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出名的一首诗
一、诗歌原文
汉皇重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玉颜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二、创作背景
1. 时代背景
-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个人经历与创作动机
-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他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非常感兴趣。这个故事在民间已经有了广泛的流传,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内涵。
- 白居易希望通过诗歌的形式,一方面描绘出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爱情的凄美与哀怨,另一方面也借此反映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揭示封建帝王因荒淫误国而造成的悲剧。
三、诗歌主题
1. 爱情主题
- 诗中细致地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从他们的相遇、相恋到最后的生离死别,如“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描绘了杨贵妃入宫的过程,“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写出了他们热恋时的状态,“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则表现了他们面对生死离别的悲痛。
- 尤其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几句,将他们之间爱情的坚贞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爱情誓言的经典表达。
2. 讽喻主题
- 这首诗也有讽喻的一面。通过描写唐玄宗因沉溺于杨贵妃的美而荒废朝政,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诗中描写杨氏一门因杨贵妃得宠而权势滔天,“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反映出封建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社会的畸形现象。
四、艺术特
1.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白居易的名诗
- 全诗以叙事为主线,完整地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从杨贵妃入宫开始,到安史之乱爆发、马嵬坡之变,再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等情节,情节跌宕起伏。
- 在叙事的过程中,又融入了大量的抒情描写。例如“行宫见月伤心,夜雨闻铃肠断声”,通过描写唐玄宗在逃亡途中看到的景和听到的声音,抒发了他对杨贵妃的思念和悔恨之情。
2. 描写细腻生动
- 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十分细腻。如对杨贵妃美貌的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仅仅通过一个眼神和笑容,就将杨贵妃的绝世美貌展现出来,并且与其他宫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对环境的描写也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如“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描绘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唐玄宗与杨贵妃享乐的场景,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3. 语言优美流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