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 让科学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作者:胡一峰
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77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激励科学家体勇攀科技高峰,鼓励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面对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意见》正是要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优良学风的涵养,促进科学家体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从社会层面来看,部分学者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想法,对科学精神及科学家精神的认识还不彻底;从学术界内部来看,学术不端的事件陆续曝光,一些论文剽窃、抄袭事件更是令人震惊。在此背景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科技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迎来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
        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创新的导航仪、科技力量的聚合器,也是科学伦理的刻度尺。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
中,镌刻着无数彰显科学家精神的光辉名字。广大科技工作者是科学家精神的承载者、践行者和发扬者。在他们身上,闪烁着科学家精神的神圣灵光。科学家精神也因他们的科研实践而成为改变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民大众。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并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坚定迈进,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正所谓,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所在,也是我国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和历史传承。创新精神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来源,也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解决受制于人等重大瓶颈问题的重要保证。求实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也是尊重科学规律,杜绝科研的价值遵循。奉献精神集中体现了科学家的高尚人格风范,凸显了科学活动的人文维度,是戒除浮躁心态、培育家国情怀的必由之路。协同精神是当代科研工作的内在要求,符合跨界融合、互利共赢的理念,显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之维。育人精神是科学事业薪尽火传、延续不衰、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为青年科技人才辈出、攀登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提供了有力保证。可见,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六方面精神,紧紧抓住科学研究的本质规律,全面彰显新时代科学家的使命担当,针对当前科研工作中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为汇聚新时代科研事业的磅礴力量提供了不竭源泉。
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既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外在条件和环境的建设。当前,尤其需要将着力点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坚守诚信底线,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有利氛围。诚信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科学家精神最大的敌人。新时代的中国要向科技强国迈进,必须夯实科研诚信的根基。科研诚信处理的是科学家与个体自我、科学共同体、科研活动、科学事业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多个层面。首先应做到诚于己,即遵从内心道德律令,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在科研活动中堅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做到立德为先、诚信为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引领社会良好风尚。还应做到诚于人,即严格遵守科学共同体的基本共识,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增强学术自律主动性,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篡改数据、粗制滥造等做法,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并与之进行斗争。更应做到诚于国,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以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其二,改革科研体制,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良好生态。弘扬科学家精神须以健全合理的科研体制为依托。没有一套符合科研工作规律的科研体制,科学家精神就有可能沦为纸上的文件、嘴里的口号、空中的楼阁,无法真正落实为科研活动,更不可能结出科技成就的硕果。科研体制直接关系到科研生态建设,而如果我们把科学家精神比作一粒种子,科研生态就是这粒种子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的土壤。近年来,我国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步伐,应把科学家精神融入科研评价体制之中,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形成以科学家精神为基本遵循和价值尺度的科研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真正把科学家精神对科研活动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制度举措。让一切符合科学家精神的行为受到褒扬和推崇,一切与科学家精神相悖的言行遭到批判。
        其三,培养青年力量,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建立长效机制。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学事业的新生力量,是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只有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觉认同、践行和发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才能代代相传。从这个意义上说,应把弘扬科学家精神纳入国家科技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之中,主动用科学家精神武装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头脑,滋润其心灵,使其精神世界更加充盈,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始终做到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敢为天下先,甘坐“冷板凳”,勇于“挑大梁”。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新时代的美丽画卷徐徐展现,科技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科技工作者在新
时代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科学家精神必然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事业融入报国伟业中,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