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1
  【内容简析】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解并描述了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勤学苦练,最终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文章语言朴实简练,人物形象显明,以孔子学琴为主线绽开故事,凸显孔子坚韧进取、追求卓越的艺术形象。全文既有对孔子学琴的正面描写,又有从师襄的眼睛看孔子学琴的侧面描写,还有师襄神态的不断改变。课文先描述师襄对孔子学琴的表现不解,再写师襄看到孔子弹琴后的恳切评价与确定,接着写师襄愉悦地观赏孔子弹琴,最终写师襄惊异于孔子琴艺的超,由衷地佩服孔子。通过师襄对孔子学琴过程的看、问、听、赏的动作与语言的描写,读者感受到孔子刻苦练习,技艺不断提高,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过程。
  全文线索明晰,层次清晰。根据时间的依次,写了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即学会曲谱——驾驭技巧——弹出思想——曲中识人,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化,使故事既连贯又紧凑。让读者
在阅读故事中感受到孔子孜孜以求的学习看法与进取的精神,从而产生深深的敬意,受到感染与教化。
  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孔子专心弹琴,师襄沉醉于琴声之中的情景。观看插图,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
炉火纯青的意思  先哲前贤的故事闪耀着先贤的才智光线与生命的调,是后人成长的养分与学习的楷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先贤进行精神对话,了解他们的经验,解读他们的人生,体会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在阅读中受到启发与教化,学习其精神、吸取其力气,为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精神的根基。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搜集并选择、整理有关孔子的资料,扫除阅读障碍,逐步养成运用工具书及背景资料进行独立阅读的习惯。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归纳默读的方法,沟通默读的阅历,提高默读的效率。在默读中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作用,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孔子刻苦学习的看法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从中受到启发与教化。
  【重点难点】
  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重点。
  理解孔子刻苦练习,琴艺逐步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打算】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辞等资料。
  2.老师制作介绍孔子生平、思想成就、历史地位、国际影响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沟通信息,了解孔子
  1.师: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过?有一些格言常出现在我们的谈话中、文章里,甚至张贴在我们的校内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你们知道这些格言的意思吗?知道这些话出自何人之口吗?
  2.师: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了有关孔子的资料,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
  3.师:大家可以分类整理信息,学习用概括的方法整合资料,努力高效地处理信息,以求全面地了解孔子。
  4.师:请大家阅读“学习链接”,阅读后对信息进行分类。
  二、展示资料,补充背景学问
  分类展示的要点:
  1.孔子像。
  2.孔子生平简介。
  3.孔子的思想成就简介。
  4.历代尊孔的简介。
  5.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简介。
  6.孔子在世界的影响。
  小组代表分别上台展示并介绍资料,沟通时以一组介绍为主,其他组进行补充。
  三、启发谈话,激起阅读期盼
  从你们的眼神与惊异中,我看出了你们对先贤的崇拜以及进一步了解先哲的欲望。孔子有怎样的人生?他是怎样成为圣贤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
我们确定会受到启发、到答案的!
  四、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默读要求:
  (1)画诞生字新词。
  (2)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并初步理解的新词有:从不满意、原委、毕恭毕敬、厌倦、席地而坐、运用自如、顺畅、洋溢、如醉如痴、醒悟、沉醉、抑扬、戛然而止、体恤、炉火纯青。
  2.小组检查学习状况。
  3.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默读要求:
  (1)边读边标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复习标注的符号:“○”表示事物的名称;“·”表示重点词语;“△”表示句段之间关系的词语,如关联词语;横线表示中心的语句;波浪线表示美丽或值得留意的句子;“‖”表示文章的段落或层次。“?”表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疑问。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悟与心得。)
  (2)边读边思索:文章讲的是什么事?
  (3)为深化学习课文,请自己提出几个问题,学习质疑问难。
  五、全班沟通并汇报学习成果
  1.小声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指名朗读课文。留意多音字或易读错的字。如“特长、行家、教给、弹琴、厌倦、悦耳、抑扬、如醉如痴、戛然而止、行了一礼”。
  3.说说文章的主要意思。
  (课文主要讲的是宏大的思想家、教化家孔子五十岁时向师襄学琴的故事。孔子是一位音
乐的行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从不自满,仍拜师学艺。学琴中他刻苦练习、不断追求新的弹奏境界,最终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质疑。
  梳理问题,集体答疑或存疑。
  六、抄写生字词,把字写正确、规范
  1.“抑”字简单写错,引导学生留意视察,右边不要多一横或多一点。比较“印”与“卬”的不同,要把字写正确。“抑”字要留意结构特点,左高右低,左窄右宽
  2.“倦”“纯”“溢”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书写时留意搭配,左右两边的笔画既有谦让又有穿插,使字成为一体。“倦”“溢”两个字点画比较多,要留意点的方向以及摆放的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左右匀整、字形饱满。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索:哪些自然段是干脆写孔子学琴的?其他自然段写了什么?由此归纳作者的写作思路。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孔子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从中感悟到什么。
  学情预设:
  (1)学生可以从课文中获得信息,在大家的补充中可以全面把握内容,但对关键词语的作用难以体会,须要老师赐予点拨,引导学生留意“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感受写作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到的信息有:课文概括地介绍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化家,还是音乐的行家,多才多艺;孔子对古代的乐器样样都会,尤其弹一手好琴;从不自满,还拜师学艺,表现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
  2.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3.探讨问题:“尤其”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行不行?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句呢?这个词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探讨中要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留意倾听,学会吸纳别人的看法。老师通过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刚好确定学生发言中的合理因素,巩固思索成果,同时通过点拨指引接着思索的方向,把问题引向深化。)
  (参考答案:“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句子就不通了。作者强调并引用这个词,目的是突出了“弹得一手好琴”这句话。这个词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它不仅说明孔子琴弹得好,而且彰显孔子从不自满、虚心好学的精神,还起到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贯穿文意的作用。这句话中“弹得一手好琴”与下文“怎样练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三、深化学习,品尝感悟
  1.默读“孔子学琴”的部分。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按什么依次写的。
  归纳出孔子学琴的几个阶段。
  作者按时间依次写出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
  (1)“一晃十天过去了”——孔子学会了曲谱;
  (2)“过了几天”——孔子驾驭了弹奏的技巧;
  (3)“又过了些时候”——孔子领悟了音乐的精神,弹出了感情;
  (4)“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孔子从音乐中知道了作者。
  2.朗读课文,全班沟通自己的学习收获。
  (1)沟通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的划分结果。
  (2)结合自己的音乐常识以及学习音乐的实践思索:这四个阶段的内容、难度有什么不同?孔子依次达到的目的说明白什么?从这四个阶段中,你体会出什么?(第一阶段是学会曲谱,其次阶段驾驭技巧,第三阶段是弹出感情、感动别人,第四阶段是曲中识人。这四个阶段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从中体会出孔子学而不厌、精益求精的学习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