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影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48年,其“创业巨献”《大团圆》于同年春开拍,年底上映。本片由黄宗江编剧,丁力导演,冯四知担任摄影,并汇集了蓝马、吴茵、韦伟、石羽等诸多当时优秀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
全片透过北平一家十几口人在抗战期间的离合聚散,折射了民族战争对普通中国人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煎熬与洗礼,同时也暗示了当时中国波诡云谲的政治状况。时长88分钟的影片不疾不徐,情节安排错落有致,人物性格鲜明,尤其是台词别具风格,视听造型上亦不乏妙想创新。
然而,这样一部艺术精湛的影片,上映十日便在头轮影院匆匆下线,从此湮没不闻。万幸的是,经过漫天飞扬的战火和动乱的“”,电影《大团圆》的胶片还是遗存了下来。今日再读,无论文本所承载的信息,还是影片自身的命运,都为我们读解与反思70年前的中国电影和中国历史提供了分外珍贵的影像文本和心灵印记。
老将新锐聚心力袁清华首片求品格
1948年,原长春电影制片厂厂长金山南下上海,与文华电影公司的老板吴性栽联合创办了清华影业有限公司。正当金山为公司的第一部电影犯难之时,北平剧坛正在轰轰烈烈上演的话剧《大团圆》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这部话剧的编剧正是金山在重庆时结识的朋友黄宗江。
为取得影片的拍摄权,金山和妻子张瑞芳亲自到北平登门造访时年27岁的黄宗江。①金、黄二人一拍即合,金山买下了《大团圆》的拍摄权,黄宗江则成功说服了“南北剧社”的导演丁力和演员程述尧、卫禹平、孙道临、朱嘉琛等人以自愿形式加盟清华公司,并赴沪参与电影《大团圆》的拍摄工作。
除却话剧的原班人马,凭借金山与吴性栽在电影界深厚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号召力,电影《大团圆》还吸纳了文华公司和原长春电影制片厂许多资深电影人,可谓贤毕至,少长咸集。当时已近不惑之年的金山在话剧界和电影界历练多年,颇具影响力,他创办清华公司眼光长远,态度认真,投入甚大,时有“清华风”之誉。②《大团圆》作为清华公司的首部影片,金山可谓处心积虑,他邀请长影时的两位老同事李伟才和冯四知分别担任电影《大团圆》的作曲指挥和摄影师。
李伟才原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交响乐团的作曲和指挥。他曾为影片《松花江上》作曲,采用交响乐的形式,运用东北民歌的音调,写成了风靡一时的电影插曲《四季美人》。后长影交响乐团随金山南下,改名为清华交响乐团,仍由李伟才领导。据《电影周报》记载,清华交响乐团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全部由国人组成的交响乐团。③李伟才在为《大团圆》作曲的同时,还创作了管弦乐曲《苏武幻想曲》《松花江
上组曲》。④摄影师冯四知此前曾创办过摄影杂志,还举办过个人摄影展,1940被中央通讯社特聘为图片摄影师,后又为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新闻片和教育片,1947年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1948年由金山推荐,正式进入清华影业公司。《大团圆》便是其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⑤此外,布景师李恩杰曾担任《八千里路云和月》⑥、《艳阳天》等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他对电影《大团圆》的贡献亦不可小觑。为了真切还原当时北平的生活质感,李恩杰亲赴北
被忽视的民国经典电影——
—《大团圆》
阴姚远
摘要:电影《大团圆》是清华影业公司的“开业巨献”,于1948年12月上映。该片以北平一个大家庭的聚散变迁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万千气象。剧作厚重扎实,视听语言极富表现力,亦有众多明星加盟,堪称民国电影的佳作。由于种种原因,该片一直乏人问津,时至今日,不应再受忽视。
关键词:民国电影《大团圆》清华公司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青年项目“南京影业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904-1949)”(项目编号: 19YSC006)。
文艺直通车
平考察,最终在上海的中华电工制片厂里搭建了一个几可乱真的四合院。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院门到西洋气十足的琴架和石膏雕像,从古貌古心的庭院到时尚的镂空门帘,影片中的布景和道具无不体现着北平的韵味与华洋结合的时代气息。而这些道具亦所费不赀,仅“张氏门庭”就用去杉木条1500根,三夹板2000张,堪比新华公司拍摄《貂蝉》《武则天》的耗费。⑦
在演员阵容方面,金山聘邀了昆仑公司的三位演员:吴茵(饰王妈)、蓝马(饰二哥)和李浣青(饰表妹)。吴茵彼时早已在中国银幕上闻名遐迩,而之前在上海话剧界响当当的蓝马也因《天堂春梦》和《万家灯火》在电影界迅速得到认可。金山还从文华公司借来了刚参演完《小城之春》的新人韦伟和石羽,同时,又邀请了当时上海剧坛知名的两位话剧演员凌琯如和路曦。
至此,在金山的奔波筹措之下,电影《大团圆》剧组终于组建完成,既汇聚了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电影艺术家,也吸纳了众多功底扎实、艺术感觉敏锐、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其广告语“集影坛新军,振国片
雄风”“国产电影的霹雳”⑧更是昭示了金山和清华公司的艺术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浮世悲欢一家人袁河山摇坠难团圆
电影《大团圆》时隔数十载仍能够沁人心脾,引人省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黄宗江凝练而精准、厚重而幽默的剧作。正如电影《大团圆》的一句广告语所言,“用含泪带笑的笔触,写悲欢离合的故事,以深入浅出的手法,演雅俗共赏的电影”。⑨
抗战胜利后,黄宗江即开始构思剧本《大团圆》,希望反映“大时代中的小儿女”。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剧本终于在1947年春孕育完成,并渐为人知。
电影《大团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平羊毛胡同住着张老太太一家人,“七七事变”打破了他们原本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二(韦伟饰)和男友杨斌(卫禹平饰)开始从事地下抗日工作,满脑子“浪漫主义”的三哥(孙道临饰)在后者感召下去内地参加抗日工作。为了安全,二瞒着母亲把四弟和小妹送到内地读书。表面散淡不羁的二哥(蓝马饰)暗中替二传递着抗日情报,在被敌人发现后,二人双双离去。作为长子的大哥(石羽饰)本是中学老师,为了生计他和郎舅(程述尧饰)开了一家寄售商店。好不容易捱到抗战胜利,儿女们陆续归来,一家人总算团圆。然而合家重聚的喜悦未及品味,内战爆发,日子愈发艰难,张老太太被迫卖掉了抗战时都没舍得卖的房子,二﹑小妹和四弟则又离开母亲,去追求“新”的生活,张家不知何时才能团圆……
影片中,十几个人物轮番登场,但都性格鲜明,有自己的一番人生希冀与哲学:大爱慕虚荣,精明世故,只求钓得金龟婿;大哥为了整个家庭,不断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活得苦闷郁结;二风华正茂,理想如虹,斗志昂扬;二哥是个散淡闲人,爱京剧好遛鸟,与世无争;三哥则是一个满口文艺腔的浪漫青年,不时将自己陷于感伤的境地;小妹恬静内敛,柔弱少语,信奉基督;四弟虽年小,但却表现出憨厚执拗的一面;还有,大夫沈浩然,聪明乐观,逢人便笑,待人处事圆润如玉。即便像母亲、大嫂、表、杨斌、王妈等戏份相对较少的人,也都各具情态,令人过目难忘。
然而,就是这些性格各异的市井凡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却一致表现出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民族气节与戮力同心共渡难关的可贵品质。除却二、三哥、三弟等参加抗日活动的家庭成员,其他一些平日温顺随和之人,也体现出了内里惊人的民族尊严。
北平沦陷,家境艰难,万般无奈之下,隐忍的大哥鼓起“勇气”决定去日伪银行做事,以自己的名节换取家庭的生存。听到儿子这样的打算,常日温厚平和的母亲勃然大怒,宁愿要饭也不要儿子的这份孝心;郎舅很实际,认为“现实就是洋钱”,就连儿子也起名“元宝”,但听说大哥要去日伪银行做事,也坦言“我是最随和的人,就是这点不随和”。
四弟曾经天真地问别人“什么叫抗战”,然而,当日本人的狗咬死了的鸽子,又受了日本小孩儿的欺负之后,四弟哭着说“我走,我要抗战”。这个情节风趣中带着酸楚,怜爱中透着悲愤。“儿童与民族战争”这个今日看来颇为棘手的内容,被黄宗江处理得情和理顺,不着痕迹。
令人更为钦佩与赞叹的是,黄宗江通过战火纷飞、国家危亡下的骨肉分离,不但推动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还暗示了抗战八年间复杂的社会情形,勾连起观众无数的联想与回忆,“团圆”成了莫大的讽刺。离开北平时年仅14岁、信奉基督、安静温婉的小妹后来参加了游击队;原本满腔热血的二在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后,发出了“灰心喽,真灰心,为的是谁”的感慨;离开北平时最小的、连“抗战”都不懂的四弟,回来后批评自己的夫和哥哥们“没有理想”;而一直在重庆从事抗日工作的三哥,战后的理想是归隐田园;此前颇爱英美文学的三弟,抗战中建立了一个靠国际婚姻促进世界大同的梦想……
以上人物性格的种种变化与延续,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战争对人影响的丰富性由此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与此同时,通过这个家庭诸位成员在抗战中的人生轨迹,编导为观众展示了抗战期间百姓流离失所、军队奔袭御侮、各种政治力量角力斗争的纷繁图景。
文艺直通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片的台词黄宗江写得颇为精到,诸多妙语警句,如大哥的话:“人活着就是不断地
打折扣”,又如大夫沈浩然的“名言”:“人生啊,就跟你的气球一样,能吹得又大又好看,就是别吹炸了”“人越穷越得挺!”这些台词既贴合人物性格,明白又耐人咀嚼。
视听造型觅新意袁主客限制存缺憾
电影《大团圆》是丁力导演的处女作,在影片公映之前,丁力并不十分自信。⑩然而,该片毕竟拥有话剧演出的成功经验,又汇集了如此众多的杰出艺术工作者,加之金山的监督,丁力出手不凡,整部影片构思巧妙,活泼明快,张弛有度,充分发挥了电影媒介的表现力,娱乐性与艺术性有机融合,不愧为“文艺巨片”。
丁力与冯四知通力合作,在摄影与场面调度上达到了很高的默契,尤其体现在深焦摄影和运动镜头配合演员精准的走位方面。本片很少出现单独展现环境的镜头,而是采用深焦距镜头将人物与环境并置,在使影片剧情更加紧凑的同时,还将人物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与爱好。片中大是个较为庸俗的女子,影片开始时正处于恋爱之中。大嫂到她房间说话,导演有意安排两人透过镜子进行交流,中间大还从一面镜子前换到另一面镜子前,通过这样一组景深镜头生动地反映了大爱美的性格和热恋之中的心理状态。
片中大哥年轻时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但在父亲死后变得实际,开始学习金融,最终在中学里做了一名英文教师。在自家房间大哥向妻子诉说心中苦闷时,镜头起幅的背景是西洋油画、石膏像、小提琴和鲜
花,摄影机随着大哥的走动横摇,落幅背景处是一副中国山水画。大哥心中的梦想与现实,西洋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纠结痛楚得到了准确的呈现。
又如,夜深人静时,透过木窗二在奋笔疾书“抗日救亡,联合战线”的传单,景深处小妹跪在床前,背景桌上放着圣母的雕像,墙上挂着圣母的照片,镜头前推,对二人的行为进一步进行强调。导演通过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对比突出了姊妹俩迥异的性格与信仰。此外,本片中戏较多,导演亦选择通过景深镜表现,既简练也暗合影片“团圆”的意味。
本片在声音处理上亦有诸多精彩之处,对影片情绪的控制和气氛的营造不可忽视。《大团圆》选择英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亨利·罗利·比肖普(H·R·Bishop,1786-1856)最为知名的作品《可爱的家》作为本片的插曲之一,李伟才对这首歌进行重新谱曲。影片开始时,全家人一齐搬桌椅板凳,准备吃饺子,大家唱起了《可爱的家》,曲调轻松欢快,生机勃
勃;影片末尾,刚刚重聚的一家人,不但要卖掉祖上传下来的房子,而且又要四散分离,音乐响起,同样是《可爱的家》,却哀婉低沉;影片行将结束,小妹、四弟和二向众人告别去追求“新”的生活,这时音乐中加入了浑厚的大提琴声和铿锵的大鼓声,整个曲调骤然变得昂扬与坚定,在为影片写下一个结实句号的同时,也表达了创作者对小妹所选择的人生道路的敬意与信心。
在剪辑方面,剪辑师高慧绪做得流畅自然,有些地方别出心裁。二参与的地下抗日组织准备破坏日本
人的火药库,二哥用鸟笼帮助他们运送引线,来到城外的小山头,二哥晃动了下鸟笼,下一个镜头便是剧烈的爆炸。这样的组接巧妙、简练,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本片还将报纸照片和新闻片素材剪辑到影片当中,推动叙事的同时,也真实展现了当时复杂多变的国内局势。又如,影片以二和杨斌正面骑着自行车驶进城门开始,以小妹三人背身向着阳光走出城门而结束,明确地表达影片创作者要与旧时代作别的姿态。
本片在表演方面亦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韦伟一改《小城之春》中深闺怨妇的形象,本片中饰演的二无所畏惧、豪放洒脱,言行举止犹如“男儿郎”;程述尧也将一个表面随和乐观、内心精明的小职员形象演绎得惟妙惟肖;蓝马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一个“散淡之人”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巨大转变,几次哼唱皮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人物心境油然而出,可算作本片的神来之笔;初登银幕的孙道临饰演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艺青年,天真烂漫又扭捏造作,令人难忘;石羽、吴茵仍然延续他们之前影片中的形象,《大团圆》中可谓从容自然。其余演员虽然多是话剧出身,但本片中已不着舞台痕迹,各人的表演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然而,本片并非完美无瑕,以今日眼光看来,最令人遗憾的无疑是影片的环境音响。本片内景均在“中华电工制片厂”的摄影棚内拍摄,同时采用同期录音,这导致几乎所有内景戏环境音响的“失真”,充斥的回音使影片真实生活质感流失不少。摄影方面,笔者揣测可能由于器材的限制,有几处摄影机的运动并不到位,造成不必要的剪接。此外,影片开始时,空间与人物关系的处理也稍显混乱。
作为清华公司和丁力的首部影片,虽然本片或多或少存在瑕疵,但是影片整体的艺术成就在同时期的国产片中仍属上乘。正如刘成汉先生在《电影赋比兴》中所言“这是一部艺术性和娱乐性都十分出的电影,历史价值亦高,值得特别推荐,大中学生更不可不看。因为众多黑白旧电影中,本片节奏明快、对白精彩、活泼可爱,更是探讨1940年代北平社会历史的好教材”。
文艺直通车老电影演员张瑞芳
时乖命蹇求生存,左右为难仍湮没
《大团圆》在当时的国产片中“独标高格”,但因为当时国内局势复杂,上海电影市场亦受牵连,上映后反响平平。此后,国内政治局势变幻莫测,《大团圆》亦很少被人提及,留存至今已属万幸。
作为清华公司的开业大戏,《大团圆》不但在摄制上所费不菲,在发行宣传上,金山也花费了心思和资金。据当时《电影周报》报道,《大团圆》“宣传锦囊妙计很多”,其中一项就是赠送火柴。金山与台湾
一家火柴制造商合作,定制了7万多盒表面印有“《大团圆》图案”的火柴,并在上海各电影院和公共场所进行赠送。11〇在公映前,清华还借某私人花园,举办“游园会”招待有关各界,并做试映。12〇
清华公司于1948年11月16日影片上映前两周已开始在《申报》上做广告,其广告语为“集影坛新军,振国片雄风”“国产电影的霹雳”“从一个家庭反映整个世界,由如许人物归纳当今潮流”。《大团圆》于12月1日在上海著名的首轮影院“大光明”和“金门”正式上映。然而,自12月11日起,本片便在以上两个影院下线,之后陆续在“国际”“光华”“山西”“蓬莱”“荣金”等影院上映。1949年1月17日之后,《大团圆》的广告便从《申报》上消失。13〇
上映十日便在首轮影院下线,对于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影片着实让人扼腕叹息,然而联系当时上海的电影市场和国内局势,此种情形的出现实属必然。其时,民营电影制片厂于国民党官方电影机构和好莱坞电影的夹缝中艰难发展,“昆仑”和“文华”是民营公司中的翘楚,与其相比,清华既稚嫩,也资质平平。加之,影片上映之时,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激战正酣,通货膨胀严重,人心惶惶,自然无暇顾及一部“艺术片”。当时的杂志《影剧天地》中一篇文章曾提到“《大团圆》公演之际,适逢上海人忙着逃难之时,片子虽好,然而缺乏人欣赏,‘金门’的营业甚为惨落,而‘大光明’也平平而已,《大团圆》亏本已是无法挽救”。14〇
本片通过报纸和纪录片等素材,呈现了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共产党高歌猛进的军事形势;又通过抗战胜
利后生活比沦陷时还艰难的情节,抨击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最后还委婉表达了对小妹、四弟和二追求“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上内容足可以成为国民政府禁演本片的口实。
同时,以1949年后急遽“左”转的文艺思想评判,本片既没有表现共产党领导的恢弘壮阔的抗日战争,也没有正面表现日本侵略者的血腥罪行。虽然揭示了人生和社会的正确出路,但过于隐晦温婉;最终与旧家庭、旧观念、旧社会告别,却仍然残存着温情脉脉的留恋。本片在之后的命运不言自明。
结语
拍摄完《大团圆》后,清华影业公司还相继拍摄了《魔》《飞红巾》等影片,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有影片问世,直至公私合营。《大团圆》是清华首片,也堪称其翘楚。本片以历史大潮下一个普通家庭作为透镜,咀嚼人世的温暖与苍凉,映射时代的恢弘与诡谲,于凡人俗事之中动人心魄。其细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丰富的社会内容,致使其今日,无论于电影的角度,还是历史的角度,仍能撩人情思,发人深省,也理应跨入“经典”之列。(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注释:①黄宗江(1921—2010),10岁既在报纸上发表独幕剧, 1949年加入人民解放军,成为文艺战士,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先后创作了《海魂》《柳堡的故事》《农奴》等电影剧本,其中《海魂》和《农奴》分别在卡洛维·发利和菲律宾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②《清华职工居有屋,“清华邨”落成待接电》,《电影周报》,1948
(3),第2页。
③李约:《清华乐队将做公开演奏》,《电影周报》,1948(11),第1页。
④新中国成立后,李伟才(1925—)还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归心似箭》《巴山儿女》等影片的作曲。
⑤冯四知(1911—1984),建国后他还担任过《翠岗红旗》、《铁道游击队》《宝莲灯》等影片的摄影师。《翠岗红旗》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摄影奖。
⑥李恩杰(1914—1974),1949年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次年,导演影片《保卫胜利果实》。1951年,转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导演影片《马兰花开》,《以革命的名义》等。
⑦广延:《〈大团圆〉张氏门庭》(附照片),《电影周报》,1948
(2),第1页。
⑧《申报》,1948/11/16,星期二,第二张,第六版。
⑨《申报》,1948/11/20,星期六,第二张,第六版。
⑩丁力:《关于〈大团圆〉电影剧本的几句话》,《影剧天地》, 1948(3),第2页。
11〇《展开宣传攻势:〈大团圆〉送火柴》,《电影周报》,1948(13),第4页。
12〇《〈大团圆〉游园会》,《电影周报》,1948年(22),第20页。13〇以上内容参考《申报》,1948/12—1949/2。
14〇《〈大团圆〉虽然亏本,金山仍继续努力》,《影剧天地》,1948 (4),第6页。
文艺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