟她的梦想是“北
电”,并且她曾经深信努力把分
数考好就能实现梦想,但现实并
非如此。她第一次体会到理想如
此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婚姻变故如釜底抽薪
张芝华清晰记得,1986年年
底她在写厂里的“工作总结”
时,自嘲道:今年我创作了一个
很好的作品,就是为国家贡献了
一个健康漂亮的小公民。
除此之外,在近两年时间
里,正处在女演员事业黄金期的
张芝华几乎没有影视作品,连话
剧也没有。
张瑞芳批评了张芝华,认为
她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此时应以
事业为重,周围所有女演员一个
个都在拿奖,你为什么去生孩
子?
难道张芝华不懂得这个道理
吗?还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如今回想起来,张芝华坚定
地说,我之所以选择生孩子,一
是因为我直到今天仍然信奉的
“爱情至上”四个字,为了我所
爱的人,为了建立一个圆满幸福
的家庭,我可以牺牲自己,支持
爱人。其次,高考这件事让她深
刻领悟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的道理,她认为,丈夫郭凯
敏的运气比她好,他被选送去北
京,她一定放手让他去,自己一
个人留在上海,一边读书,一边
参加社会活动,一边把孩子带
大。为爱付上青春年华,放下事
业机会,张芝华觉得值得。
也正因为对婚姻如此付出,
如此牺牲,在之后的婚姻变故
中,张芝华遭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有多巨大!爱情和事业对赌,没
想到张芝华输得很惨,爱情哗
变,事业荒芜,青春飞逝,这一
切犹如釜底抽薪,她还剩下什
么?
张芝华主演话剧《柜中缘》
40  ┸  艺星
有好戏有好角,却没好运
对张芝华来说,除了求学和婚姻之路上经历的挫折,更让她唏嘘不已的是在她的艺术道路上居然亦是如此命运多舛。张芝华从艺这些年来,合作过很多大导名导,也参与过不少重要影片,担任过不少重要角,但或许是“上帝的安排”,张芝华居然可以数出一大把莫名其妙的“倒霉事”,令她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绝佳机遇。
《淮海战役》是中国首部投资过亿的电影,张芝华饰演夫人汪荣华,为了让她尽快到首长夫人
的感觉,导演蔡继渭还专门派了两名工作人员整天跟着张芝华,做她的勤务兵,端茶倒水不算,就连去食堂吃饭,都得用自行车带她去。
当时张芝华刚离婚,儿子还很小,而且这个戏一拍就是一年,张芝华有些为难,但她父母非常支持,主动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职责,对她说,你决不能放弃这么好的角。
休息日,首长们来看样片,杨白冰觉得张芝华无论从年龄、长相还是气质上,演汪荣华都非常
合适,还问她是否打算留在北京,因为后面还有好几部解放战争的片子要拍。张芝华说,我的孩子在上海,以后要拍戏我再来。
但谁也没想到,一年后,影片在最终审查时,出于种种政治因素的考量,“夫人参政”这条
线被全部“拿掉”。于是,张芝华的所有镜头,一个不剩,演员表里也没了她的名字。
张芝华自嘲道,粉碎“四人
帮”前,我拍了个《小将》,上映三个月,“四人帮”被粉碎了,这个片子也随之“进去了”。之后又拍了《新风歌》,影片还没上映,又因为“四人帮”被打入冷宫。这“四人帮”还真挺害人的。
没想到,拍解放战争了,还会碰到这种事。《淮海战役》这部影片当时是全国各制片厂以各种方式支援八一厂拍摄,影片上映后剧组到上海来开庆功会时,八一厂颁给张芝华一枚军功章。然而,对于一个演员而言,能让观众看到自己在大银幕上的艺术形象,才是最重要的。这枚军功章,虽然也代表了一种认可,但在张芝华看来,同时也印刻着一段难以释怀的经历。
《勿忘我》忘我
《赵先生》消声
1982年长影厂顶级导演于彦夫执导了一部“伤痕电影”《勿忘我》,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由方舒和李志舆主演的版本,而这部影片最先是由焦晃和张芝华担纲男女主角,而且已经拍了一半。导致影片半路夭折的是上面来
了个红头文件,大意是对于涉及“右派”的作品要重新审视。而影片中张芝华演的雯雯是名“知青”,焦晃演的中年医生周虹就是个“右派”,红头文件一下来,拍摄立即中止,然后修改剧本,推倒重拍。而后,由于合作上的一些分歧,焦晃和张芝华被换成了李志舆和方舒。
后来方舒跟张芝华成为好朋友,她在接手雯雯这个角时,看了之前张芝华拍的那部分戏,她觉得张芝华演得不错,就问于彦夫为什么要换下张芝华,于彦夫说,要换只能两个一起换。
1997年,张芝华主演了吕乐执导的《赵先生》,这是继《活着》《盲井》之后又一部国内“禁片”。影片未经批准擅自参加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并获得了金奖,吕乐在电话里鼓动张芝华去瑞士领奖,并表示电影节对她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因为这部影片“违禁”了,张芝华最终没去成瑞士。
当时国内媒体获悉《赵先生》在国外得奖后,《文汇报》《南方周末》等报纸都要求采访张芝华,准备用较大篇幅予以报道。但张芝华恳求他们“笔下留情”,因为这是一部“违禁片”,在国内无法公映,大肆宣传既无必要,也会引起误会。
贵人相助,作品示人
虽然在张芝华人生中的一些重要作品都没有机会跟观众见面,但她一路合作的很多都是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大师级艺术
家,这让她受益匪浅。他们工作
在电影《淮海战役》中饰演夫人,角不幸
“夭折”
和生活的态度,对张芝华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离婚后有一两年的时间,张芝华就躲在录音棚里做“棚虫”,这时她事业上的贵人、上影厂女导演武珍年给了她重新振作起来的理由。有一天武珍年来张芝华,请她主演《女人们》。她对张芝华说,有个角非常适合你,你应该出来演戏。这部戏后来获得了电视金鹰奖中篇二等奖和四川国际电视节一等奖。
赵焕章导演是张芝华的另一位贵人,在她状态很低落的时候,赵焕章把《沂蒙山人》的剧本放在她眼前。一看到剧本,张芝华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她问赵焕章,让我演农民行吗?赵焕章说,你很朴实,你一定能行!于是,张芝华重振精神,跟着赵焕章去山东下生活,影片后来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农民电影展故事片奖。
打这之后,张芝华又开始出
现在各种聚会上了。因为在她的观念里,演员必须拿作品说话,没有作品,不愿见人。
执念上海情结,执着内地规
在张芝华看来,她是一个挑本子、挑导演的人,或许,这既是她频频“中头彩”的原因,也是她近十年来作品不多的原因。不过她也很坦诚,她说她与现任丈夫查国钧结婚前,一个人要负担儿子的一切费用,之所以委曲求全地接一些片子,完全是为了挣钱,为儿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机会,否则她很可能早就淡出
了。
张芝华曾经跟香港导演合作过,她对剧本有自己的看法,就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在自己的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上批注,并机会跟导演沟通。然而导演总是以“慢慢再说”来搪塞,即使到开拍前,也不会有下文。执着于“内地规矩”的张芝华几次三番地为了完善剧本去导演谈戏,这样的做法是这位香港导演从未遇见过的,也无法理解,甚至有点恼怒。之后有一个镜头,导演让张芝华拍了20遍,累得她汗流浃背。张芝华恍然大悟,这是导演给她的“另类回答”。
张芝华也无法忍受剧组中大
陆与香港两地演员的不平等待遇——拍香港演员的戏份时,大陆演员都会站在对面配戏;但等到拍大陆演员的戏时,香港演员全都不见踪影。
顶真的张芝华拒绝妥协,她甚至跟先生打电话,家里有多少
现金?赔给剧组,我不干了!
当看到张芝华退还给剧组的台本时,所有人惊呆了,台本的空白处几乎写满了字,其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令香港人折服了。制片人和副导演上张芝华家请她回剧组,张芝华与他们约法三章:袁咏仪拍近景时,我会配戏;我拍近景时,她也必须在场对戏。张芝华觉得,必须这样才能演好戏。当然,张芝华的这个“规矩”并非针对袁咏仪,她们日后也成了忘年交。
上海剧作家李云良的新作《外滩的钟声》写的是上海题材,但是被北京的管虎团队拿去。张芝华对上海题材向来关注,被管虎邀请,合作得很开心,但令她有点遗憾的是,整个剧组就她一个上海人。管虎对张芝华演的上海人评价极高,张芝华认为,其实上海有很多好演员,但苦于缺少机会,假如她在北京没有相关人脉资源,可能根本就不会得到这部戏开拍的信息。
有人说张芝华是个“戏痴”。张芝华说,在别人还在做梦的时候,我的梦已经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然后我从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变成一个不断努力,不断挣扎,最后重振旗鼓的女人。确实像张瑞芳说的那
样,在这些坎坷中积累的阅历和内心的成长,是别人无法获得的。对一个演员来说,有了这份积累,他对角的理解、拿捏和掌控就会比别人游刃有余,角所呈现的宽度和厚度可能就会有所不同。或许,
这就是磨难带来的财富。
国内未获公映的获奖影片《赵先生》剧照
电视剧《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