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朱庭萱
(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继续扩大,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20万人。综合全国各地就业形势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二线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但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同时中小型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则急需人才。《201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回流意愿调查》显示,目前毕业生的回流意愿较高,共占比41.8%(包括15.1%的毕业生非常想回家和26.7%的毕业生比较想回家),另外还有26.7%的人觉得是否回家没有区别。这表明大多数人倾向或者不排斥回流。为帮助大学应届毕业生更好地定位自身,在初次就业时就能够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笔者展开本次调查。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意义
马克思·韦伯将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类型: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以及传统行动。通过对大学生归乡就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可将不同因素主导下的归乡行为归类为以上四种行动类型,到对大学生这一劳动力体而言影响其流动最为显著的因素,从而帮助大学生体更好地选择初次就业地域及岗位,同时有助于各地区进一步吸引人才回流,助力经济发展。
(一)理论意义
1.将大学生归乡就业行为划归到韦伯社会行动四种类型中去,为就业选择这一主观行为寻客观因素和理论支撑,更加理性的看待归乡就业这一行为选择。
2.运用人口推拉理论,通过比较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与排斥因素,到留住及吸引人才的最关键因素,从而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3.从影响因素的角度研究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扩展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大多从大学生意愿及返乡的优劣比较视角进行研究,本研究尝试从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的原因。
(二)现实意义
1.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的客观因素,到能够直观影响该体就业选择原因,从而帮助大学生体在初次就业前对自身需求及职业生涯规划有更加清晰的定位和了解,寻求到个人满意度较高的职业。
2.通过分析,到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客观因素,有助于二三线城市以及乡村地区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人才巩固、吸引政策,进一步发展自身经济,提高城市竞争力。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现有研究
通过查阅与本课题有关文献,经过梳理后总结出现有文献表达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影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社会支持网络、地域认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社会资本约束。郭云贵通过大学生地域认同因素问卷研究认同心理对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韩艳旗,刘涛等学者通过研究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探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因素;邹末则借助托达罗回流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
2.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及优势与劣势分析。现有研究大多将“返乡”定义为返回乡村,因此对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的优劣分析有较多研究。如黄美娇、吴发林对福建省大
学生返乡创业意向与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刘志侃、唐萍萍基于陕西省10所高校对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薄利娜对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SWOT 分析等。
3.大学毕业生逃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原因及现状研究。“逃离北上广”曾一度是社会中的热门话题,也是许多返乡就业研究的背景,朱迪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13年和2014年“当代大学生就业、生活和价值观追踪调查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胡小武根据“逃离北上广”与“大都市化陷阱”研究了候鸟型白领的生存现状。
(二)本研究的创新性
通过梳理过往已有研究,发现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1.对于大学生返乡的定义大都集中于农村户籍大学生返回乡村创业或就业。当前,学界对于“大学生返乡”的概念主要有两种,大部分将“乡”定义为乡村,如黄美娇、吴发林、王娟、周勋章、刘志侃、唐萍萍等学者均将大学生返乡定义为农村户籍大学生在外就读后返回乡村进行创业或就业的行为;小部分研究将“乡”定义为家乡,但研究成果较少。二者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同导致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意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2.大多使用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返乡行为及现状,较少使用到定量研究方法。例如,张艳在“凤还巢”北京陕西籍女研究生返乡就业心路历程研究中通过深度访谈、追踪研究的方式研究长期在北京上学的四位女性样本返回陕西就业的前中后期心里变化;凡琦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研究大学生的归乡历程与自我认同研究等。
本研究基于过往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具有以下创新之处:
1.将返乡就业行为解释为返回家乡就业或创业,而不解释为返回乡村。此种解释扩大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在当前城市化的
背景下更具研究意义。且更容易寻到调查和访谈对象,降低数据收集难度,使得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2.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SPSS软件分析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对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地区选择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试图出能够显著性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行为的因素,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定位自身,在初次就业时就能够到个人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同时有助于山东及其他省市更好地留住、吸引人才。
四、概念界定(一)大学生
本研究所指大学生为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读、应届学生,不包括已经毕业并进入劳动市场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社会人士。
(二)归乡就业行为
是指返回到就读大学前长期(五年及五年以上)居住的地区。若该地区的最小单位为划区的市,若就业地超出该所在、所属划区的市,即视为异地就业。
五、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韦伯对社会行为四种类型的划分
马克思·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本质是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的个人的行动,并将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类型:
1.目的合理性行动,及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一起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的行动。
2.价值合理性行动: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
19
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的行动。
3.情感行动,即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的行动。
4.传统行动,是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二)人口推拉理论
美国学者E.S.Lee将影响人们迁移的因素划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他认为,前者是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返乡或外出就业的原因,到一个城市吸引人才的“推力”和“拉力”,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城市吸引、留住人才。
六、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
针对可能影响大学生归乡就业行为的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8份,其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及专业频次分布见下表。通过问卷了解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同学历及专业的学生对于选择归乡就业是否具有显著影响,使得分析所得结论更客观,更具有可参考性。
(二)深度访谈法
通过对2位正面临就业选择的应届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认为的影响其就业地选择的各种因素,形成对就业选择的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到真正影响返乡就业行为的显著性因素。
七、调查结果分析(一)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58份。在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后,得到以下较有意义的结论。
1.毕业后是否选择归乡就业与家乡经济发达程度城显著性相关。当家乡经济与就读地城市相比更为发达时,大学生有意向归乡就业;当就读地所在城市经济更为发达时,学生们明显倾向于在外就业。
2.性别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均不影响大学生是否选择返乡、留乡就业。通过卡方检验得出,无论是否在家乡就读大学,在95
%的置信度下,性别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与是否选择归乡、留乡就业的皮尔逊卡方检验值均大于0.05,因此得出,性别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并不能影响大学生是否归乡就业。“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影响大学生是否选择返乡、留乡就业。”这一结果与常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结合访谈,我们了解到当前由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大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影响,家庭因素对自己就业地点选择的影响正在被逐渐削弱,年轻人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择业意识和选择权,不再是被家庭“锁在笼子里的鸟儿”。
3.家乡的人际关系是促使大学生留乡、返乡就业的最大因素,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地选择有巨大影响,家乡的就业机会对大学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可以发现,家乡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大学生初次就业地选择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初见成效,有助于学生在就业前更好地定位、分析自身优劣,合理选择就业地及职业。但人际关系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仍然极为显著,人情社会依然存在,并成为限制大学生这一庞大劳动力体流动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人际关系支持网络可以为一些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宽广的晋升渠道,但另一方面经济的欠发达与机会的缺失同样阻碍着一部分大学生归乡就业。
在家乡就业机会更多、家乡生活成本更低、家乡收入水平更高、家乡的人际关系网络、对父母的依恋、父母强烈要求、未来照顾父母更加方便、恋人的影响、学历限制、就读地城市难以融入、就读地城市难以落户共11个因素中,在95%的置信度下,对于只有父母的强烈要求与恋人的影响两个因素对归乡就业影响不显著,其余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显著因素。
4.工资待遇、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就业机会的多少、生活成本是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最为关注的四个因素。结合数据及访谈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当家乡城市提供更富的就业资源、经济发展更加迅速或是出台优惠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时,有可能会转变他们的初次就业地选择,促使他们回到家乡就业。因此对于人口流出率过大的城市而言,想要吸引、巩固人才,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便利,从而吸引大学生这一庞大的劳动力体为城市发展做更多贡献。
(二)行为分析
将影响大学生是否返乡就业的因素通过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进行划分,可得以下结果:
1.目的合理性因素:经济发达程度、就业机会、工资收入、自然环境、生活成本、人际关系网络、学历、就业政策、城市人文环境、落户限制、社保制度、父母随迁成本
2.价值合理性因素:认为归乡就业没有面子
3.情感因素:对父母的依恋、父母强烈要求、恋人的影响、不喜欢家乡的熟人社会
4.传统行动:认为归乡就业没有面子
结合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能够影响大学生就业地点选择目的合理性因素远超于其他三种因素,且显著影响因素大多是目
的合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通过深度访谈以及张艳、张蕾、刘晓旋等人的分析发现,情感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选择往往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这一体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更大程度的发挥自我效用。而目的合理性对大学生劳动力流动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满足目的合理性因素来弥补或消减其他三种类型因素的影响。
通过与两位访谈对象的交流,笔者也了解到他们认为自己当前的就业地选择意向仅是针对目前自身状况而决定的,随着学业的继续、周边客观情况的改变以及自身能力的增强和眼界的开阔,未来可能会改变对于是否返乡、留乡就业的选择。
八、对山东省的借鉴意义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有超过一个亿的的常住人口;山东也是教育大省,2018年度山东省应届毕业生人数超过65万。但对于山东省来说,人才流失现状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016年《中国故乡大数据分析报告》表明,山东省人口流出数量位列全国第九,数量远超流入人口数。因此如何留住本地人才并吸引来鲁大学生留济就业,对于山东省人才引进而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以上调查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城市竞争力
上述研究表明,对大学生就业地选择影响最大的是工资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着包括工资水平、生活质量、人才吸引力度以及城市竞争力在内的方方面面。因此,想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精英人才来鲁、回鲁就业,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山东省在全国各省市中的竞争力。
(二)重视大学生就业,提高优惠力度
大学生这一“未来”劳动力体数量庞大,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来到山东、回到山东是山东省人才引进工作的重中之重。更低的落户门槛、更多的生活优惠以及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将有助于山东省留住并吸引人才。
(三)抓住故土情节、孔孟文化制定引才政策
笔者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山东人受到孔孟文化“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熏陶,具有浓厚的故土情节,更倾向于留在故乡山东工作生活。因此,山东省政府应当充分抓住齐鲁居民的这一特征,可以通过对户籍在山东各地市,因工、因学暂时定居其他城市,并主动选择回到山东工作定居的人才进行补贴的方式,促进外流人才归乡,减少人才流失,促进城市发展。
20(四)打造城市品牌,扩大城市影响力
借助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李清照故居、辛弃疾故居等
多座文化地标,结合山东省发展现状及目标,打造属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城市品牌。通过城市宣传片、热门话题、短视频、网红景点等新媒体手段进行营销,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山东、了解山东,扩大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到山东旅游、工作、定居。一方面发展了山东省各地市的旅游经济,从而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联合发展,另一方面扩大城市影响力,进而促进人才回流和引进,形成人才汇聚。
参考文献:
[1]张艳.“凤还巢”北京陕西籍女研究生返乡就业心路历程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2]徐思思,刘明民,徐水强.北京在校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J].纳税,2017(16).
[3]朱迪.北上广还是二线?——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
[4]郭云贵.大学生地域认同对返乡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5]黄美娇,吴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与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关系分析——基于福建省6所高校的调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6]邵艺瑾,马如意,卫丹,等.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分析——基于天津市10所高校调研分析[J].科技创新月刊,2017(06).[7]张蕾,刘晓旋.返乡的理性与非理性——城市外来毕业大学生的返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02).
[8]王娟,周勋章,薛松,等.河北籍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9).
[9]胡小武.候鸟型白领:逃离北上广与“大都市化陷阱[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10]张淼.基于面板数据的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研究——以国有企业大学生就业为例[J].人文地理,2013(03).
[11]韩艳旗,刘涛.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2).
[12]杨凯.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对山东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13]薄利娜.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SWOT 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12).
[14]刘志侃,唐萍萍.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4(07).
[15]张艳芳.社会关系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可获性认知的中介作用[D].湘潭大学,2016.
[16]邹末.社会资本约束下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D].烟台大学,2018.
[17]凡琦.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研究大学生的归乡历程与自我认同研究——以甘肃省临洮县返乡大学生为例[D].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2016.
作者简介:朱庭萱(1997—),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6级本科生。
(上接第14页)力。同时建立一批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实习基地,让在校学生到企业中去见习或实习,让毕业班的学生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了解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对照自身,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的路径
通过探究式教学,师生关系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合作和协作关系,让学生在探究、研究并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习交流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创业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等就业能力。老师案例教学,启发式理论讲授,布置课堂任务。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探究式、研究式学习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任务,在相互启发中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
学生团队分组展示研究成果,在展示过程中相互借鉴提升。制作就业能力打分表,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对就业能力完成自评、互评、老师总评。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就业能力内容,理解就业能力的内涵,了解自己的就业能力,启发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意识,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并付诸于实践。
(一)制作就业能力评分表
教师理论讲授创新创业教育对提升就业能力的作用,案例讲授就业能力的内涵,通过案例讲授让学生了解就业能力的内容,让学生根据就业能力评分表给自己的就业能力打分,引发思考初步了解就业能力内涵,认识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二)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精心的设计构建有效的学习团队
从团队人数、能力构成、性别比例、考评方式、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等入手,最大限度地减少“吃大锅饭”和“搭便车行为”,使得个人能力及团队合作得到最大的发挥。将学生以六个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开展研讨式教学。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每节课小组都需要围绕给定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就业能力会得到展示与锻炼。研讨结束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研究成果,在展示解决方案过程中就业能力得以展现,同时让其他小组作为就业能力的参照标准。每节课各小组值班组长给组员的就业能力打分,让大学生看到自己的就业能力与他人的差别,在比较的过程加深对就业能力内涵的理解。
(三)重新定位自己的就业能力
经过研讨式教学锻炼,让学生在与同学们的就业能力对比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就业能力,别人眼中自己的就业能力和自己眼中的也努力对比过程中真正看清自己的就业能力分值。在学生意识到就业能力差距的基础上,老师讲解创新创业训练过程中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让学生们到积极参加创新创业训练的动力和目标。
(四)指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在实际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在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向外系、外校同学学习,在比较的过程中到差距,明确目标,作为一颗颗火种形成就业能力提升的燎原之势。
只有把学生置身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如何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针对每个章节甚至每节课选择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理论知识。不仅要考虑活动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性,还要考虑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时间的可实施性。
参考文献:
[1]徐景学.高职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前台后院”模式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7-10.
[2]熊元武,,李刚,童驹.工匠精神教育读本[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张奀宁
[3]蔡敏,李超.情商培养课程:美国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新途径[J].教育科学,2014(3)
[4]吴立保,张斌.日本和美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9).
发布评论