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父亲非常有名,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品行、成绩不符合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
如今,他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大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
与不久前在美国践行“棍棒教育”的虎妈蔡美儿比起来,狼爸受到的关注更多,引发的争议更多,因为他更本地化。
前日,在江苏一档电视节目里,与学者就在镜头跟前吵起来。
对狼爸,反对的声音更多一些,认为直接否定了素质教育,有学者直接赠与“奴性教育”之词。
是的,从生活场景来看,萧家禁止电视、游戏、零食,空调,禁止与人交际,一切以父母意志为权威。
连出去玩,也是大的带头,一个个牵着衣服。
这些细节更像军营特训,而非家庭。
如果没有“北大”两个字为这漫长的教育过程作为结局,那么萧百佑恐怕就不是“富有争议的父亲”,而是没有讨论价值的“偏执狂”。
张默为什么打童谣“狠”和“北大”,两个被编排成因果关系的词,构成了“狼爸”身上的新闻性,也构成了尴尬教育现状的出血点。
单独的看,“狠”不行,暴力不行,因为孩子应快乐成长,但如果是以“北大”为目的,“狠”变成了产前阵痛,不但可以容忍,而且成为必须。
依我看,比狼爸“狠心”的父母多得很,有数据统计,就是在一年之内,“棍棒教育失手打死孩子”的案例多达例。
狼爸与这些事例不同,他不是打孩子泄私愤,恰恰相反,他目的性极强。
而且公正地说,他的某些方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事实上,包括“棍棒父母”在内,父母们普遍都很焦灼,这种焦灼来源于以“北大”为标志的成功之门,来源于父辈身上的生活压力,也来源于普遍焦虑难以平静的社会心态。
素质教育往往是教育部门的材料用语,在家长眼里,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只有惟一标准,能不能上好学校。
莫怪家长,因为社会上衡量成人是否成功也只有惟一标准,钱、权、地位的高低。
狼爸之弊,学者“一针见血”没有愉悦,没有自由,没有主见,没有创造,狼爸是在制造机器,不是培养人。
换了谁,即便能上北大,也不愿经历“萧式成长”。
况且,北大就是成功的标准吗但是,这些观点,也仅仅是观点。
多少父母,无非就是残缺版的狼爸。
“狼爸”固然只是一个个例,但多少家庭,从“狼爸”的“狠”开头,遗憾的止步于“狼爸”的终。
“狼爸”的不同只在于他能够坚持,毫不心软。
有人指责,萧百佑曾出书《所以,北大兄妹》,介绍他的“萧式教育哲学”,其书会祸害素质教育———我倒以为多虑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