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样有4位巨星压阵的电影,也会翻车
许多电影为了在商业上得到更好的高回报,往往会不惜血本投入巨资。
比如《长津湖》上下两部投资13亿,最后收获近百亿的票房,其中上部还超越了《战狼2》,拿到国产电影的影史票房冠军。
投资2亿的《泰坦尼克号》,也是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在全球电影市场狂收22亿美元,之后每次重映,仍吸引无数观众,票房效益甚至超过不少新片。
尽管高投资的电影大赚特赚的不少,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包括皮哥在内的很多人对《巴比伦》的失利都非常意外。
毕竟影片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相当靠谱。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曾以一部热血而又暗黑的《爆裂鼓手》惊艳世界影坛,前几年的《爱乐之城》更是让沉寂许久的歌舞片,重新焕发生机。
演员阵容上,除了布拉德·皮特和“小丑女”玛格特·罗比,还有“初代蜘蛛侠”托比·马奎尔、凭借《致命女人》被人熟知的李丽君等,可以说是超豪华配置了。
据导演本人透露,他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筹谋本片,2019年正式投入拍摄,最终花费三年时间,斥资高达8000万美元(约5.4亿人民币)才得以完成。
但上映两个多月,《巴比伦》全球票房才只有5000万美元(约3.4亿人民币),堪称影史最惨的滑铁卢之一了。
如此顶尖的制作团队,究竟为什么会输得如此惨烈?这部电影真的像很多人所说的不堪入目吗?
01、
真爱还是猎奇?
著名钢琴曲有哪些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那就是达米恩·查泽雷“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放眼世界影坛,“给电影写情书”这个命题,在近几年已经成了不少大导演拍电影的“必选题”。
比如张艺谋的《一秒钟》,斯皮尔伯格的《造梦之家》,昆汀的《好莱坞往事》,无一不是用电影的方式,讲述和电影有关的故事,表达对电影的热爱。
《巴比伦》也是如此,它将目光对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对发生在好莱坞的各种陈年往事,以及不为人知的辛辣秘闻,进行全方位的展现。
这一时期的好莱坞,正处于由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正在步入最为鼎盛的黄金年代。
影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呈现着那个年代好莱坞片场“万片齐拍”的壮观景象:失业金怎么领取
杨幂胸围暴涨这一方是战争片的战场,千军万马在镜头前呼啸奔腾;
那一方是冒险片的地盘,在丛林里上演着原始土著的激烈战斗。
那个时期的电影,由于没有声音,拍摄时往往还要请上一音乐家现场演奏。
偌大的片场里,各种各样的电影造型、乐器声音混杂在一起,何其嘈杂,又何其多彩。
影片并不满足于对拍电影幕后的细节揭秘,更是挖掘着好莱坞背后,那些关乎名与利的丑闻乱象。
比如对演员来说,想要在圈里有更好的资源和更高的地位,必须要在公众场合学会迎合谄媚,甚至忍受高层人士的“咸猪手”。
那些为电影投资的幕后大佬,也是致命的威胁,一旦得罪了他们,就可能是命丧黄泉的下场。
但最让人“大开眼界”的,无疑是影片开始那场喧嚣、狂热而又毫无底线的“好莱坞内部狂欢”。
平日里姿态优雅的明星大腕,此刻都卸下伪装纵情声,在毫无顾忌的肉体交欢中回归动物的本能。
这一好莱坞版的“酒池肉林”片段,尺度之惊人,让人瞠目结舌,但也足够生猛真实。
对时代情境的还原,对隐藏黑幕的大胆揭秘,看得出导演没少做功课,也有足够的勇气去表现。
但另一方面,这种呈现方式实在是太直白赤裸,使得影片遭受了不少“低俗、猎奇”的非议。
影片中充斥着各种让人“生理不适”场景:
准备运往狂欢派对的大象,在半路上突然肠胃不适,将推车人弄得一身污糟;
无法忍受上流人士装腔作势的内莉,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吐特吐,甚至直接“喷”到另一个人脸上。
包括在异类丛生的地下世界,头戴面具的肌肉怪人活吞老鼠的一幕,更是在挑战观众的生理极限。
可以理解,导演是想通过这样“直给”的方式,扒开好莱坞神话的虚伪外表,刺激观众的感
官,让他们看到肮脏和丑恶的另一面。
或许真实的好莱坞比电影中表现得更加不堪,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样的生理性刺激大可不必,反而会造成“猎奇”大于“情感”的相反效果。
02、
浪费演员配置?
除去各种事件的叠加,《巴比伦》真正要展现的,是好莱坞的众生相。
从上流到底层,从台前到幕后,影片设计了存在于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多个关键角,演绎着好莱坞的外皮和内里。
比如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杰克·康拉德,是无声电影时代的顶流大明星,有人气有实力,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
他曾是好莱坞的象征和典范,但也伴随着有声电影的到来,被时代淘汰。
他的光彩、放浪与陨落,是所有好莱坞明星的一个缩影。
与之相对的,是出身贫苦的底层女孩内莉,心怀明星梦的她,在阴差阳错间被剧组选中,拥有了一段辉煌却又短暂的明星生涯。
内莉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普通人的代表。
她试图融入好莱坞的光鲜世界,但最终又被虚假的浮华,所吞噬。
再比如墨西哥移民的曼尼,原本只是狂欢派对上的打杂工,因为工作能力得到杰克的赏识,逐渐成为手握一定权力的制片人。
为了权力地位,他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墨西哥身份,不得不去做一些违心的事,这也让他逐渐忘记了,当初对电影那份纯粹的热爱。
此外,神秘的weichen华裔女演员朱飞,演奏团队里的黑人乐手,眼光毒辣的电影评论家,这些形形的人物,共同组成好莱坞的华丽像。
片中的这些角并非凭空捏造,每个角在真实的好莱坞历史上,都有相应的人物原型。
比如内莉的形象,参考了无声电影时代末期的女明星克拉拉·鲍。
克拉拉出生于纽约的贫民区。
她的家庭非常不幸,父亲酗酒日夜不归,母亲精神异常,片中内莉去精神病院探望母亲,正是对这一现实的还原。
尽管16岁就走上了演艺道路,但出身卑微、文化程度不高的克拉拉,始终受到同行的冷眼排挤。
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后,克拉拉事业一路下滑,再加上婚姻上的问题,以至于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最终于60岁那年,在精神病院离世。
还有李丽君饰演的朱飞,李治廷王力宏人物原型是二三十年代好莱坞最知名的华裔女演员黄柳霜。
黄柳霜出生于唐人街的普通人家,在当时华人普遍遭受排挤的情况下,硬是在好莱坞闯荡出了一番名堂。
但在30年代初,黄柳霜不满在好莱坞接不到好的角而远赴欧洲,片中朱飞与杰克道别的那场戏,正是她离开好莱坞前的最后一次亮相。
哈尔滨区号好莱坞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努力,以及为了梦想的拼搏,但终究成了镜花水月一场空。
非常可惜的是,原型人物丰富而动人的情感经历和悲剧彩,在《巴比伦》中变得索然无味。
由于电影时间有限,而且出场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只是浮光掠影,没有深入刻画,他们的存在,更像是为了剧情需要的“工具人”。
单薄的人物塑造,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演员的发挥。
比如饰演内莉的玛格特·罗比之前多次提名奥斯卡。
她在本片中的表演同样可圈可点,内莉的粗俗、狂野与疯癫等个性,都得到了精准的展现。
即便如此,她也遭到不少对于其表演“程式化”、“同质化”的质疑,认为和以前的角重合度太高,那股疯劲和“小丑女”太像了。
还有饰演曼尼的迭戈·卡尔瓦,对于角情绪的把控非常老道,让人完全看不出,他只是个
新人演员。
但影片的大多数时间,曼尼只是充当其他角的“陪衬”,而他自己对电影的热情,以及对内莉的深爱,都没有得到充分展现,让这个角,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平心而论,《巴比伦》在人物的塑造上,也并不是毫无是处。
比如片中有一场戏,许久无戏可拍的杰克接到电话,邀请他担任一部戏的主演。
杰克并没有表现出喜悦,而是用试探的语气问对方,是不是因为片子太烂,才他来救场。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杰克摇晃着手中的酒杯,嗤笑一声摇了摇头。
他已然明白自己不再属于这个时代,此时的杰克没有一句台词,他的沉默,以及背后隐隐跳动的炉火,都在传达着杰克的心如死灰。
但像这样于细节处呈现人物情感的片段,在影片中寥寥可数。
整体来看,主要角的人设,都比较简单粗暴,要么就狂野到底,要么就痴情到底,要么就神秘到底,缺乏成长和变化。
更不用说角与角之间的情感互动,更是苍白空洞,这一切都让影片的三个小时,变得更加漫长。
也无怪有人说,让皮特、罗比这些大神出演这些角,着实是有些浪费演技了。
03、
想表达的东西太多?
想当初,《爱乐之城》之所以赢得满堂喝彩,一部分得益于导演,非常善于用镜头讲故事的功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