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直呼其名”
●陈振
  近日,笔者同时读了两则内容不同的短文。一篇是《刘晓庆的兴趣》,另一篇是《张某殴打执行公务人员被逮捕》。前文以刘晓庆在宁波体育馆参加第四届全国电视“十佳”颁奖晚会表露“按照我的性格,对这样的活动本来就没有兴趣的”为由头,列举刘晓庆每每乐于接受馈赠的事实,对其“没有兴趣”予以了揭示和讽刺。读罢,让人感到大快淋漓。后文虽然详细叙述了张某殴打公务人员的事实,然而,作者那种欲言又止的情态似乎跃然纸上,委实让人感到有点缺憾——张某的“大名”叫张三?抑或张四?如果张某的事件发生在读者所在的地域内,那这种缺憾想必会陡然增加。
客观地说,刘晓庆“没有兴趣”的举动,应该说只是伦理道德的范畴,作者却能“直呼其名”,秉笔直抒胸臆,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确实难能可贵。而时下有些作者在对一些违法事件进行报道时,却无意有意“漏掉”或隐去违法者的“大名”。孰不知,这样做,在让人觉得缺憾的同时,也使人产生了一些疑问:作者未露违法者“大名”,是没有“在意”?是给违法者留点“面子”?还是唯恐“直呼其名”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按理说,作者不会不知道他笔下人物的“大名”,如果
作者是没有“在意”,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毕竟作者为我们捧出了违法者事实俱在的“违法行为”;如果作者主观上想给违法者留点“面子”,那是大可不必的,也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报道违法事件的目的,就是要将违法者及其违法行为公诸于世,充分曝光(涉及保密、隐私等另当别论),以儆效尤;如果作者想避免因“直呼其名”可能招来的麻烦,那也不必顾虑,君不闻,每年世界上有数十位新闻记者为新闻事业饮弹喋血。从事新闻事业同样需要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在我们的社会,胆敢公然对抗法律的只是少数人,况且,我们完全可以讲点策略,不妨仿效《刘晓庆的兴趣》一文的作者,在直呼违法者“大名”的前提下,署上自己的“笔名”(如若认为有必要)。笔者思忖:我们在报道诸如“××抗税被依法逮捕”之类的事件时,是否也可以仿效一番呢?(作者单位:六安地区国税局)
“穷”和“富”
●余庆乐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同志去世后,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作为一个地厅级的高干,口袋中只有8.60元!可谓穷困之至也。相反,北京的王宝森,贵州的阎健宏之流,他们也是高干,可是他们的腰包中、银行私人存款帐户上,却有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可称得上是“腕级大款”式人物,他们可谓“富”得流油。
单纯从金钱、物质的角度讲,前、后者之间,可谓有天壤之别;但是,从另一个层次上讲,他们之间的“穷”和“富”可就恰恰颠倒过来了。
刘晓庆有几个儿子和女儿可不是吗?尽管王、阎之流可谓高爵富翁,可是从精神、思想、修养上来说,他们却是“穷”得不能再穷了,他们的头脑中只有自私自利、以权谋私,穷奢极侈地挥霍公款和人
民的血汗,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人民公仆精神!他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相反,孔繁森同志不仅从来不利用党和人民所给的职权来以权谋私,他甚至还用自己有限的薪水为众做了数不尽的好事、实事。例如义务收养了两个藏族孤儿,尽管他的小女儿玲玲正在上学,他的山东的老妈妈已经九十多岁了,他的家庭多么需要他来补贴家庭开支!他因公殉职时,口袋中只有8.6元钱。可是,他的艰苦朴素、以身作责、全心全意为人民,“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情操、高贵品德,杰
出的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却
使他如天上的一轮皓月那样:名垂青史、光照千秋!这是亿万元也换不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唤醒了多少人的良知,鼓舞着千百万人民公仆的斗志,他们以楷模为榜样,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带领人民众勤劳致富奔小康,促我中华早日腾飞,这样的精神变物质,谁又能估量到,将为国家、为人民带来多少无尽的物质财富呢?!
 (作者单位:桐城市黄甲国税所)
(本栏责任编辑:沈仁琼)
更正启事
第2期刊登的“宣城地区税务学会换届工作圆满结束”一文中,“车家智、武道炯、丁健民、凤兆干被聘为名誉会长”应为“车家智、武道炯为学会副会长,丁健民、凤兆干被聘为名誉会长”特此更正。
35—S HUO CHAN GDAO DU AN 说长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