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科学家故事,红扬科学家精神》作文
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篇1
    《讲科学家故事,红扬科学家精神》
    大家好,我是个小小的五年级学生。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希望大家能从中了解到科学家们那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一个要讲的科学家是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阿尔-哈臣。阿尔-哈臣生活在公元9世纪的巴格达,当时的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汇聚了当时全世界最优秀的学者。小时候的阿尔-哈臣非常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长大后,他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钻研各种天文现象。
    那个时代,人们对月球还知之甚少。阿尔-哈臣就痴迷于观测月球。他发现,月球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消长,有时看起来又大又圆,有时又小小的一缕。为了解开月球的奥秘,阿尔-哈臣连续观察了7年之久!最终他算出了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绘制出了最早的月球运行图。这为后人研究月球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除了观测月球,阿尔-哈臣还孜孜不倦地研究其他天体的运行规律。他整理出了当时最准确的行星运行表,为世界各地的航海家提供了宝贵的天文资料。阿尔-哈臣虽然身在9世纪,却已经初步了解到太阳系的存在了!真不可思议!
    大家看,阿尔-哈臣居然连续观察月球达7年之久,而且还能坚持研究其他许多天体。这份对探索未知的执着精神真是让人敬佩!如果没有这样的科学家,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就会慢上许多年。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近代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夫人的故事。玛丽·居里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小时候的玛丽非常聪明能干,10岁就能读写五国语言了!后来她考上了理工大学,专攻物理学和数学。不过当时的法国社会十分不公平,大学里的女生比男生受歧视很多。可是玛丽并没有被吓倒,她咬紧牙关,一心一意地钻研科学。
    玛丽最拿手的领域是研究放射性物质。她发现,铀的一种矿石会不断释放出奇怪的射线。经过几年的努力,玛丽终于分离出了两种全新的放射性元素:铂和镭。她发现铂和镭能够持续释放出强大的射线,这对当时的科学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不过手头缺乏资金,玛丽和丈夫皮埃尔只能将实验室设在一间阴暗破旧的地下室里。即便是在如此简陋的
环境下,玛丽仍然从不气馁,她一次次地提纯放射性物质的矿石,并研究出了放射性元素的各种性质。就这样,玛丽和皮埃尔靠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发现了镭元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玛丽获奖后并没有就此止步。为了进一步研究放射性物质,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终于建成了一间符合标准的放射实验室。在这间新实验室里,玛丽又陆续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比如开创了放射性癌症的方法。虽然在研究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她遭受了严重的辐射伤害,但她从未停止过科学探索的脚步。玛丽的一生都在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直至离世。
    玛丽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一个聪慧勇敢、勤奋执着的女科学家,在当时那个不太重视女性教育的时代,仍然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从她身上我们应该学会,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存梦想,并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战胜重重阻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给大家讲一讲另一位科学家的故事。他就是二战时期活跃的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二战期间,美国掀起了著名的"曼哈顿工程",意在尽快研制出可用的。作为这个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可谓是肩负重任啊!
    你们是否还记得发明的那个著名公式,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吗?这个方程
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为发明指明了方向。不过具体如何将这个理论转化为现实,并制造出,那可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奥本海默首先组建了一支由美国各大高校的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这样的科学梦之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科研力量了。接下来就是探索制造的各种途径。
    制造需要富集大量的铀或者钚,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不过奥本海默率领的科学家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和调试,终于开发出了离心浓缩铀和电磁浓缩铀两种先进工艺。这两项新技术大大提高了铀浓缩的效率,为最终制造出奠定了基础。
    此外,奥本海默和他手下的科学家们还解决了引爆所需的临界质量等一系列复杂的理论和工程难题。经过连续三年的日以继夜的努力,终于在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在新墨西哥沙漠成功引爆!
    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美国人有多么
篇2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关于一位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你们猜是谁呢?
    这位科学家就是钱学森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航天工程师,被誉为"航天之父"和"钻石王老先生"。钱学森先生从小就非常聪明,对数学和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小时候的钱学森渴望学习新知识,常常问父亲很多问题。有一次,他问父亲:"地球是圆的,那月球也是圆的吗?"父亲笑着说:"当然,月球也是圆的,不仅如此,所有的行星都是圆的。"钱学森听了非常高兴,他决定将来要当一名科学家,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宇宙。
    钱学森先生小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最好的中学——南洋大学附属小学读书。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后来他考入了震旦大学,开始了深入学习物理和数学的旅程。
    1936年,钱学森怀着对科学的热爱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科学家曼德尔教授,并成为曼德尔教授的得意门生。曼德尔教授对钱学森的聪明才智赞不绝口,常说钱学森就像一颗"钻石"一样璀璨夺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钱学森加入了美国火箭项目,参与研制新型武器。战后,他本可以选择留在美国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是他怀着报效祖国的壮志,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钱学森不畏艰难险阻,带领科学家们努力进行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次失
败和挫折,但从未放弃。他常说:"成功就像一口井,井是永远挖不完的,只要挖下去,总有一天会挖到水的。"正是凭借着这股不畏艰难的钻石精神,钱学森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导弹武器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